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圖片 加雪球核心交流群 ↑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作者:穩(wěn)賺需耐心
來源:雪球
今年國慶 , 我選擇去期待已久的的開封清明上河園作為目的地 , 我也搶到了開封文旅發(fā)的消費券 , 能省不少錢
第一天凌晨五點就被窗外的鳥鳴吵醒 , 生物鐘比鬧鐘還準時 。 摸黑爬起來收拾行李 —— 淺色漢服 ( 提前在平臺租好的 , 繡著纏枝蓮紋的褙子配百迭裙 ) 、 防曬冰袖 、 充電寶 , 還有昨晚特意查好的清明上河園導覽圖 。 高鐵站人山人海 , 有個大叔舉著單反說"三十年前來過開封 , 這次帶孫子來圓夢" , 我偷偷掐了下手腕 : 原來這場旅行 , 早就在很多人多年前就埋下了種子 。
十點半抵達開封 , 隨便找了個包子店吃了點午飯 , 我用 “ 滿100減20 ” 的餐飲券品嘗了本地特色的開封灌湯包和桶子雞 , 券后一桌飯僅花費100左右 。 消費券的魅力不止于 “ 省錢 ” , 更在于其 “ 引導性 ” 。 吃完后休息一會 , 下午兩三點才到清明上河園南門 。
紅綢金匾在陽光下晃得人睜不開眼 。 "一朝步入畫卷 , 一日夢回千年"的標語下 , 排隊的人群像條蜿蜒的彩帶 。 檢票員穿著仿宋制式官服 , 笑盈盈遞來一張手繪地圖 : "姑娘穿漢服呢 , 入園享折扣 ! 我高興壞了 , "穿過朱漆拱門的瞬間 , 風里飄來糖炒栗子的甜香 , 遠處傳來"咚 —— 咚 —— "的鼓聲 , 像是誰在敲響歷史的門環(huán) 。
虹橋是園區(qū)的最高點 , 木質廊橋被踩得吱呀作響 。 我趴在欄桿上往下看 , 汴河像條碧綠的綢帶 , 十幾艘木船正緩緩駛過 , 船頭掛著紅燈籠 , 船尾坐著戴斗笠的船夫 , 正用長篙點開漣漪 。 有艘畫舫里傳出琵琶聲 , 穿鵝黃衫子的姑娘抱著琴輕唱 : "清明上河圖里/挑擔的貨郎/賣著春天的糖葫蘆......
我擠進孫羊正店 ( 園區(qū)復原的北宋酒樓 ) , 雕花木窗里飄出燉肉的香氣 。 點了一壺"藍橋風月" ( 宋代名酒復刻版 ) , 甜中帶辛 , 配著三鮮蓮花酥咬下去 , 酥皮簌簌掉在桌上 。
午后最熱鬧的是"岳飛槍挑小梁王"實景劇 。 我提前半小時占了第二排泥地座位 ( 沾了鞋的泥點后來成了最好的紀念 ) , 當金盔金甲的小梁王騎著高頭大馬沖進校場 , 觀眾席突然爆發(fā)出驚呼 —— 原來演員真的在疾馳中舞槍 , 槍尖挑落的紅綢擦著前排姑娘的劉海飛過 。 最震撼的是結尾 : 岳飛一槍刺中小梁王后心 , 戰(zhàn)馬嘶鳴著揚起前蹄 , 漫天黃沙里 , 背景墻上的"精忠報國"四個大字被夕陽鍍得通紅 。
不知不覺就到了晚上 , 晚上七點的清明上河園 , 比白天更像一場流動的盛宴 。 白日的喧囂沉淀成暖黃的燈火 , 汴河兩岸的燈籠次第亮起 , 像誰把星星一顆顆串在了綢帶上 。 我裹緊漢服的披風 ( 以前逛"民俗街"時買的兔兒毛滾邊斗篷 ) , 跟著人流往前挪動 —— 聽說今晚的重頭戲 , 是傳承千年的打鐵花 。
場地早被圍得里三層外三層 , 我踮著腳從縫隙里張望 : 中央的煉鐵爐正"呼呼"噴著火苗 , 像一頭蟄伏的巨獸 。 穿深藍粗布工裝的師傅們圍在爐前 , 鐵鉗夾著盛滿1600℃鐵水的陶缽 , 鐵水表面浮著一層銀亮的金屬粉末 ( 后來聽講解才知道 , 那是石英砂和鋁粉 , 能讓鐵水炸裂出更絢麗的火花 ) 。 風掀起他們的衣角 , 露出被火光照的發(fā)紅袖口 。
要開始了 ! "人群突然騷動起來 。 只見一位赤膊師傅抄起陶缽 , 猛地將鐵水潑向高空 。 那一瞬間 , 時間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 —— 橙紅色的鐵水脫離陶缽的剎那 , 像一顆墜落的流星 , 卻在觸及夜空的瞬間炸裂成萬千金線 ! 細碎的鐵屑在空氣中劇烈燃燒 , 折射出鉆石般的光芒 , 又像被風吹散的金色蒲公英 , 簌簌地灑向四面八方 。
