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菜包
排版丨絡牙
以前聽說過一個挺有意思的統(tǒng)計:閱讀完一篇故事后,讀者最深刻印象的部分,往往并不是驚艷奪目的開頭,也不是氣勢磅礴的高潮——而是一聲微不足道的“槍響”。
這把槍已在人類歷史中徜徉一百余年。它一旦出現(xiàn),必定飽嘗鮮血。它殺死過巨人肩上的巨擘,催生過無數(shù)人類史上最具價值的詩篇,它為這鮮血淋漓土地上誕生的一切絕望、希望、失望、渴望的偉大幻想保駕護航,甚至——你也早已聽過這聲槍響,也曾無數(shù)次這把槍殺死過。
這把槍的主人出生于俄羅斯最黑暗的年代,親身踏遍文明尸骸凝聚的沼澤,用筆在罪惡土地留下無數(shù)焦灼疤痕。他將操弄人類情感的子彈封于槍中,為后世所有編纂故事的騙子留下了永遠不會被察覺的萬能兇器。
是的,一個故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往往不在開篇,不在高潮——而在于那把槍——那把契訶夫之槍發(fā)射的瞬間。
所謂契訶夫之槍,是一個眾所周知的戲劇性原則,即第一幕出現(xiàn)的手槍,必定要在第三幕中發(fā)射。說白話,就是別亂寫沒用的東西,一切伏筆都該收束,一切線索要閉環(huán)。
這事看似簡單,實現(xiàn)卻難。尤其是最近,我們熟知的許多游戲劇本中,各類徒增理解成本的敘事復雜性和挖坑不填的爛炒,讓這本該能給玩家來一發(fā)大型雞皮疙瘩的“槍響”效用越來越差,導致現(xiàn)在很多時候,你就算看到某個大伏筆揭露了,也很難產(chǎn)生什么驚喜感。
不過我覺得,《鳴潮》,可能是近期把這槍玩得最順溜的二游之一。尤其是今天更新的2.7版本——黎那汐塔篇章的終幕,難得久違地讓我感受到了“雞皮疙瘩”涌起來的毛躁瞬間。
它欺騙你,勾引你,甚至試圖毀滅你,但當你發(fā)現(xiàn)眾多從2.0甚至1.0時期就開始布下的伏線,在你都差不多快忘掉的如今,突然從意想不到的角度朝你奔涌而來,還演了一場圓滿的“call back”時,相信你也會被震撼得起一身雞皮疙瘩。
就先說一點——你可能已經(jīng)忘記了,在《鳴潮》最初的開場動畫中,有一位角色,形似我們都無比熟悉的某位故人。
她在黑暗中與你十指相扣,表情盡顯憂心、慈愛、釋懷,并且是她將你送入了索拉里斯的旅途。
而這位僅在開頭動畫中登場一分鐘就查無此人的神秘角色,終于在《鳴潮》運營將近一年半后的2.7主線中,登場了——盡管只有短暫一瞬。
這把“槍”在一個意想不到的位置鳴響了,而整個2.7中,像這樣將伏筆與懸念整合、聯(lián)結(jié)的“槍聲”比比皆是——最初將你推入這世界的她與文明的聯(lián)系露出冰山一角,習慣拯救的你會首次品嘗“被拯救”的滋味,旅途建立的羈絆與聯(lián)結(jié)終于為你傾巢而出,而再次出現(xiàn)的關(guān)鍵詞“路標”,更是大幅推動《鳴潮》核心懸念的進度:“漂泊者”失憶前的真正目的……
很多長線運營游戲的這類重大伏筆,往往喜歡攢個五六年都不走漏一點風聲……而像《鳴潮》這樣在長線故事中也能毫不吝嗇大方推進伏筆與設定,并把“契訶夫之槍”玩得爐火純青的游戲,已經(jīng)越來越難得了。
《鳴潮》之所以會把壓箱底的伏筆都拿出來,只要你玩過2.7就會明白理由——這次主線,堪稱《鳴潮》有史以來最厚重、最氣勢磅礴、信息量最為巨大的主線。2.0以來,《鳴潮》每次更新的主線劇情量都很夸張——不僅僅是單純普通的任務式PPT推進,還往往濃縮了不少華麗復雜的藝術(shù)表達、過場CG和美術(shù)演出,以及大量需要重新設計的玩法花樣——
