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羅曼 白鴿
月圓人團圓,國泰民自安。2025年10月6日晚,全國各地歡度中秋佳節(jié)之時,鄭州城隍廟內(nèi),紅墻映月、檐角流光,由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舉辦的“月滿商都?城隍廟里賞佳月”中秋拜月活動正式啟幕。該活動已連續(xù)舉辦三年,此次除了通過線上預約的100位幸運市民參與外,還邀請來了一批特別的客人——光榮的軍屬,以及留守兒童們,共同凝聚起跨越古今的家國祈愿與團圓溫情。
城隍廟內(nèi),古韻與溫情繚繞。秋夜溫柔的月光里,廟內(nèi)朝月設席,福果齊陳,典雅莊重。戲樓處,古箏聲響起,悠揚流淌,琴音繞梁。飛檐斗拱間,只見眾人著漢服整齊肅立,按“迎月、奠月、拜月、宴月”四個環(huán)節(jié)開展拜月儀式。贊禮官率眾“迎月”升空;繼而“奠月”,以福果、美酒敬奉;而后,眾人隨贊禮官“拜月”,行三拜之禮,祈家國安康;至“宴月”環(huán)節(jié),人們共同分享起由福果與月餅分切而成的“福胙”,個個喜笑顏開,這份寓意美好的節(jié)令佳品,讓文化韻味與人間暖意在此刻圓滿交織。這一晚,市民們在熟悉的文化空間感受到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厚重底蘊,也讓傳統(tǒng)文化于城市文化地標煥發(fā)蓬勃生機。
從先秦“秋夕祭月”到唐宋“把酒問青天”,中秋拜月始終承載著中華民族對天地的敬畏與家國的祈愿。今年中秋,來自“商城之心”的月光照亮了不一樣的團圓。古韻悠長的院落中,身著漢服手持團扇的軍嫂,體驗拜月感受溫情的留守兒童,以及現(xiàn)場祈福的人們,構(gòu)成了一幅秋意濃、愛意暖的國泰民安的動人畫面。鄭州軍嫂李女士駐足聆聽,輕聲感嘆:“在古廟里聽古琴拜月,千里共嬋娟的氛圍感拉滿,不管軍人守衛(wèi)哪里,都是為了我們頭頂有一輪安寧的明月!”小朋友琪琪說:“希望爸爸媽媽安心上班,月亮婆婆知道,我跟著奶奶在家很聽話。”拜月中,我們不僅體會到古人的智慧,更能感受到時代溫暖的心跳。舉目向月的那一刻,家國情懷具象化在每一位普通人的堅守與奉獻中,傳統(tǒng)文化與時代精神完美交融。
據(jù)悉,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多次在城隍廟舉行民俗活動,如中秋拜月、福贈春聯(lián)祈平安、民俗有禮等。未來,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將攜城隍廟和文廟,持續(xù)深挖傳統(tǒng)節(jié)日內(nèi)涵,深耕商都文化脈絡,以文化人、以文潤城。在這片承載著城市千年記憶的文化場所,搭建連接傳統(tǒng)與當下的橋梁,讓千年民俗的暖意與商都文明的厚重融入城市發(fā)展,帶來蓬勃生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