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場資訊
(來源:航運在線)
一、事故簡況
2025 年 5 月 23 日約 1916 時,某集裝箱船在唐山港京唐港區(qū) 26# 泊位(位置:39°12′6.96″N,118°59′28.32″E)卸貨作業(yè)期間,發(fā)生操作性污染事故。事故造成約 0.39 噸 180# 燃料油泄漏入海,污染面積約 485 平方米,直接經(jīng)濟損失約 130 萬元人民幣,無人員傷亡,構(gòu)成一般等級事故。
圖 1:船舶照片
二、污染情況調(diào)查
事發(fā)時,該集裝箱船在唐山港京唐港區(qū) 26# 泊位卸貨作業(yè)。
2025 年 5 月 23 日約 2206 時,唐山海事局 VTS 中心接到某海運服務有限公司電話報告,稱靠泊在唐山港京唐港區(qū) 26# 泊位的該集裝箱船發(fā)生污染事故。
:溢油現(xiàn)場照片
2025 年 5 月 23 日約 2300 時,執(zhí)法人員發(fā)現(xiàn)該集裝箱船船尾附近海面有黑色污染物。黑色污染物由該船左舷舷梯向船尾方向延伸至相鄰船右舷舷梯位置附近海面、由碼頭岸線向海面延伸至兩船船尾中線位置附近海面,主要集中在兩船船尾間。該集裝箱船左舷船尾部分貨艙艙底水排舷外出口位置及所對應碼頭岸壁有黑色污染物,未發(fā)現(xiàn)繼續(xù)泄漏。
圖 3:相鄰船船體受污染位置照片
圖 4:某集裝箱船貨艙艙底水排出口位置照片
圖 5:某集裝箱船貨艙艙底水排出口對面碼頭岸壁照片
三、重要事故因素認定
(一)事發(fā)時間和事故船舶認定
本報告綜合該集裝箱船船員相關(guān)陳述及現(xiàn)場勘查情況,認定事故發(fā)生時間及事故船舶。
據(jù)該集裝箱船三管輪陳述,開啟噴射泵時間約為 2025 年 5 月 23 日 1915 時,開啟 6# 貨艙右污水井電磁閥時間約為 1916 時,幾十秒后關(guān)閉噴射泵及 6# 貨艙右污水井電磁閥。
據(jù)該集裝箱船水手陳述,初次發(fā)現(xiàn)船尾附近海面有黑色污染物時間約為 1920 時。
據(jù)現(xiàn)場勘查及相關(guān)人員陳述,該集裝箱船噴射泵及 6# 貨艙右污水井電磁閥開啟后,其左舷船尾部分貨艙艙底水排舷外出口位置及所對應碼頭岸壁有黑色污染物。
綜合上述信息,執(zhí)法人員認定:污染事故發(fā)生時間為 2025 年 5 月 23 日約 1916 時;事故船舶為該集裝箱船;事故地點為唐山港京唐港區(qū) 26 號泊位(位置:39°12′6.96″N,118°59′28.32″E)。
(二)泄漏位置認定
調(diào)查期間,執(zhí)法人員在該集裝箱船 6# 貨艙艙底發(fā)現(xiàn)左 1# 燃油艙出口閥法蘭位置泄漏,一個法蘭緊固螺栓松動。該船左 1# 燃油艙出口閥下方放置有收集裝置對燃油進行收集,6# 貨艙底部向后延伸至 6# 貨艙的右污水井有明顯燃油痕跡,左污水井無燃油,除上述位置外未發(fā)現(xiàn)其他位置泄漏。
圖 7:某集裝箱船左 1 號燃油艙出口閥位置照片
圖 8:某集裝箱船左 1# 燃油艙出口閥法蘭墊片照片
該集裝箱船因左 1# 燃油艙出口閥法蘭處泄漏,導致燃油艙內(nèi)的燃料油泄漏到 6# 貨艙艙底,因船舶右傾,泄漏至艙底的燃料油流入 6# 貨艙的右污水井,后通過噴射泵排放入海。
(三)現(xiàn)場污染情況
1.污染面積的認定
執(zhí)法人員通過 5 月 23 日 2315 時現(xiàn)場勘驗記錄進行計算,主要的油污污染面積包括:該集裝箱船船尾直角三角形面積(1)=18×15×0.5=135 平方米、相鄰船矩形面積(2)=30×1=30 平方米、兩船船尾面積(3)=16×20=320 平方米。油污分布在這個面積內(nèi),由于風流作用,未完全聯(lián)成片,算得受污染的面積約為 485 平方米。
1.溢油量的認定
2.1 左 1# 燃油艙泄露量計算法
調(diào)查期間,現(xiàn)場執(zhí)法人員會同該集裝箱船輪機長測量左 1# 燃油艙存量為 171.572 噸,后根據(jù)油類記錄簿數(shù)據(jù),最后一次加油后存量為 172.002 噸,截止事故發(fā)生時左 1# 燃油艙內(nèi)燃油未使用,初步得出燃油泄漏量約為 0.43 噸。因左 1# 燃油艙出口閥處的收集裝置內(nèi)有留存一定量的燃料油及 6# 貨艙艙底有一定量的油污,可知總排外數(shù)量應少于 0.43 噸。
