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收到一位讀者留言:“他上周還說最愛的人是我,今天就在朋友圈官宣了新戀情。難道這三年的感情,連句正式分手的話都不配說嗎?”
屏幕這頭的我,仿佛又看見二十歲那年的自己:攥著手機等到天亮,始終沒等來那句“我們談談”。
01
二十歲那年,我愛過一個發(fā)著光的男孩。
我會因為他隨口提的動漫,熬夜補完八十多集只為第二天能接上話;
知道他喜歡機械鍵盤,連吃三個月泡面攢錢買下限量款,比收到禮物的他還開心;
有次他感冒咳嗽,我翻遍網(wǎng)上的教程學冰糖雪梨,端著保溫杯跨越大半個城市送過去。
當然,他也曾把我捧在手心。
知道我論文壓力大,偷偷在我書包里塞手寫小卡片;
我隨口說想去看雪山,他提前半年就開始做攻略攢旅行基金;
最打動我的是某個加班雨夜,他舉著傘在公司樓下站了兩小時,就因為我開會時抱怨了句“肚子好餓”。
那時候我們都用自己認為最好的方式去愛,卻忘了問對方是否需要。
就像我想和他分享日?,嵥闀r,他總在游戲里激戰(zhàn)正酣;他送我昂貴香水時,不知道我其實只想要個擁抱。
02
感情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變質(zhì)的呢?
大概是從我興高采烈分享趣事時,他盯著手機“嗯嗯”敷衍開始的;
從他忘記戀愛紀念日,我強顏歡笑說“沒關系”時開始的;
從某個深夜我輾轉(zhuǎn)反側(cè),發(fā)現(xiàn)他早已安然入睡時開始的。
我們像兩個小心翼翼的園丁,眼睜睜看著共同栽培的花枯萎,卻都假裝沒看見。最后他用了最殘忍的方式,用沉默把我推開。
沒有解釋,沒有告別,只是在某個尋常的周二,我發(fā)現(xiàn)所有聯(lián)系方式都被他拉黑了。
后來很多年,“為什么”這三個字成了我心上的刺。
歌德說過:“我愛你,與你無關?!笨墒钱攼矍樽叩奖M頭,如何告別,永遠與雙方都有關。
03
直到去年和閨蜜聊起這段往事,她才一針見血:“你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愛對方,卻從來沒問過那是不是對方想要的?!?/p>
她舉例說,你總給他買各種潮牌衣服,但他最常穿的是那件洗得發(fā)白的舊T恤;他天天給你發(fā)早安晚安,可你真正需要的是深夜失眠時的陪伴。
這話讓我想起《小王子》里那句話:“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p>
我們太執(zhí)著于表達愛的形式,卻忽略了傾聽愛的需求。
當付出成了自我感動,接受變成勉強配合,再深的愛也會被消耗殆盡。
就像很多情侶分手時糾結:“我為你付出那么多”“我為你改變那么多”,但很少有人問:“這是你需要的嗎?”
04
現(xiàn)在我最欣賞的分手,是像電影《一天》里那句臺詞:“我愛你,但我不再喜歡你了?!碧拐\說出感受,給彼此畫上完整的句點。
認識一對分手很體面的情侶。兩人約在初識的咖啡館,平靜地聊了兩個小時。
他坦白事業(yè)上升期無法兼顧感情,她承認需要更多情感陪伴。沒有爭吵指責,只有對過往美好的感謝。
最后他送她上車時說:“你值得被更好的人珍惜”,她回:“祝你前程似錦”。
這種分手方式,讓他們在之后各自結婚時,都能坦然送上祝福。
就像山本耀司說的:“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么,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而好的告別,讓我們在疼痛中照見彼此最真實的人品。
05
最近重看《奇葩說》,馬東說:“感情的圓滿不在于結局,而在于問心無愧?!?/p>
那些在分手時還能保持體面的人,并非不愛了,而是明白:真誠地開始,更要鄭重地結束。
也許我們無法決定故事如何開始,但永遠可以選擇如何落幕。
那個愿意好好說再見的人,其實在教我們最后一課:如何用尊重的方式,告別曾經(jīng)用力愛過的人。
畢竟,愛情可能會消失,但人品會永遠留在彼此的記憶里。
而時間終會證明,那些在散場時依然選擇溫柔的人,不是傻,而是真正理解了愛的真諦,它包含所有相遇,也容納所有別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