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計其數(shù)的恒星正隨波起伏。
根據(jù)蓋亞的星圖數(shù)據(jù),如果從側(cè)面看我們的銀河系,受巨大“波浪”影響各部位恒星的運動方向如圖中箭頭所示。
ESA / Gaia / DPAC, S. Payne-Wardenaar, E. Poggio et al (2025)
一道來歷不明的巨大“波浪”正在穿越銀河系,不計其數(shù)的恒星正隨波起伏。
以意大利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科學家Eloisa Poggio為首的一個科研團隊,近日在歐空局蓋亞探測器的數(shù)據(jù)中發(fā)現(xiàn)了這一現(xiàn)象。
2013年升空,并已于今年3月退役的蓋亞探測器,其任務是觀測約10億顆銀河系恒星,測量它們的位置、距離和運動,以前所未有的精度繪制銀河系的多維星圖,探索認知的邊界。
這道巨大的“波浪”和水中的漣漪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影響范圍不可同日而語。受到牽連的恒星分布在距離銀河系中心3萬至6.5萬光年之間,占了銀河系的很大一部分。
研究人員不清楚這道巨大的“波浪”從何而來。也許它源于很多年前的銀河系與小型矮星系的碰撞,但這目前還只是推測。
蓋亞在其任務期內(nèi),對恒星的運動參數(shù)進行了近12年的測繪。2020年它曾發(fā)現(xiàn),銀河系的盤面會像陀螺一樣晃動。而這一次它又通過追蹤年輕巨星和造父變星的運動和位置,發(fā)現(xiàn)它們正隨波上下起伏。
研究人員認為,銀盤中的氣體可能與參與了這種大規(guī)模的運動。年輕恒星可能保留了它們誕生時所在星云氣體的波動記憶。這種波動就像體育場里觀眾的“人浪”——人們從一側(cè)向另一側(cè)依次起立,伸展雙臂,然后又依次坐下。
我們?nèi)绻麖膫?cè)面觀測星系,就可以更加直觀地看到這道巨大的“波浪”。恒星在垂直于銀盤方向上的運動,會使銀盤像漣漪一樣起伏。
這道巨大的“波浪”,讓人聯(lián)想到另一道已知的波——Radcliffe波。
Radcliffe波的長度約為9000光年,距離太陽只有約500光年。其尺度非常小,距離我們也非常近。Radcliffe波與此次發(fā)現(xiàn)的巨浪分別位于銀盤的不同位置。它們之間是存在聯(lián)系還是根本無關(guān),則有待進一步研究。
蓋亞探測器數(shù)據(jù)中,銀河系受巨大“波浪”影響部位正側(cè)視對比圖。
ESA / Gaia / DPAC, S. Payne-Wardenaar, E. Poggio et al (2025)
參考
Gaia discovers our galaxy’s great wave
https://www.esa.int/Science_Exploration/Space_Science/Gaia/Gaia_discovers_our_galaxy_s_great_wave
The great wave - Evidence of a large-scale vertical corrugation propagating outwards in the Galactic disc
https://www.aanda.org/articles/aa/full_html/2025/07/aa51668-24/aa51668-24.html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