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是為援助四處奔走的窮總統(tǒng),私下卻手握驚人的巨款。
10月7日,美國一位議員接受采訪時曝出猛料。
經??薷F的澤連斯基,每月都會向沙特銀行轉5000萬美元。
這位議員還直言,她也不知道美國為什么要向烏克蘭提供資金。
只是關于這筆錢的去向,恐怕只有澤連斯基本人清楚了。
新一輪俄烏沖突開始后,澤連斯基就多次對外哭窮。
他妄圖通過這樣的方式,得到其他國家的軍事援助。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澤連斯基的做法確實奏效。
除了軍費之外,還提供了一些較為先進的武器。
可能是因為澤連斯基哭窮的次數實在太多,美國對他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改變。
三月初,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發(fā)布命令,暫停對烏克蘭的新軍事援助。
與此同時,尚未交付、在途的武器和裝備也被終止動用。
官方說法是:這次暫停是為了“重審援助效果”和逼迫烏克蘭在和平談判上做出更實際的姿態(tài)。
然而這項舉措剛剛實施,實地影響顯現得比想象中要迅速:
烏方軍事行動在情報、導彈、精確打擊這些對美國依賴較重的領域陷入滯后。
多個戰(zhàn)略前線因物資補給不及時被迫打出保守戰(zhàn)術。
一些分析指出,美國曾經批準但尚未交付的援助物資本就是“承諾在賬面”。
而不是已經落實到烏克蘭手上,這種“賬面承諾—實際交付”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
此外有跡象表明,美國在數月后嘗試恢復部分武器交付,顯示政策并非鐵板一塊。
這種援助的拉鋸與搖擺,給烏克蘭帶來的是戰(zhàn)略上的不確定性。
如果援助遲到或中斷,其軍隊的部署節(jié)奏、后勤保障、空防覆蓋都會被動擱置。
自從相關援助暫停之后,烏克蘭本身的財政窘境浮出水面。
澤連斯基在一次國際采訪中曾坦承,說烏克蘭真的沒錢了。
甚至公開呼吁歐洲國家出資支持烏軍。
烏防長等人也在多個場合強調:
若沖突延續(xù),2026 年烏克蘭至少需要 1,200 億美元的國防預算。
換言之烏克蘭在戰(zhàn)爭年代的日常開銷、武器采購。
人員薪資、傷亡補償等支出,早已逼近其財政極限。
更為復雜的是,烏方在 2025 年與美國簽訂的一項礦產資源合作協(xié)議中。
規(guī)定未來開采收益須向美國讓渡部分比重。
這一條款在部分輿論看來,是將未來資源作為援助“隱形回報”的形式。
如果援助繼續(xù)縮緊,烏克蘭的基礎民生。
像養(yǎng)老金、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等,也不可避免的將受到沖擊。
內外部的財政缺口和結構性拘束,早已成為壓在這個國家頭上的一把尖刀。
看到烏克蘭多個領導人,公開場合的發(fā)言,本以為烏克蘭真的已經捉襟見肘了。
但是美議員近期的指控,徹底撕開了澤連斯基的假面。
10 月7日,美國眾議員安娜·保利娜·盧娜公開表示:
她掌握情報稱,澤連斯基本人每月向沙特某銀行轉賬 5,000 萬美元, 用途不明。
她將這一說法在媒體播出,并質問:如果是援助資金,那為什么流向沙特銀行。
如果是私用,那背后的動機是什么?
雖然事實尚不清楚,但輿論之所以對這件事反應激烈。
是因為它戳中了當下最敏感的神經,那就是烏克蘭的財政和援助問題。
俄烏沖突截止到現在已經近4年,烏克蘭對外援助的依賴已經到了極限。
根據相關報道顯示,美國和歐洲的援助占烏克蘭財政支出的七成以上。
其中軍事援助部分直接決定了前線戰(zhàn)斗的持續(xù)能力。
而在今年三月,美國政府短暫停止了對烏克蘭的新一輪軍事援助。
并同時中斷了一部分情報共享。
這一舉動立刻在烏克蘭國內引起震動,戰(zhàn)線補給一度受阻。
防空彈藥告急,甚至有軍官公開表示每一發(fā)炮彈都要精打細算。
隨著事情的逐漸發(fā)酵,很多人發(fā)現了一些蛛絲馬跡。
此前就有報道說,澤連斯基在西方國家擁有不動產。
甚至曾把迪拜房產作為禮物贈予其母親。
部分聲音認為,這樣的大額、固定轉賬。
根本不是出于正常財政或軍事需求。
而可能作為“資金儲備”“海外賬戶”等用途。
面對這個指控,烏克蘭及其國際支持者并未有大規(guī)模公開認賬或確認。
與此同時,美國部分政治派別和評論界。
將這類指控視作反援烏論點的一環(huán),用以質疑繼續(xù)援助的合理性。
面對美議員的指控,澤連斯基和烏克蘭方面,并沒有做出回應。
但是關于此事,已經出現了一些猜想和連鎖反應。
如果指控得到證實,將引發(fā)國際法律、外交、財政上的連鎖反應。
若指控難以證實,它可能被邊緣化為政治攻擊,但其負面輿論影響仍在。
在接下來援助趨緊、戰(zhàn)爭持續(xù)的格局下。
烏克蘭若財政與軍援雙弱,其談判籌碼將進一步削弱。
澤連斯基每月向沙特銀行轉賬 5,000 萬美元的說法。
目前依然是一個待查的指控,而非已證事實。
但是這樣的傳聞很可能在烏克蘭國內,產生很大的影響。
畢竟對于烏克蘭來說,財政的壓力已經成為無法回避的現實。
戰(zhàn)爭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難以估量,稅收銳減,企業(yè)外逃,能源系統(tǒng)屢次被摧毀。
政府在維持軍費、民生與重建三者之間艱難平衡。
就在不久前,烏克蘭財政部承認,國家預算赤字已經超過歷史最高水平。
澤連斯基政府不得不通過發(fā)行債券、凍結部分民用支出。
推遲基礎設施建設等方式來維持收支平衡。
這種高壓之下的財政體系本身就極度脆弱,因此任何關于“資金外流”的消息,都會成為引爆輿論的導火索。
可真正的挑戰(zhàn)在于,烏克蘭財政本已捉襟見肘,援助政策也在搖擺不定,信任危機正在潛滋暗長。
信息來源
澎湃新聞2025-10-09《美議員爆料:澤連斯基每月轉5000萬美元到沙特銀行?》
直新聞2025-10-08《美議員:澤連斯基月轉5000萬美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