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對普通人來說,有時像層“障眼法”,讓人看不清它的真實面目。送你一句話:“黃金已死?沒事燒紙。”最近黃金市場的波動,確實讓不少人左右為難——漲了該不該追?之前買的要不要變現(xiàn)?糾結(jié)的根源,其實是黃金屢創(chuàng)新高的行情攪亂了判斷。
先想清楚:黃金到底是什么類型的資產(chǎn)?老話常說“亂世買黃金”,可如今看似和平,為啥各國央行和老百姓還在瘋狂囤黃金?
舉個例子:街上一群餓了10天的乞丐,有人拿出3個饅頭,他們肯定會瘋搶——因為饅頭能解決饑餓。黃金現(xiàn)在“吃香”,也是因為它能解決一些現(xiàn)實麻煩:
第一,全球通脹下,錢越來越不值錢,黃金卻能保值。哪怕短期有通縮,長期看各國放水的大趨勢沒變,溫和通脹才是常態(tài)。黃金儲量有限,挖一點少一點,開采成本又高,不像紙幣能隨便印,所以手里有黃金,總能換到差不多價值的東西。
第二,美聯(lián)儲降息給黃金加了把火。美聯(lián)儲利率降了,持有美元收益變低,大家就更愿意把錢換成不受利率影響的黃金。記住,黃金和美元通常反向走,美元弱,黃金容易漲(特殊情況除外)。
第三,全球經(jīng)濟不確定性多,地緣沖突、貿(mào)易摩擦不斷,投資者心里沒底,就想找個“穩(wěn)當”的資產(chǎn)。黃金作為千古流傳的硬通貨,避險屬性自然被放大,不管是央行增持穩(wěn)外匯,還是老百姓買了圖安心,本質(zhì)都是在為不確定性鋪路。
但別被這些優(yōu)勢沖昏頭腦——不建議做空,手里有的也別急著賣,可也別使勁買。為啥?
長期看,黃金跑不贏優(yōu)質(zhì)資產(chǎn)。2010年黃金約270元/克,現(xiàn)在漲到878元,翻了3倍;但同期杭州奧體的房子,從1萬/平漲到7萬,翻了7倍,還能收租,十幾年租金就小100萬。黃金呢?要么戴著,要么在柜子里吃灰,沒額外收益。
更關(guān)鍵的是短期波動大。4月22日830元/克,5月15日就跌到735元,追漲殺跌容易虧得底朝天。
所以,理性看待最重要。普通人手里有閑錢,怕通脹又怕虧,不妨先想清楚自己的需求:是圖安心,還是想增值?別被“黃金神話”迷了眼,適合自己的選擇,才是真的穩(wěn)。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