而這次2.7版本,上面這些復雜的堆料,更是塞滿了兩幕主線的厚重體量,更讓我覺得《鳴潮》制作組到底有多不可思議……他們到底哪里來的產(chǎn)能,在近乎月更的版本周期里能持續(xù)不斷地端出一個接一個的新東西的……
(是的,你能在《鳴潮》里玩FPS)
而這次2.7順便也給業(yè)界立下了一個“模范”——一個“終章”應該怎么做的模范。
以下內(nèi)容會涉及一些2.7主線的劇透,如果還沒玩過,我建議你可以先親自嘗嘗,歡迎打完后再來品鑒。
2.7開頭不由分說,直接來了一發(fā)大的:
讓你親眼見證所有伙伴慘死。
先來回顧下《鳴潮》的一些基本設定:故事圍繞“歲主”和“鳴式”這兩個概念展開。所謂“歲主”,可以理解為每個國家的“守護神”,它會賦予人民庇佑與權(quán)能,盼望文明的存續(xù);而“鳴式”則渴望悲鳴,企圖用黑潮收割一切文明。不同國家對待歲主有不同的態(tài)度,而黎那汐塔會將歲主當做具有宗教性質(zhì)的神明來崇拜——這是一切的前提。
《鳴潮》用七個版本,講述了漂泊者在拉古那和七丘兩座城市的見聞。你與伙伴們在歷史縫隙中挖掘歲主英白拉多與鳴式利維亞坦爭斗的真相,阻止了隱海試驗場與七丘狩原的黑潮侵襲,付出了眾多血與淚的代價后,迎來了拉古那與七丘短暫的和平,也拿到了封存歲主數(shù)據(jù)的“文明之匣”。
情況似乎都在好轉(zhuǎn),今后行動的線索也到手了——然而當你再度回到拉古那,卻發(fā)現(xiàn)一切都變了。
整座城市都籠罩在無休止的陰雨中,人民壓抑沉悶,空氣詭異陰暗,死靈怪談搞得人心惶惶。你看見老朋友愚人劇團試圖用戲劇來為民眾帶來些許希望,但剛靠近,就唐突被一股奇怪的力量拉進了陌生的空間。
這空間目光所及之處盡是黏膩詭異腐爛光澤的泥淖河川,而遠處屹立著散發(fā)著神圣又詭異光輝的高城,腐爛與圣潔形成了奇妙的對比。
你能夠從上面的構(gòu)圖中看出,制作組似乎刻意采用了一種宛若凸顯“天國”和“地獄”之差的表現(xiàn)方式,似乎在暗示什么。
你在這看到了伙伴們的死狀。珂萊塔偽裝的堅毅碎裂,寶石的光澤被莫塔里的腥血吞噬;菲比喪失了信仰的辯證,淪為偽神的傀儡;坎特蕾拉沉溺在圣女選拔的殘酷中喪失心性,被古老的詛咒侵蝕;布蘭特墮入浪漫與瘋癲的交界,帶領(lǐng)船員沖入了深淵;奧古斯塔戰(zhàn)至最后一刻,直至她的七丘一人不剩;尤諾直視命運,卻被灼穿了雙目……
而最令人絕望的,是她也沒能幸免——你的理解者,利維亞坦的共鳴者,卡提希婭。
你原本竭盡全力救下了她,她本該掙脫百年的詛咒與桎梏,過上普通的人生。但現(xiàn)在她的胸口被紫紅的火焰貫穿,冠冕已碎,一聲不息。
而他們的死,你還會在終章里經(jīng)歷數(shù)次。
在道路盡頭,你遇到了一群嘟囔著“代行者”的詭異殘象,而一位眼睛如狼般燃燒著復仇火焰的女人從黑潮殘象的簇擁中緩步走來,像是死刑的宣告人。
她異質(zhì)的右手仿佛惡魔造物,散發(fā)著藍紫的火焰,和她眼中兇光一樣。她說你走錯了路,伸手揮出一掌,就讓你喪失了意識。
實際上,這位正是本期池子角色“嘉貝莉娜”。從她異質(zhì)的右手和雙槍武器的設定,還有早前官方放出角色資料中提到的“獵魔人”稱謂,我覺得不少玩家都能從她身上看到《鬼泣》的元素。放心這不是瞎猜,《鳴潮》這次是真的往死里致敬鬼泣,在整個主線里塞了巨多讓懂行的玩家會心一笑的彩蛋,而且角色塑造也玩了不少巧思,待會我們細說。
