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10月6日清晨5點11分,網(wǎng)絡上一則由河南網(wǎng)友發(fā)布的視頻瞬間引發(fā)了軒然大波。視頻的拍攝地是鄭州中牟縣第三高級中學,畫面中呈現(xiàn)出的場景令人瞠目結舌且倍感困惑。
畫面里,家長們整齊地跪在地上,形成了長長的一排,他們的身影在清晨略顯昏暗的光線下顯得格外扎眼。而學生們則蒙著眼睛,在眾人的攙扶下,腳步踉蹌地從家長的背上踩過去?;顒蝇F(xiàn)場還特意配上了抒情的背景音樂,那悠揚卻此刻顯得無比怪異的旋律,與這奇特的場景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視頻中不時傳來“走吧!走吧!”這樣簡單卻又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語。
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些學生們完全不知道自己腳下踩著的是自己的家長。他們被蒙著眼睛,在引導下機械地前行。有個女同學在完成“踩人”環(huán)節(jié)后,摘下眼罩,當看清眼前是自己的父母時,淚水瞬間奪眶而出。這淚水里,有驚訝、有心疼,或許更多的是對這場莫名其妙活動的不解。
事后,中牟縣第三高級中學發(fā)布了情況說明。說明中稱,這是個別班級在取得家長同意后舉行的“感恩教育”拓展活動。校方解釋,是因為在具體細節(jié)的考慮上不夠周全,才導致活動開展過程中出現(xiàn)了這樣不當?shù)男问剑瑥亩l(fā)了部分媒體和網(wǎng)民的誤解,并且校方為此表示了歉意。
然而,這樣的解釋真的能讓人信服嗎?所謂的“感恩教育”,本應是一場溫暖且充滿正能量的活動,旨在讓學生們理解父母的艱辛,學會感恩。但將家長置于跪地被踩的境地,這與感恩的初衷背道而馳。
從古至今,感恩文化在我國源遠流長。儒家倡導“百善孝為先”,強調子女要尊重、敬愛父母,以實際行動回報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像“臥冰求鯉”“扇枕溫衾”等故事,都是傳統(tǒng)感恩文化的典范,它們傳遞的是子女對父母的關愛和體貼,而不是這種踐踏尊嚴的行為。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種極端的方式不僅無法達到預期的感恩教育效果,反而可能對學生和家長的心理造成傷害。對于學生而言,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踩過父母的身體,可能會在他們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甚至可能讓他們對感恩產(chǎn)生錯誤的認知。而對于家長來說,跪在地上被自己的孩子踩踏,這無疑是對他們尊嚴的一種挑戰(zhàn),即使他們出于對學?;顒拥闹С侄浜?,但內心的感受可想而知。
我們不禁要問,這場活動的策劃者究竟是怎么想的?校長作為學校教育活動的重要決策者,他(她)是否真正考慮過活動的合理性和教育意義?如果這場活動真的有意義,那為何他(她)不叫自己的爸媽出來讓其踩踏呢?這顯然是一種缺乏換位思考和基本教育理念的表現(xiàn)。
教育是一項神圣的事業(yè),每一個教育活動的開展都應該以尊重和關愛為基礎,以正確的價值觀為導向。而中牟縣第三高級中學的這場“感恩教育”活動,無疑是一次失敗的嘗試,它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提醒我們在追求教育創(chuàng)新的同時,不能偏離教育的本質和初衷。
我們期待學校能夠深刻反思,真正找到一種合適的方式來開展感恩教育,讓學生們在健康、積極的氛圍中學會感恩,懂得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