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王貝藝 通訊員 于淑涵
團圓的甜,藏在濟南西站的相擁里,飄在景區(qū)的歡騰中,落在社區(qū)小院的笑語間……這個中秋,無數溫暖的瞬間在濟南槐蔭定格,把“家”的味道,釀得愈發(fā)醇厚。
濟南西站的出站口,永遠不缺“盼歸”的目光。10月6日,一列從上海駛來的高鐵緩緩??浚嶂欣钕涞睦钕壬鷰缀跏强觳阶叱鲕噹?,目光在攢動的人群里急切掃過,像在尋找最熟悉的那抹身影。“中秋得回家,這是刻在骨子里的念想,再遠的路也值。”他說著,指尖輕輕點開手機,母親發(fā)來的消息帶著熱氣:“團圓飯都備好了,就等你進門?!?一句話,瞬間揉散了游子一路奔波的疲憊,只剩歸心似箭的柔軟。
若說車站的團圓是“小家”的溫馨,景區(qū)里的熱鬧,便是“大家”共慶的歡騰。今年中秋,槐蔭以“泉”在濟南、“享”來槐蔭為主題,搭起了滿是煙火氣的文旅舞臺:印象濟南?泉世界里,“家國同輝?萬物向融” 第八屆中秋拜月大典從10月4日持續(xù)至6日,NPC 玉兔天團蹦跳著穿梭人群,嫦娥仙子衣袂飄飄,與游客拱手問好,抬手間盡是中秋的雅致;濟南方特東方神畫則從10月1日到8日,擺開了國風盛典游園會的盛宴——盛世歡歌大巡游里,彩車載著傳統(tǒng)故事緩緩前行;神畫盛世宴上,舌尖滿是節(jié)日的鮮香;變臉吐火時的驚險、獅吼東方時的昂揚,更是讓游客看得目不暇接。
社區(qū)的小院里,溫情更顯綿長。這個中秋,槐蔭不少街道社區(qū)把“團圓” 搬進了鄰里間:冰皮月餅制作、中秋花燈 DIY、主題油畫創(chuàng)作…… 一場場小而美的活動,讓鄰里成了 “家人”。
“面團要揉到軟硬剛好,包餡的時候慢慢轉,這樣月餅皮才勻,咬著才不塌。” 社區(qū)志愿者的聲音溫柔又耐心,手上的動作一絲不茍。居民們圍在桌前,跟著一步步學,面粉沾了指尖、蹭了衣角也不在意,臉上滿是認真的笑意。不多時,一個個圓滾滾的月餅就成型了——“中秋快樂”“花好月圓” 的吉祥字樣印在餅皮上,格外討喜。放進烤箱后沒多久,黃油的醇厚與桂花的清甜就漫滿了整個活動室,聞著這香氣,仿佛連空氣都成了甜的。
中秋的槐蔭,從車站到景區(qū),從社區(qū)到街巷,處處都在訴說“團圓”的故事。這個中秋,槐蔭把“甜”藏在每一個瞬間里,讓每一個身在其中的人,都能摸到“家”的溫度。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