2.2 右污水井排外量計算法
調(diào)查期間,執(zhí)法人員勘查了該集裝箱船 6# 貨艙艙底和污水井內(nèi)實際情況,6# 貨艙右污水井有明顯油污,油污痕跡最高處位于污水井最上沿位置,右污水井內(nèi)有形狀為 T 型的管系,6# 貨艙右污水井底部殘存有油污,高度約 30 厘米。調(diào)查組成員對污水井及 T 型管系的尺寸進行測量。
圖 12:6# 貨艙右污水井尺寸照片
圖 13:T 型管系尺寸照片
執(zhí)法人員勘測右污水井的長為 1.10 米,寬為 0.80 米,高為 0.78 米,由此算得 6# 貨艙的右污水井容積為 1.1×0.8×0.78=0.6864 立方米;6# 貨艙的右污水井殘余污染物高度為 0.30 米,算得理論排外容積為 1.1×0.8×(0.78-0.3)=0.4224 立方米;其中 T 型管系視為兩個圓柱體拼接而成,直徑為 0.23 米,豎管高 0.56 米,橫管長 0.46 米,算得污水井內(nèi) T 型圓柱體管系的體積約為 π×(0.23÷2)2×(0.56-0.3+0.46-0.23)=0.0206 立方米;可算得實際排外容積約為 0.4224-0.0206=0.4018 立方米。修正密度為 0.97 噸 / 立方米,算得實際排外量為 0.4018×0.97=0.3897 噸,約為 0.39 噸。
2.3 油膜面積計算法
調(diào)查組成員通過現(xiàn)場勘測計算出受污染的面積約為 485 平方米。基于油膜厚度和面積法:溢油量 Q=h×A×ρ(其中 Q 為溢油量,h 為油膜厚度,A 為油膜面積,ρ 為油的密度)。現(xiàn)場無法直接測量油膜厚度,且清污單位也無法提供估計的油膜厚度,參考《溢油應急計劃編制指南》Fay 模型及《船舶油污染事故調(diào)查處理指南》的推薦算法,180# 燃料油的厚度在局部聚集呈深褐色油帶時,厚度約為 0.1 厘米,在邊緣擴散呈銀白色閃亮時,厚度約為 0.05-0.1 厘米,具體厚度預估范圍為 0.05-0.1 厘米。修正密度為 0.97 噸 / 立方米,預計溢油量最高限度為 485(面積)×0.97(密度)×(0.1/100)(厚度)=0.470 噸;溢油量最低限度為 485(面積)×0.97(密度)×(0.05/100)(厚度)=0.235 噸;求得泄漏量范圍應在 0.235-0.470 噸。
綜合上述 3 種計算方法,左 1# 燃油艙泄露量計算法得出泄漏量小于 0.43 噸,油膜面積計算法得出泄漏量區(qū)間為 0.235-0.470 噸,右污水井排外量計算法結(jié)果較為準確,為 0.39 噸,因此認定實際溢油量約為 0.39 噸。
4、事故經(jīng)過
綜合船舶航海日志、輪機日志、油類記錄簿及當事人詢問筆錄等信息,事故經(jīng)過如下:
1.2025 年 5 月 22 日約 0655 時,該集裝箱船在唐山港京唐港區(qū) 3-2# 錨地拋錨。
2.2025 年 5 月 23 日約 0800 時,該集裝箱船水手長測量所有污水井,水尺干燥,污水井內(nèi)無水。
3.2025 年 5 月 23 日約 1100 時,該集裝箱船靠妥唐山港京唐港區(qū) 26# 泊位,大副通知三管輪排放壓載水。
4.2025 年 5 月 23 日約 1120 時,該集裝箱船開始卸貨作業(yè)。
5.2025 年 5 月 23 日約 1910 時,該集裝箱船 5# 貨艙艙底水報警。
6.2025 年 5 月 23 日約 1915 時,該集裝箱船三管輪開啟噴射泵及 5# 貨艙污水井的電磁閥,開啟幾十秒后,關(guān)閉 5# 貨艙的污水井的電磁閥。
7.2025 年 5 月 23 日約 1916 時,該集裝箱船三管輪開啟 6# 貨艙污水井的電磁閥,幾十秒后,關(guān)閉了噴射泵及 6# 貨艙污水井的電磁閥。
8.2025 年 5 月 23 日約 1920 時,該集裝箱船接班水手在船尾檢查纜繩時,發(fā)現(xiàn)船尾有油花,隨后用高頻 07 頻道聯(lián)系大副并報告相關(guān)情況。
