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不想出門,
“今日閔行”帶你在手機上看畫展!
兒童友好!
美育不停歇~
最近,閔行區(qū)一個藝術(shù)園區(qū)舉辦的插畫展覽,在社交媒體上收獲了眾多博主的熱情推薦,被贊“插畫師的天堂盛會”?,F(xiàn)場有什么好看的?小編帶你近距離感受!
在閔行區(qū)得丘插畫小鎮(zhèn),從嬰兒推車里咿呀學(xué)語的寶寶,到蹦蹦跳跳的青少年,孩子們的身影隨處可見。
不少讀者有過這樣的感受,翻開童書,有些插圖是千篇一律的“動漫風”,有些是勾線填色的模板畫,藝術(shù)好像成了流水線。
但在得丘舉辦的插畫展里,每一幅畫都在“說話”。劍橋藝術(shù)學(xué)院畢業(yè)的藝術(shù)家們,用畫筆編織出“會呼吸”的故事。藏在櫻花車站的童心、信箱里等待明信片的幻想家,還有那個總愛遲到的西裝兔子……對閔行的許多家庭來說,這里成了一個激發(fā)孩子想象力、提升審美水平的“美育好去處”。
走進莘莊工業(yè)區(qū) 申富路788號得丘藝術(shù)園區(qū),銀色鋼管、機車輪盤、粗細不同的電線裝飾出的“照道理藝術(shù)館”,這就是此次畫展的地點。
此次新展名為“ ‘想象的朋友們’——劍橋到上海的童書創(chuàng)作者聯(lián)展 ”。參展插畫師都是全球知名童書插畫學(xué)院“劍橋藝術(shù)學(xué)院”的優(yōu)秀碩士畢業(yè)生,分別來自中國、日本、瑞士、英國、哥倫比亞、德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巴西、俄羅斯10個國家。
小編精選了10組最受歡迎的作品,
馬上一睹為快!
作者:蔡雨含 Alice Cai《遲到的理由》Reasons for being late
這只兔子有沒有讓你想起 《愛麗絲夢游仙境》? 作者的名字也叫Alice!雖然每個工作日的清晨七點零五分,西裝革履的兔子先生都會準時沖出家門。但他從未準時抵達過他的上班地點。每一幅畫里,都藏著他遲到的理由。
作者:張新悅 Xinyue Zhang 《車站》Bus Stop
公交車站里都有誰?沖浪回來的人、健身的大塊頭、上班的白領(lǐng)……當你站在里面,你也是等公交車的一員!讀者通過觀察每個角色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一起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的故事,每個人看到的故事可能都不一樣!
作者:李東方 Leah Li 《最好的決定,米拉》 Best Wishes, Mila
米拉住在信箱里,她不愿外出,靠閱讀明信片的方式來了解外面的世界。起初,她對明信片中的月亮、花朵、星星感到不以為然。漸漸地,她發(fā)現(xiàn)人們總是提起叫“友情”的東西。什么是友情呢?米拉決定出去看看。
作者:張至博 Elliot Zhibo Zhang《玩具屋》Playhouse
沙發(fā)下面有什么?冰箱上面也許藏著什么東西?那些熟悉的房間和物品,藏著你沒注意過的小細節(jié)。 這是一本充滿“躲貓貓”趣味的圖像信息書,引導(dǎo)孩子透過插畫認識自己身邊的世界。
作者:邵笑 《100遍媽媽》100 Times Mom
生活中孩子們無數(shù)次呼喚“媽媽”的場景,變成了一本有趣的繪本!面對這樣的呼喚,媽媽們有時也會崩潰,于是當她也無奈又用力地喊出“媽媽”時,外婆真的來了。
作者:麥麥 《捉迷藏》Hide and Seek
一個正在玩捉迷藏的小女孩。當她閉上眼睛等待時,周圍的聲音變得格外清晰。那些四散奔跑的腳步聲,讓她想起那個一直找不到的玩具——也許,它也是這樣跑掉的……
作者:Olya Mitchell(俄羅斯)《四月》April
這個關(guān)于搬家的故事,源自俄羅斯插畫家的真實經(jīng)歷。小女孩居住在寒冷的北方, 看著父母為遠赴陌生之地的漫長旅程收拾行裝,她暗暗期盼新國度也會有雪花飄落,但雪花始終沒有出現(xiàn)。
作者:Leya Luna(瑞士)《爸爸,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呀?》Papa, What's Your Job?
爸爸都是有工作的嗎?全職爸爸呢?戴娜的爸爸總是用各種有趣的角色描述自己的工作,可戴娜都覺得不是真的。最后,爸爸才說出了自己真正的工作——做她的爸爸。這個繪本故事的作者來自瑞士,創(chuàng)作靈感來自她童年和爸爸之間親密的關(guān)系。
作者:蔣佳蕊 《一條長長隊》Long Long Story
一個冷知識——讓大家覺得恐怖的鱷魚,它的嘴其實可以被一個成年人輕松捏合!作者用 “長長的東西”創(chuàng)作這個繪本系列,一條看上去長長的螞蟻隊伍,其實只是一個更長的隊伍的一部分而已!
作者:ChiaYu Hsu (中國臺灣)《老鼠先生》Mr. Mouse
一只小老鼠在紅綠燈前面,會發(fā)生什么?作者來自中國臺灣,她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的無字書,采用的是對話框來代替文字,讀者可以盡情想象一場屬于自己的旅程。
走上“照道理藝術(shù)館”二層,能看到詩人、畫家 徐俊國的藝術(shù)個展 。在看畫的同時,一定要讀讀右下角的標簽——每一個標簽都是一句詩。
作者: 徐俊國 《夢是用來醒的》
詩句與畫作,如同兩扇并行的窗,一扇流淌著文字的月光,一扇鋪展著色彩的暖陽,共同為疲憊的心靈敞開治愈的懷抱。
不少劍橋 藝術(shù)學(xué)院畢業(yè)的畫師
也開通了社交媒體賬號
分享平時的繪畫作品
都是適合兒童欣賞的藝術(shù)素材
小編整理了其中幾位畫師的賬號
有需要的讀者可以繼續(xù)關(guān)注
張新悅 Xinyue Zhang
(小紅書 @新悅XY-zZ)
李東方 Leah Li
(小紅書 @蝴蝶與鋼筆)
麥麥
(小紅書 @麥麥ai)
蔣佳蕊
(小紅書 @KKAUUTHUR)
展覽信息:
“吻過的‘橙’會發(fā)芽——得丘詩歌×插畫藝術(shù)節(jié)”
地址:申富路788號得丘禮享谷文化創(chuàng)意園內(nèi)“照道理藝術(shù)館”一層、二層
時間:9月28日—11月28日(“照道理藝術(shù)館”每周一閉館)
門票:免費
記者:宋詩清
供稿:龔宣
初審:陳怡婷
復(fù)審:范仲毅
終審:劉墾博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