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金秋,天朗氣清,阿禾公路沿線層林盡染,景致如畫。在這條美麗的公路上,活躍著一群默默無言的守護者,他們?nèi)諒鸵蝗沾┧笃溟g,打掃衛(wèi)生、清理垃圾,為過往游客營造整潔舒適的出行環(huán)境。
56歲的韓秀芳便是其中一員,靦腆的她言談間始終帶著爽朗的笑意。自今年7月1日上崗以來,她已在這條“云端公路”上堅守了三個多月。
每天8:00,當山間還縈繞著朦朧霧氣,韓秀芳便與擔任駕駛員的丈夫一同整裝出發(fā)。他們的工作車沿著蜿蜒的山路行駛,最遠要抵達152公里處的路段。遇到晨霧或路面結(jié)冰時,抵達目的地常常已近正午。來到責任區(qū)后,韓秀芳的清掃工作便正式展開——只要瞥見路邊有垃圾,她就快速拎起清掃工具,將垃圾一一收入袋中。在陡坡路段,散落的碎石踩上去容易打滑,站在邊緣處更是令人心驚,她總是下意識扶住身旁的樹干穩(wěn)住身子,不放過任何一處影響山路整潔的細節(jié)。
“路兩邊能看到的垃圾都要清理,衛(wèi)生間要拖掃干凈,紙簍得倒空,歪倒的垃圾桶要扶起綁到柱子上……”韓秀芳說。她所在的保潔團隊分為7個組,每組4—6人。為平衡工作量、避免駕駛員疲勞,大家每10天輪換一次路段,日常步行清掃少則幾公里,多則要走走停停一整天。
遇到貨車掉落的沙石、游客隨手丟棄的零食袋,哪怕散落在小山溝邊緣,她也會徒步去撿拾;旅游高峰期時,垃圾量翻倍,往往需要加班才能清理完畢。
漸漸地,環(huán)境的變化越來越明顯。以往有些路段灌木叢里掛著塑料袋、溝邊堆積著零食盒的景象已不復存在,如今走完整條段路,視線里幾乎見不到零散垃圾;衛(wèi)生間的地面被拖得發(fā)亮,紙簍隨時保持清空狀態(tài)……這些變化被游客看在眼里,贊嘆的話語也時常掛在嘴邊。
“大姐,我們昨天走了一路,沒見到一點垃圾,衛(wèi)生間里干凈得很,你們太負責任了……”經(jīng)常會有自駕游客看到她在溝邊清理垃圾,主動把車里的空水瓶、廢紙收拾起來,并表示“不能給你們添麻煩?!?/p>
每次聽到這些暖心的話語,韓秀芳深受感動?!坝慰偷恼J可,比什么都管用!”有一件事令她記憶猶新——那天,一位拄著拐杖的老人,堅持攥著塑料瓶和紙屑慢慢走了百余米尋找垃圾箱。韓秀芳趕忙上前想要幫忙,老人卻擺擺手說:“不麻煩你,你們太辛苦了,我自己能扔?!闭驹谠赝先说谋秤?,她急忙掏出手機拍下照片,“我覺得特別感動,有機會一定要給游客們宣傳一下,這才是阿禾公路該有的樣子。”
韓秀芳始終懷著一顆熱愛生活的心。每天上山干活,手機總揣在兜里,不是為了刷視頻,而是要記錄沿途的美好。秋日的阿禾公路宛如打翻的調(diào)色盤,樺樹葉從淺黃漸變成金黃,晨霧繚繞山尖如同輕紗飄拂,她總會停下腳步拍上幾段短視頻。“你看,每天的云都不一樣,樹葉變黃的速度也不同,不拍下來多可惜。”每天,她都會把這些風景配上輕快的音樂發(fā)布在抖音上。
工作閑暇時,在寬闊的停車區(qū),她就坐在石頭上曬曬太陽,掏出早上從家里帶的飯菜,就著山風吃。“山上空氣好、風景美,每天看著干干凈凈的道路,心里就特別敞亮?!表n秀芳常說,“這份工作雖然累點,但能一邊欣賞風景一邊為游客營造好環(huán)境,我就覺得自己不只是在清掃垃圾,而是在為阿勒泰積累美譽,讓更多人通過這條干凈整潔的道路,愛上阿勒泰?!?/p>
阿禾公路的冬季伴隨著風雪來臨,當有人問她明年是否還會再見時,韓秀芳毫不猶豫地點頭,爽朗的笑聲中滿是篤定:“我還沒看夠春夏時節(jié)的阿禾公路呢,也想繼續(xù)守護這條路,讓游客們一來就感到舒心?!鄙斤L吹過,韓秀芳緊了緊手套,繼續(xù)彎腰撿起路邊的碎屑。待來年春風吹綠山頭,她還會和丈夫穿梭于此,把這條路打掃得干干凈凈,迎接一批又一批前來欣賞風景的客人。
阿勒泰地區(qū)融媒體中心記者:張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