9.2025 年 5 月 23 日約 1921 時 - 1934 時,該集裝箱船大副通知三管輪停止排放壓載水、組織人員下船檢查海面污染情況、指派輪機員現(xiàn)場檢查 6# 貨艙艙底情況、組織船員清理油污,并分別向公司及船長報告事故情況。
10.2025 年 5 月 23 日約 1925 時,該集裝箱船二管輪與三管輪到 6# 貨艙艙底查看,發(fā)現(xiàn) 5#、6# 貨艙間的左 1# 燃油艙出口閥法蘭處有燃油泄漏,且 6# 貨艙底部能看到有明顯黑色油污。
五、應急處置情況
2025 年 5 月 23 日約 1920 時,該集裝箱船接班水手在船尾檢查纜繩時,發(fā)現(xiàn)船尾海面有油花,隨后用高頻 07 頻道聯(lián)系大副并報告相關(guān)情況。大副通知三管輪關(guān)閉所有舷外排出閥、指派二管輪與三管輪到 6# 貨艙艙底查看實際情況、組織人員在 6# 貨艙艙底及碼頭用鋸末、吸油氈等溢油應急器材開展清污工作,并向相關(guān)方報告,申請清污力量。
清污單位某海運服務有限公司到達現(xiàn)場后,勘驗并報告現(xiàn)場實際情況,在該集裝箱船舷梯至碼頭岸線、相鄰船舷梯至碼頭岸線各鋪設 1 條圍油欄,在該集裝箱船與相鄰船船尾鋪設 2 條圍油欄,并按照應急預案開展清污工作。
2025 年 5 月 24 日約 0500 時,海面油污基本清除結(jié)束。
2025 年 5 月 24 日 - 25 日,清污單位某海運服務有限公司清理相鄰船、該集裝箱船船體及碼頭前沿的殘余污染物。
2025 年 5 月 25 日約 1830 時,清污行動結(jié)束。
六、事故損失情況
(一)溢油污染面積及溢油量推定
本次污染事故海域污染面積約 485 平方米,經(jīng)綜合各方資料,本報告認定該集裝箱船左 1# 燃油艙泄漏 180# 燃料油入海量約 0.39 噸。
(二)直接經(jīng)濟損失認定
本次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直接經(jīng)濟損失約 130 萬元人民幣。
七、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該集裝箱船三管輪在不掌握 6# 貨艙右污水井實際狀況的情況下,私自排放 6# 貨艙右污水井內(nèi)污染物,導致污染物排放入海。
(二)間接原因
1.該集裝箱船左 1# 燃油艙出口閥 1 個緊固螺栓松動、法蘭墊片老化,導致左 1# 燃油艙燃油泄露。
2.該集裝箱船體系文件要求落實不到位。事發(fā)當天,船員僅在上午對貨艙污水井進行了測量,未按照公司體系文件《船舶值班制度》中第 1.9.3 項要求每天上下午對污水井的水位進行測量,導致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左 1# 燃油艙泄漏情況。
3.該集裝箱船體系文件不全面。體系文件中未明確關(guān)于貨艙艙底水報警后的處理流程及貨艙艙底水排放流程。
八、責任認定
本次污染事故是由于該集裝箱船三管輪在不掌握 6# 貨艙右污水井實際狀況的情況下,私自排放 6# 貨艙右污水井內(nèi)污染物導致,認定該集裝箱船對此次污染事故負全部責任。
三管輪記住了:沒有大副指令,任何時候不要私自排貨艙污水!
九、安全管理建議
1.建議該集裝箱船管理人嚴格落實安全與防污染主體責任,對所管船舶所有油艙、管路、閥門開展隱患排查工作,將事故原因通報至全公司所管船舶。
2.建議該集裝箱船管理人完善關(guān)于貨艙艙底水報警處置流程、貨艙艙底水排放流程的相關(guān)內(nèi)容,明確排放前的風險評估、審批流程及操作規(guī)范,細化操作步驟。
3.建議該集裝箱船管理人加強對船員的防污染方面教育,重點強化溢油風險認知。結(jié)合典型溢油事故案例開展警示教育,分析操作失誤成因,提升船員安全意識與責任感,督促船員持續(xù)更新知識體系。
4.建議該集裝箱船結(jié)合本次污染事故強化船員培訓教育,督促相關(guān)責任船員嚴格落實公司安全管理體系文件各項要求,切實提高安全與防污染管理及操作水平。
本文根據(jù)中國海事官方公開資料編輯整理,僅供參考警示!
聲明:轉(zhuǎn)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作者持權(quán)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