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實生活里,有些人一到了晚年就特別喜歡熱鬧,心里空落落的,總想把一大堆親戚請到家里來,吃吃飯、聊聊天,仿佛人多熱鬧就是福氣。
但殊不知,這種看似紅紅火火的場面,背后藏著多少不如意和麻煩。
人老了,聚一次親戚,看似是好事,其實請得太多,反倒容易鬧出一肚子苦水。
飯桌上的熱鬧,最容易變成生活的隱雷。
01
親戚多了,嘴碎的人也多了
誰家親戚里沒有幾個專門碎嘴巴、愛嚼舌根的人,聚餐時大家表面熱情,話趕話熱氣騰騰,背地里誰還沒點小九九。
我有個熟人,年輕時把請客做成了愛好,家里每逢年節(jié)必定大擺宴席,把遠近的親戚都叫到一塊。
飯桌上一群人吃得滿嘴流油,走的時候還做出一副依依不舍的樣子。
可酒桌一散,什么風言風語都出來了。
“她家孩子也就那樣,還擺譜”“看著請我們,其實算得精著呢”……更有甚者,還添油加醋,把人家的家事傳得滿村都是。
結果一場聚餐,倒成了八卦大會,主人公一夜之間成了所有人口中的談資。
現(xiàn)實就是如此,有些親戚根本不是來吃飯的,是沖著聽故事、找笑話來的。
你以為請得多關系能更近,實則破壞更快。
老了老了,別成了桌上的主角,飯后的笑柄。
02
不同層次,聚到一起只生尷尬
別以為人老了大家都能看開,親戚關系也像團和睦的麻花。
其實經(jīng)濟差距、生活方式、眼界認知,早早地把親戚分出了三六九等。
請吃飯本想借機會拉近感情,但層次懸殊的人硬湊一起,誰好意思真心暢聊?
我樓下的一個阿姨,逢年一聚必叫那位在城里混得風生水起的親戚,還有家里條件緊巴巴的農(nóng)村親戚。
飯桌上大家坐著,明里一團熱絡,暗地里是滿心的不自在。
富的怕被艷羨,窮的怕被嫌棄,有的自卑發(fā)怵,有的高傲冷笑。
聊起生活,三句話不離“你們孩子哪兒工作”“現(xiàn)在一月掙多少”,真是用飯勺把人心攪得天翻地覆。
結果,一頓飯沒吃出半點溫情,反倒吃得大家心口發(fā)堵,甚至飯局一散,互相拉黑也不是稀罕事。
現(xiàn)實如此,經(jīng)濟水平、生活觀點差距太大,強行拉在一起,酒精都化不開隔閡。
與其添堵,不如各過各的,井水不犯河水。
03
遇事不順時請親戚,無異于自討沒趣
人生誰沒遇到點波折、難題,總有人以為,親戚吃個飯,大家就能同舟共濟,溫暖加倍。
可其實,大多數(shù)親戚只是來看熱鬧的“局外人”,你指望他們體諒安慰,多半是高估了人性的光輝。
我看過一個帖子,有網(wǎng)友訴苦說父母年紀大了,前陣子家里遇變故,孩子高考失利,結果還想著搞個全家宴,把親戚都叫來“聚氣”。
本來想著大家過來能勸勸、安慰安慰,結果飯桌上只剩下尷尬,親戚反而私下里把自家孩子當成負面典型逢人就說。
主家好心辦宴,反成了別人茶余飯后的消遣。
像這種日子,自己家里爛攤子都收不拾明白,請親戚就是給自己添堵。
人情淡如水,親戚只是“見證者”,指望他們雪中送炭,結果多半是雪上加霜。
結語
老了老了,最怕盲目追求熱鬧。別覺得請一次飯、辦一場聚,就是家庭興旺。
桌上的吵鬧歸于寂靜以后,剩下的全是人性的小心思。
請得多,煩惱多,計較多,隔閡多。
真正的安穩(wěn),是讓心清靜下來,只請幾個知心親戚,吃一頓溫吞的飯,說幾句暖心的實話。
逢人請客不是福,合適懂你才是緣。
飯桌上的喧囂再大,也比不上心里的一點安寧。
老了,沒必要為了一屋子人強撐熱鬧,反倒成了眾矢之的。
守住自己的節(jié)奏,請值得來的人吃飯,其余都不必強求。
到頭來,日子是自己的,清靜是“福氣”,熱鬧多了,反而像一場沒完沒了的鬧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