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回復 品牌 免費送你《135本品牌營銷必讀書》
作者 | 王暉 來源 | 首席品牌觀察
超市月餅貨架前,售貨員望眼欲穿,顧客們繞道而行,今年的中秋節(jié),一場關于月餅的魔幻現(xiàn)實正在上演。
事實上,早在中秋節(jié)到來之前,一位星巴克兼職生就在社交媒體哭訴,自己被迫墊錢買了15盒月餅,生活費直接告急。
這條帖子瞬間引爆網絡,其他星巴克員工紛紛冒泡吐槽:“人均15盒起,完不成就等著被店長眼神殺”、“賣月餅的KPI比做咖啡還重”。
? 圖源:中國商報
月餅節(jié),直接變成了星巴克店員的“月餅劫”。
諷刺的是,星巴克月餅復購率僅有23%,但毛利率卻高達65%以上,是賣咖啡利潤的兩倍多。既難賣又要年年賣,這哪里是賣月餅,分明是年度虐戀。
? 圖源:星巴克
更魔幻的是,那些曾經讓人高攀不起的“月餅刺客”們,今年集體遭遇滑鐵盧。超市里“買一送一”已是常態(tài),“買月餅送花生油”的騷操作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星巴克的月餅困局:
打工人的噩夢,資本家的美夢
在星巴克打工,最怕的不是拉花失敗,而是中秋節(jié)的到來。
“人均15盒,賣不完自己兜著”,這已經成為星巴克員工中秋節(jié)的標配。表面上公司說“不強制”,實際上完不成任務?等著被店長親切問候到懷疑人生。
? 圖源:新黃河
一位剛離職的星巴克店長透露:“公司給的銷售指標是硬性的,完不成會影響整個店的績效。最后賣不出去的月餅,不是員工自己消化,就是想辦法‘建議’熟客購買。”
為什么星巴克對賣月餅如此執(zhí)著?答案是:利潤真特么高啊!
數(shù)據(jù)顯示,星巴克月餅毛利率超過65%,而一杯咖啡的毛利率才40%左右。賣100杯咖啡的利潤,20盒月餅就搞定了。
這生意,不做才是傻子。
資本市場的研究報告也證實,季節(jié)性商品能有效提升客單價和利潤率。月餅這類產品,能為星巴克單店業(yè)績貢獻5%-8%的月度營收。
? 圖源:星巴克
問題是,高價月餅的復購率低得可憐。除了送禮剛需,誰特么會年復一年地買三百多塊錢一盒的月餅?
于是星巴克陷入了一個尷尬循環(huán):高利潤誘惑下瘋狂推銷 → 消費者不買賬 → 員工背鍋 → 明年繼續(xù)。
這套路,堪比渣男的年度PUA。
甚至,為了完成賣月餅的KPI,一些店員不得不“出賣色相”。
? 圖源:小紅書截圖
社交平臺上,“非要鮮花和鉆戒嗎?星巴克月餅禮盒不行嗎”的求婚式帶貨段子比比皆是,尬得人當場摳出一座瘋人院,想把海妖塞壬送進去清醒一下。
月餅刺客的千層套路:
誰在把月餅做成奢侈品?
如果你覺得星巴克月餅已經夠貴了,那只能說明你還沒見過真正的“月餅刺客”。
知名面包店祐禾的散裝月餅,一粒賣到39元。消費者犀利吐槽:“這價格,和直接搶錢的區(qū)別就是搶完還附贈個月餅?!?/p>
? 圖源:小紅書網友
用盒馬13.8元400克的排骨來換算,這一粒月餅比兩斤排骨還貴。吃一個月餅的錢,夠吃兩斤排骨,這波操作屬實魔幻。
好利來更是離譜,推出27元一枚的奶酥皮月餅,被網友戲稱“好利來有自己的貨幣體系”??头€理直氣壯:“我們家用料講究!”
結果消費者一看配料表:嗯,防腐劑確實很講究。
? 圖源:@新浪新聞
這些還只是明面上的刺客,前幾年,真正的高手都在玩“標價499,運費600”的騷操作。電商平臺上,商家直接提示:“由于平臺限價,拍下2份才是實際價格?!?/p>
這套路,堪比夜總會的低消陷阱。
更絕的是那些高檔酒店,標價480元的禮盒實際售價680元;標價499元的半島月餅禮盒,實際要1988元。就問你這波操作6不6?
國家發(fā)改委數(shù)據(jù)顯示,盒裝月餅平均生產成本才70元/盒左右,但市場售價動輒數(shù)百甚至上千。
這利潤率,labubu看了都要流淚。
市場寒冬:
年輕人不再當冤大頭
今年的月餅市場,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昔日的月餅刺客,今日的折扣??汀?/p>
數(shù)據(jù)顯示,中秋前夕月餅銷售額同比下降超45%,500元以上的禮盒月餅基本退出市場。連美心這樣的老字號都扛不住開始打折,原價410元的流心奶黃月餅,折后價只要326元。
? 圖源:美心月餅小程序
曾經“半年不開張,開張吃一年”的月餅生意,今年徹底歇菜。多家月餅加工廠因訂單稀少而處于半停工狀態(tài),有香港老字號直接宣布停業(yè)。
為什么年輕人不再買賬了?
這屆年輕人,已經覺醒了。他們看穿了月餅背后的社交綁架和消費陷阱,開始用各種方式反抗。
高級玩家自己動手,從配料到餅皮全程DIY,“少鹽少糖”吃個健康。普通玩家也不含糊,拿著模具把漢堡、面包、蛋黃派統(tǒng)統(tǒng)壓成月餅形狀。
沒有技巧,全是感情。
? 圖源:小紅書截圖
數(shù)據(jù)顯示,超過半數(shù)消費者已將月餅視為“日常零食”而非節(jié)令禮品。當月餅失去社交屬性,回歸食品本質,消費者自然也回歸理性。
更要命的是,企業(yè)的月餅團購訂單大幅縮水。以前是“發(fā)月餅等于發(fā)福利”,現(xiàn)在是“發(fā)月餅等于添堵”。員工們寧愿要現(xiàn)金,也不要那些華而不實的月餅禮盒。
一位HR透露:“今年公司直接取消了月餅采購,改發(fā)現(xiàn)金。員工滿意,公司省心,雙贏?!?/p>
據(jù)行業(yè)協(xié)會數(shù)據(jù),500元以上的月餅占比已從去年的7.2%降到1.8%,基本退出市場;80-300元的月餅占比提升至61%。
當年輕人開始用模具把漢堡壓成月餅,當企業(yè)員工不再接受月餅攤派,當月餅回歸食品本質,這個延續(xù)千年的中秋味道,或許才能找到新的生存之道。
畢竟,一個月餅賣得比兩斤排骨還貴,這本就不合理。
時代的車輪碾過,不愿意改變的,終將成為歷史。
*編排 | 三木 審核 | 三木
品牌最新資訊,盡在【首席品牌觀察】↓↓↓
行業(yè)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