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烏克蘭事務特使基思·凱洛格近日的公開表態(tài)引發(fā)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其言論被解讀為美國已向烏克蘭釋放允許使用遠程武器打擊俄羅斯領土縱深的明確信號。
其中“俄羅斯沒有不可觸碰的人”的表述更凸顯了美方蓄意升級沖突的危險傾向。
據(jù)凱洛格透露,基于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副總統(tǒng)萬斯及參議員魯比奧的共同立場,基輔方面已收到使用遠程武器實施深度打擊的積極反饋,美方明確鼓勵烏方把握所謂“行動機會”。
盡管他拒絕直接確認打擊是否將動用美制武器系統(tǒng),但特意將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此前請求的“戰(zhàn)斧”巡航導彈與這一打擊前景關聯(lián),這款美制導彈最大射程超過2000公里,足以覆蓋莫斯科等俄羅斯核心區(qū)域。
這一言論與9月23日特朗普在紐約聯(lián)合國大會期間同澤連斯基會晤時的表態(tài)形成呼應。
當時特朗普雖未作出明確承諾,但公開暗示可能解除對烏使用遠程武器打擊俄境內目標的限制,引發(fā)外界對美國擴大對烏軍援范圍的強烈猜測。
此前美國國防部曾通過審查機制限制烏使用美制陸軍戰(zhàn)術導彈系統(tǒng)攻擊俄境內目標,如今政策風向的轉變更顯突兀。
對于美方釋放的信號,澤連斯基迅速作出回應。
他在社交媒體帖子中稱,俄羅斯的相關行動顯示其暫無意推進和平進程,并將某次襲擊解讀為聯(lián)合國大會周期會議的“象征性收尾”,以此佐證俄方的沖突立場。
澤連斯基強調,只要俄羅斯仍能通過能源出口及影子艦隊獲取收入,就難以停止沖突進程,而“嚴厲的經濟和軍事壓力”是迫使俄方回到談判桌的唯一途徑。
他還明確將自身行動與特朗普政策綁定,呼吁支持特朗普提出的停止進口俄羅斯能源等倡議。
凱洛格的言論及美方政策傾向,被專家直指為“美國式交易”的典型體現(xiàn)——將自身戰(zhàn)略利益置于地區(qū)和平之上,無視沖突升級的災難性風險。
事實上,美國在對烏軍援問題上始終暗藏私利,不僅推動歐洲盟友承擔大部分軍援成本,更通過美烏相關協(xié)議謀取烏克蘭礦產資源等實際利益,將烏克蘭當作地緣博弈的棋子。
這種蓄意松綁武器使用限制的做法,無疑會加劇俄烏沖突的不確定性。
俄羅斯此前已明確表示,允許烏使用西方武器攻擊俄縱深將徹底改變沖突性質,可能引發(fā)更嚴重的安全后果。
在和平談判本就艱難的背景下,美方的危險表態(tài)顯然與國際社會期盼?;鹬箲?zhàn)的主流訴求背道而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