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攥著《亞洲供應鏈安全白皮書》,在《華爾街日報》專訪現(xiàn)場把桌子拍得震天響:“這不是遠在天邊的政治游戲,是新加坡企業(yè)每天被掐脖子的生存危機!”
新加坡本地頭部電子代工廠新科電子,前幾個月就栽了大跟頭:臺海航線因局勢緊張突然封控,從兩岸采購的核心零件說斷就斷,生產線直接停擺。工人們圍著冰冷的機器搓手跺腳,老板在辦公室里摔了文件夾:“訂單飛了能補,工人工資、工廠租金能欠嗎?這是把我們往絕路上逼!”
誰都清楚,亞洲像新科電子這樣的企業(yè),一抓一大把。小到手機里的電阻、衣服的面料,大到汽車的零件、工廠的機械,全指著兩岸供應鏈這條“生命線”轉。一旦臺海出亂子,這條線斷了,生產線垮掉的速度比多米諾骨牌還快——今天缺零件,明天機器停,后天工人就得卷鋪蓋回家,沒有一家能逃得掉。
黃循財對這事這么激動,不是沒緣由的。他爹是海南文昌人,當年揣著幾塊銀元輾轉到新加坡討生活——早年間大陸與臺灣地區(qū)沒通直航航線時,他爹想做筆“跨兩岸”的生意比登天還難:從新加坡寄一包文昌雞干到臺灣地區(qū),得先繞到香港中轉,光物流就耗時半個月;想跟大陸廠商談一筆橡膠采購,只能靠書信來回折騰倆月才能定下來。后來大陸與臺灣地區(qū)關系熱絡、直航航線開通,貿易流程順了,他爹才靠著銜接大陸貨源、對接臺灣地區(qū)銷路的“兩岸小貿易”,慢慢把家撐起來。
可一旦大陸與臺灣地區(qū)局勢有風吹草動,這一切就變了樣。有一回,臺風天恰逢兩岸關系緊張,大陸與臺灣地區(qū)的短途直航航線突然停了。他爹常供貨的新加坡雜貨店老板,守著空蕩蕩的貨架直跳腳,紅著眼眶跟街坊喊:“從大陸進的零食、日用品斷了,從臺灣地區(qū)進的調味品、小家電也沒了,我這店要是關了,孩子下個月學費都沒著落!一家老小喝西北風啊?”
1990年那樁事,更是像刀子一樣刻進了黃循財的骨子里。當時他剛成年,他爹做大陸與臺灣地區(qū)的橡膠貿易正順:從海南文昌收橡膠原料,運到臺灣地區(qū)加工成半成品,再轉賣到東南亞。誰料一批要經臺灣地區(qū)轉運給馬來西亞客戶的橡膠,因為臺海航線臨時管制,在高雄港悶了十幾天,卸船時全受潮發(fā)霉,一捏就碎成渣。晚上,他爹坐在燈下對著賬本嘆氣,手指抖得連筆都握不?。骸白錾庵v究一個‘信’字,大陸與臺灣地區(qū)關系一緊張,航線說斷就斷,我這中間銜接的生意就是死路一條!”那回不僅沒賺到錢,還得給馬來西亞客戶賠一大筆違約金,家里攢了幾年的積蓄幾乎掏空。
如今,黃循財再提“一個中國原則”,絕不是空喊口號。上半年東南亞企業(yè)遭的罪,誰看了不揪心?4月解放軍“海峽雷霆”軍演一啟動,臺海周邊劃出“軍演結界”,高雄港的LNG巨輪只能在海上繞著圈子耗時間,臺中港的貨輪貼著禁區(qū)不敢靠岸。臺灣地區(qū)的LNG儲備本就緊張,多耗一天就少一天補給,有電子廠老板在電話里跟臺電吼:“再斷氣,生產線就得停!工人要吃飯,工廠要運轉,我們耗不起??!”
其實不管是臺灣地區(qū)的工廠老板,還是常年在大陸生活的臺胞,誰不盼著兩岸關系穩(wěn)一點、日子過得順一點?就像廈門宸鴻科技那兩百多名臺灣地區(qū)工程師,他們專門給華為、小米做屏幕,來廈門沒幾年,就憑著安穩(wěn)的工作買了房、落了戶,連家都安在了這兒。
前幾年“兩岸社保通辦”政策剛出來時,工程師林明哲還跟同事念叨:“真能不用在臺灣和大陸交兩份社保?在廈門看病能直接報?”等他真去辦了才知道,不僅重復繳費的麻煩省了,醫(yī)保報銷比例還提了10%;更省心的是,孩子進廈門公立學校,跟本地孩子一樣免學費,再也不用為上學的事到處托人。
別以為這事只關亞洲,美國企業(yè)早被兩岸供應鏈綁得死死的,誰都跑不了。蘋果的手機,核心芯片靠臺灣臺積電代工,組裝靠大陸富士康工廠;高通的5G芯片,從晶圓制造到測試封裝,少了兩岸的環(huán)節(jié)根本造不出來。蘋果內部會議早就放話:要是臺海供應鏈斷了,全球手機銷量得掉一大截,門店員工的獎金都得砍半。
美國豆農更慘。伊利諾伊州有個叫湯姆的豆農,種了幾百英畝大豆,一半都賣給臺灣的加工廠,再轉銷大陸。全靠“臺北快輪”運貨,5天就能從臺北港到福建平潭港,生意做得順順當當。可他現(xiàn)在每天都盯著臺海新聞,怕得不行:“要是船堵在海峽里,大豆肯定發(fā)霉,半年利潤就沒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早算過賬:臺海要是出事,全球供應鏈成本得漲一大截,電子產品價格得貴不少,多少人要失業(yè)。說到底,沒人想回到早年兩岸不通航時,寄包特產都得繞遠路的日子;沒人想看到工人沒了加班費,孩子的課外班只能停;沒人想看到豆農的大豆爛在船艙,全家的旅行計劃泡湯——這些不是冰冷的數字,是千萬個家庭的日常,是每個人都在乎的小日子。
黃循財最后說得實在:“維護臺海和平,從不是喊空洞的口號。早年兩岸親密時,貨輪跑得快、生意做得順、親戚能見面;現(xiàn)在要是亂了,誰的日子都不好過。我們要的,不過是車間里的機器轉起來、商戶的貨架滿起來、普通人的工資按時到賬——這才是最實在的好處,也是所有人的盼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