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的她,會出現(xiàn)在凌晨的地鐵站守護“城市動脈”,也會出現(xiàn)在早高峰的閘機口服務乘客出行。在五年的時光里,她曾參與50余次志愿活動。她是李昕玥,一名來自上海地鐵維護保障有限公司供電分公司的技術員。
作為市民游客選擇最多的出行工具,上海地鐵承擔著超過七成的公共出行比例。地鐵維保作為幕后工作者,每天地鐵停運后,才能開始作業(yè),并且必須在早上三點半甚至更早完成送電。“精檢細修,安全可靠,為通向都市新生活保駕護航,就是我們維保人的使命,所以,能做這份工作非常有自豪感。”李昕玥表示,雖然經(jīng)過多年的鍛煉,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jīng)驗,但跟許多一線的老師傅們相比,自己要學的還有很多。
多年來,李昕玥的工作崗位有過變化,但不變的是她對于工作的熱情與投入,只要有需要她可以“隨叫隨到”。除了技術員,她還可以是活動策劃、劇本編輯,又或者是一名視頻剪輯師,一線的經(jīng)歷給了她最真實的體驗與靈感,讓她在“斜杠青年”的路上越走越遠。李昕玥說:“我喜歡這份工作,所以我想把最真實的一些內容展示給別人看。很多東西都是上班后自學的,但我也樂在其中?!?/p>
李昕玥早在2020年便加入到上海地鐵維保青年志愿者服務隊,早高峰時段的地鐵站內時常會出現(xiàn)她的身影。作為一名上海“土著”,李昕玥充分發(fā)揮本身語言優(yōu)勢,通過滬語耐心地幫助一些上了年紀的爺叔阿姨解決進出站和出行問題。面對有特殊需求的乘客,她也積極幫助和車站聯(lián)系,帶領乘客使用無障礙電梯,提升特殊人群的出行體驗。有一次早高峰時,李昕玥發(fā)現(xiàn)一位老人腿腳不便還帶著行李,上前詢問后才知道,家人在地面出站口等老人,但老人不知道如何找準出口。在李昕玥的幫助下,老人順利出站找到了家人。老人的連聲感謝,讓李昕玥感到“幫到他人的時候,小小的成就感讓人開心?!?/p>
這些志愿服務經(jīng)歷,也成為了她后來參與進博志愿服務的寶貴經(jīng)驗。近年來,李昕玥連續(xù)參加進博志愿服務,在地鐵2號線淞虹路站開展客流疏導、交通指引、答疑咨詢等服務,減輕站內客流壓力。今年的進博志愿者招募在即,李昕玥與她的伙伴們也開始了新一輪的準備工作。就像往年一樣,每年開展前,她都會提前熟悉淞虹路周邊環(huán)境和最新的進館要求。從附近的公交站、網(wǎng)紅打卡點,到早飯攤、咖啡店,都能如數(shù)家珍?!敖衲?,淞虹路等部分地鐵站試行了‘閘機常開門’模式,雖然反響不錯,但還需要進一步做好引導工作,確保大家出行安全、順利。”李昕玥說。
圖片來源于受訪者
撰稿:陳容超
編輯:畢揚靜
責編:王 博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