余雅琴
資深媒體人、影評人、策展人。長期關注紀錄片、獨立電影與女性電影。文化報道及評論見于《南方周末》《新京報》《經(jīng)濟觀察報》《文藝報》《今天》等。曾參與多個國內外影展的評審和選片工作,與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第13屆上海雙年展、實驗影像中心等機構聯(lián)合策劃學術展映。
再一次走上紅毯,也意味著影展已接近尾聲。回顧短短的六天時間,有驚喜,也有遺憾。因為時間有限,總是不可能參加所有的活動、看完所有的電影。走在路上總會聽朋友推薦某部不容錯過的電影,但人生就是會有著無數(shù)的錯過,有一些電影也許還可以期待再有院線觀賞的機會。
我也會不斷地“安利”身邊的朋友,比如看完《接近終點》,我給不下十個朋友發(fā)去微信:“一定要看,不虛此行。”
什么是理想的電影展,一千個觀眾或許會有一千個答案,但我想能夠讓觀眾感到不虛此行的,一定是好的電影展。
29日晚上,“平遙之夜”如期舉行,在等待榮譽揭曉的過程,我和提名導演一樣緊張。經(jīng)過幾天密集地看片,我感覺自己和喜歡的電影之間也建立了某種情感聯(lián)系,暗暗希望它們可以獲獎。
我很喜歡的韓國電影《世界的主人》,它獲得了“臥虎”單元的“評審榮譽”。這幾年,韓國的女性文學和女性電影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同處東亞文化圈,中國的讀者和觀眾也很容易地接受了這批作品。文學界的韓江、金愛爛,電影界的金寶拉、鄭朱莉等人運用各自熟悉的語言,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女性視角下的韓國社會。
尹佳恩的《世界的主人》關注的是未成年人的性侵題材,這個故事很容易讓我們想到《素媛》這樣的電影,后者曾推動過韓國針對此類社會案件的相關立法,是一部深入介入社會發(fā)展進程的作品。但《世界的主人》并非是一部議題性的電影,它提出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一個人因為意外事件成了受害者,她(他)是否可以重建生活?”電影的開場,我們認識了17歲的李珠仁,像所有這個年紀的女孩一樣,她享受著無憂無慮的青春,還交往了喜歡的男孩,但隨著故事的展開,我們才意識到她曾是性侵案的受害者,那么她表現(xiàn)出來的快樂是真實的還是假裝的?電影并沒有給出答案,而是將思考留給了觀眾。
獲得“藏龍”單元“費穆榮譽·最佳影片”的《深度安靜》也是一部與性暴力有關的電影。它的沉郁感和《世界的主人》形成了一種對照。張孝全飾演的諭明與林依晨飾演的依庭原本是一對尋常的戀人,但直到走進婚姻,依庭懷上孩子,危機才慢慢浮現(xiàn)……諭明直到妻子自殺去世,才漸漸意識到她實際上是家庭性暴力的受害者。這是一部道德困境張力十足的電影,對演員的表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張孝全的表現(xiàn)讓人難忘,最后憑借此角色摘得最佳男演員的榮譽也確是實至名歸。
將目光投向不被看見的角落,似乎是電影人“天然”的使命,由張中臣執(zhí)導的影片《你的眼睛比太陽明亮》中的主角是一位農村女性,他說這部電影是獻給五十多年來都在土地上耕作的母親。他的獲獎感言非常動情,為朋友呼吁工作機會,也感謝家人包容自己。他為了追求電影夢加入北京電影學院保安隊,受到賈樟柯導演“故鄉(xiāng)三部曲”的影響,和林旭東老師的啟發(fā),從學習剪輯進入電影行業(yè)……他從家鄉(xiāng)出發(fā),一路走上了平遙的舞臺,其命運的軌跡仿佛天定。
頒獎典禮并不漫長,但全場卻有兩次全體起立鼓掌致意的時刻。一次是畢贛、蔡尚君和霍猛導演同時獲得“年度影人”榮譽的時刻。主辦方特意邀請了幾位年輕導演上臺傳遞獎杯,寓意華語電影創(chuàng)作者薪火相傳。
還有一次,就是87歲的釜山電影節(jié)創(chuàng)始人金東虎先生登臺領取“中國電影海外貢獻榮譽”,賈樟柯導演和張律導演陪同他一同上臺。金東虎先生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中,與中國至少五代導演有過深度的交往,是將中國電影推向世界的重要推手;而張律導演本人的創(chuàng)作生涯,本身就是東亞復雜歷史文化碰撞和相遇的結果;至于賈樟柯導演和釜山電影節(jié)的緣分,值得用數(shù)篇深度文章來講述。三個人同臺的時刻,我用手機拍攝了一張珍貴的照片,算是我個人與電影史的一次相遇。
第九屆平遙國際電影展
導筒系列報道
創(chuàng)作不易,感謝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