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洞頭發(fā)布
爆料加微信 :kkwz0577 、WZSK1112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主辦的“非遺工坊助力鄉(xiāng)村振興”融媒體采風分享交流活動在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舉行。
分享交流活動現(xiàn)場。
活動中,光明網(wǎng)媒體代表介紹“非遺工坊助力鄉(xiāng)村振興”融媒體采風活動整體情況,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對2025年上半年非遺工坊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進行發(fā)布,全國2家非遺工坊帶頭人代表作主題交流。其中,來自溫州洞頭的貝雕非遺工坊帶頭人、省級鄉(xiāng)村工匠——陳燦淵,作為浙江省非遺工坊代表,圍繞《千年螺鈿非遺之光 助力海島鄉(xiāng)村振興》主題作交流分享。
貝雕非遺工坊帶頭人陳燦淵作交流分享。
作為中國傳統(tǒng)漆器品種,螺鈿漆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歷代影響深遠。隨著絲路文化的輸出,螺鈿技藝在日本、琉球、韓國、朝鮮、泰國、越南、柬埔寨等均有保留和發(fā)展。
浙江歷來是螺鈿漆器的重要產地,洞頭地處海島,螺鈿技藝以貝雕的形式在海島傳承百年。近年來,洞頭積極革新螺鈿制作技藝,“洞頭貝雕”“溫州螺鈿”先后被列入省級、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單,貝雕非遺工坊獲評全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
熱播劇與貝雕頻頻推出聯(lián)名文創(chuàng),李子柒在春晚開場秀中佩戴螺鈿發(fā)釵。
如今,借力跨界合作等舉措,洞頭螺鈿文化先后登上良渚論壇、央視春晚、日本世博會等平臺,并深度植入熱門影視劇,更具年輕化、時尚化特征,也讓更多的人重新認識螺鈿、了解螺鈿。
包括貝雕非遺工坊在內,目前洞頭已設立各類非遺工坊15家,其中省級、市級非遺工坊各1家。接下來,洞頭將進一步加強非遺工坊在非遺保護、促進就業(yè)增收、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為高質量建設海上花園貢獻新的力量。
有爆料掃碼加小編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