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雷蕾
9月29日晚,武昌工學院迎新晚會現(xiàn)場,視覺傳達專業(yè)大四學生張俊藝一個利落轉身,紅臉譜瞬間換作絳色,臺下掌聲雷動——更讓人驚喜的是,他變完臉即興朝前排校長拱手致意,校長當即笑著鼓掌回應。這場藏著“6小時日訓”堅持、融合傳統(tǒng)技藝與專業(yè)審美的表演,是他給校園的畢業(yè)季答卷,更是給2025級新生遞上了“大學不止一種成長可能”的鮮活樣本。
沒人想到,這個能精準用視覺傳達知識搭配臉譜冷暖色、增強視覺沖擊的男生,曾因“手眼身法”不協(xié)調磨了近一個月:初學變臉時,小張只專注練臉譜粘貼、記轉身節(jié)奏,忽略了戲曲“形神合一”的要求。比如練“扯臉”,手上動作雖熟,但一加身段就出問題,要么轉身腳步不穩(wěn),要么無法傳遞角色情緒、顯得生硬,眼神總盯著手或臉譜而無焦點,后來只能放慢動作,先練眼神定焦再配合手與身段。為讓表演更完整,他還在變臉基礎上學噴火,從怕火苗躥臉慌神,到練“無火模擬”形成肌肉記憶,再用小火苗逐步突破,兩周才克服恐懼,表演自如。
“不是自學瞎琢磨,拜了武漢一名專業(yè)變臉師傅才習得此技?!毙堈f,每周課余找?guī)煾祿讣毠?jié),加上每天6小時的高強度練習,僅一個月自己就有了登臺底氣。這次晚會他準備了6張臉譜,雖因時長原因取消噴火表演,留了點小遺憾,卻收獲了意外感動:有學妹特意找他說“以前覺得傳統(tǒng)藝術遠,現(xiàn)在覺得好酷,想多了解”。
“別被專業(yè)邊界局限?!弊鳛榧磳厴I(yè)的學長,小張想借表演告訴新生:專業(yè)學習是核心,但課余探索興趣能讓青春更立體——就像他用視覺傳達知識優(yōu)化臉譜設計,變臉也反哺了自己的審美思維,二者雖看似無關,卻能相互滋養(yǎng),既鞏固了專業(yè)能力,也帶來了別樣成長。而這場表演背后,更映照著武昌工學院“鼓勵多元成長”的育人溫度:當學生敢跨界追求熱愛,當校長與學生在舞臺前自然互動,這樣的校園,正為每段青春提供“出彩”的土壤。
(攝影:鐘志勇 滕愛佳)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