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讓三舅姥爺?shù)谋碇缎匏埽Y(jié)果那師傅把水管鑿漏了,最后我爸還得請他吃火鍋賠笑臉——就這,我爸還說‘都是親戚,熱鬧’!"早上刷到這吐槽,我差點(diǎn)把粥噴出來。合著老一輩找親戚幫忙,不是為了辦事,是為了集親戚卡???
底下網(wǎng)友的評論更扎心——
一網(wǎng)友:我媽讓對門二姨給我介紹對象,那小伙穿豆豆鞋配棉褲,我媽還說‘人老實(shí),親戚介紹的靠譜’,靠譜你咋不自己要?
另一網(wǎng)友:上次我奶讓隔壁三叔公修電視,他倒好,把我家遙控器藏起來說‘沒這玩意兒更省電’,最后我花50塊請師傅來,十分鐘就搞定了。我奶還罵我‘?dāng)〖遥粫庩P(guān)系’。
還有一網(wǎng)友:最絕的是我姑,讓我表哥給我裝空調(diào),表哥說‘都是一家人,不要錢’,結(jié)果裝歪了不說,我媽還得給他家孩子買了個200塊的玩具車當(dāng)謝禮——比請師傅還貴!
老一輩的腦回路是真清奇:花50塊請師傅=敗家,花200塊買禮還人情=會過日子。他們總說"多個親戚多條路",可這路有時候是斷頭路?。?/p>
不過有個大爺?shù)脑u論倒挺實(shí)在:"我們那時候窮,請人幫忙管頓飯就行,現(xiàn)在請親戚修個東西,你不包個紅包都不好意思。不是我們愛找親戚,是當(dāng)年沒別的路走——那時候修水管的師傅,得托三個人才能找到呢!"
年輕人為啥躲?有網(wǎng)友說得在理:"不是不想處關(guān)系,是真沒時間處。我請師傅半小時搞定,剩下的時間能多睡會兒;找親戚幫忙,光微信聊天鋪墊就得半小時,事后還得琢磨請吃啥飯,累不累???"
那天我爸又讓我給遠(yuǎn)房表哥的兒子投票,我說"直接買水軍多省事",我爸拿起拖鞋就追我:"你這孩子,一點(diǎn)人情味兒都沒有!"
得,看來這代溝比馬里亞納海溝還深。老一輩覺得人情是存折,存著總有用;年輕人覺得人情是信用卡,刷了早晚要還,還不如付現(xiàn)金來得痛快。
你們家有這種"親戚幫忙后遺癥"不?來評論區(qū)說說,讓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