這一瞬間我站在清明上河園的觀演區(qū) , 夜色中的汴河泛著粼粼波光 , 兩岸燈籠如星河傾瀉 。 當第一勺鐵水被奮力潑向高空時 , 1600℃的熾熱瞬間炸裂成萬千金線 —— 那不是普通的煙花 , 而是滾燙的鐵屑在夜幕中綻放的璀璨星河 。
鐵花如流星雨傾瀉 , 又似金菊怒放 , 細碎的光斑落在漢服裙擺上 , 映得纏枝蓮紋栩栩如生 ; 飛濺的火星追逐著晚風 , 在亭臺飛檐間跳躍 , 與汴河水面的倒影交織成流動的光幕 。 赤膊師傅們古銅色的脊背在火光中閃爍 , 他們用千年傳承的技藝 , 將灼熱的鐵水化作祝福的詩行 。
當最后一簇鐵花墜入人間 , 夜空歸于寧靜 , 而我的心仍被那抹熾熱填滿 。 這穿越千年的煙火 , 不僅是匠人對火候的精準掌控 , 更是華夏文明最滾燙的浪漫 —— 用最原始的力量 , 點燃最溫暖的期許 。
表演結束后 , 人群還久久不散 , 我看了看表 , 已經快9點半了 , 我慢慢的朝出口走去 , 風掀起我的衣角 , 恍惚間真覺得自己站在北宋的東京城頭 , 看萬家燈火映著汴河波光 , 聽市井喧囂混著戰(zhàn)鼓余音 。
2025年10月2日 上午|非遺里的匠心傳承**
第二天起了個大早 , 又去了開封府看了看 , 但沒有清明上河園那種感覺了 。
中午在"大宋郵局"寄了明信片給閨蜜 , 蓋著"清明上河園 · 癸巳年"的仿古郵戳 。 工作人員說這些郵戳都是按宋代驛站樣式復刻的 , 每年國慶限量發(fā)售 。 路過"孫記藥鋪"時 , 聞到一陣苦澀又清冽的藥香 —— 原來是在熬秋梨膏 , 穿褐色短打的伙計說 : "我們用的梨是開封本地酥梨 , 加川貝和蜂蜜 , 潤肺最好 。 "
下午坐高鐵返程時 , 我給鄰座阿姨翻看著我拍的照片 , 阿姨說 : "我年輕時在開封 , 那時候的汴河可沒這么熱鬧 。 "我望著窗外飛馳而過的田野 , 突然明白 : 所謂"反向旅游" , 或許不是刻意避開熱門 , 而是用更松弛的心態(tài) , 去觸碰那些被時光溫柔保存的煙火氣 。 清明上河園不只是一座主題公園 , 它是無數人心里的"文化鄉(xiāng)愁" , 在這里 , 我們觸摸到的不僅是宋代的街市巷陌 , 更是中國人對團圓 、 對繁華 、 對生生不息的生活最本真的向往 。 也祝各位國慶假期快樂啦 , 各位也可以來開封玩玩呀 。
這次還讓我驚喜的是開封文旅推出的"金秋消費券" 。 在包子店用餐時 , 出示消費券直接減免了20元 ; 購買入園門票時 , 疊加優(yōu)惠后省了近50元 ; 就連清明上河園里面小攤的糖炒栗子和糖畫 , 也能用小額消費券抵扣 。 這些看似不大的優(yōu)惠 , 累積起來竟省了近200元 , 讓我的游玩預算更加從容 。
消費券不僅帶來了實惠 , 更巧妙地引導我們體驗了更多項目 。 原本打算隨便看看的行程 , 因為消費券的優(yōu)惠而列入目標 , 結果反而成了最難忘的體驗 。 這種"政府補貼+商家讓利+游客受益"的模式 , 讓文化消費不再是負擔 , 而是充滿驚喜的發(fā)現之旅 。
在清明上河園 , 我深刻體會到 : 真正的文旅消費升級 , 不在于價格高低 , 而在于讓每個游客都能以舒適的方式 , 觸摸到文化的溫度 。 消費券就像一把鑰匙 , 打開了品質旅游的大門 , 讓"反向出行"成為一種聰明的選擇 。
后記 : 回到家刷到本地新聞 , 今年國慶假期開封共接待游客多少萬人次 , 清明上河園單日最高入園量突破2萬 。 評論區(qū)有人說"人擠人不如在家躺平" , 可我想 , 正是這些熱氣騰騰的相聚與奔赴 , 讓傳統文化的火種永遠鮮活 。 畢竟 , 所謂"黃金周" , 黃金的從來不是消費數字 , 而是我們愿意走進歷史 、 擁抱生活的那顆心 。
雪球三分法是雪球基于“長期投資+資產配置”推出的配置理念,通過資產分散、市場分散、時機分散這三大分散進行長期投資,從而實現投資收益來源多元化和風險分散化。點擊下方圖片立即領取課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