醒來后你發(fā)現(xiàn)自己回到了拉古那,和愚人劇團的朋友們討論現(xiàn)狀。原來拉古那和七丘的人最近都會唐突陷入剛才你所經(jīng)歷的詭異夢境,而且郊外的殘象也變得愈發(fā)猖獗狂亂,甚至有人目睹了許多不屬于黎那汐塔的殘象出現(xiàn)。
(“不屬于黎那汐塔”的殘象,回看劇情才發(fā)現(xiàn)真相早就埋下伏筆了)
事已至此,你決定先去找卡提希婭問問情況,她能夠感知黎那汐塔的變化,此時應該正在阿維紐林的顛倒塔中。這時候如果逛一逛拉古那,你還會看到曾經(jīng)的伙伴們正在城中各處商討對策,讓人更切身感受到將至風雨會影響到2.0版本的所有人。
然而,與恰好同路的坎特蕾拉一同趕到顛倒塔時,你目睹了一場真正的慘案:
剛才在夢境中見過的女人,在你面前射殺了卡提希婭。
而卡提希婭胸口的傷痕,也與之前在夢中看到的死狀一模一——散發(fā)著紫紅的灼熱。
很有趣,這位“嘉貝莉娜”,是《鳴潮》中少見的,一開始就以“反派”形式登場的自機角色,而且游戲還給她安插了最嚴重的罪名——殺害了目前鳴潮人氣最高的角色。
實際上《鬼泣4》開頭也有這樣的橋段,維吉爾在參與教堂禱告時,突然遇到了對平民大開殺戒的但丁……
阿布發(fā)現(xiàn),嘉貝莉娜遺留在現(xiàn)場的彈殼中竟然存在黑潮的頻率,更加重了你對她的疑慮。她到底是誰?有什么目的?
一切結(jié)束后再回過頭來看,此時我是真的沒想到,其實早在夢境見她之前,玩家已經(jīng)以一種巧妙的方式了解過嘉貝莉娜的真實身份了——就像是一種劇情層面的“知識鎖”——你從一開始就知道她的故事,但你并不知道“你知道”這件事。這個謎團,也會成為貫穿整個2.7故事的伏筆之一,甚至會作為她在整個黎那汐塔主線的最后一句臺詞,為八個版本的篇章畫上浪漫的句號。
你跟隨黑潮頻率的痕跡追蹤嘉貝莉娜,路上被一只云閃之麟絆了腳。云閃之麟是老熟人了,誰沒刷過個百來只呢?但一位意想不到的朋友幫了你一把——他就是在上個版本中大展身手的配角,阿維狄亞。
說實話,阿維狄亞這個角色的塑造,可能算是我今年最喜歡的“二游配角”了。
在2.6一開始,玩家會出于刻板印象,認為出身貴族又渴求權(quán)力的他,不過是和迂腐元老院一丘之貉的七丘毒瘤。他處處與奧古斯塔針鋒相對,又在漂泊者面前油嘴滑舌,似乎城府很深,總打著什么壞算盤。
但在狩原劇情中,你會逐漸發(fā)現(xiàn),這位角斗士并非自賣自夸——盡管他毫不掩飾覬覦總督之位的野心,但他不會將這些帶入戰(zhàn)場。他向來堂堂正正,服從奧古斯塔的指揮,與奧古斯塔一樣擁有為王的氣量,有過人的膽識,有強大的實力,甚至同樣對七丘政治的腐敗感到痛心。他本質(zhì)上和奧古斯塔一樣,腳踏實地一路攀升,是一位渴望改變七丘現(xiàn)狀的熱血青年。
然而他的磨難人生才剛剛開始——在戰(zhàn)場上遭到黑潮襲擊后,他短暫窺見了自己人生的真相——自己竟然只是被殘星會的劇作家“虛構(gòu)”出來的角色。他的人生與記憶,都是被灌注的。甚至,曾改變他一生,也讓他名聲大噪,成為他不斷奮斗原動力的靈魂經(jīng)歷——從瑪涅斯之底中三度幸存的事跡,也是假的。
這近乎撕碎阿維狄亞的理智。一個根本沒有存在過的人,一個命運都被掌握在他人手中的提線木偶,連自我意識都談不上有過的人,能稱之為“真正的人”嗎?竟敢將虛假的記憶當做自傲的資本,還敢說什么要當七丘總督?
《鳴潮》為這位“配角”賦予了一個復雜性和哲學性不輸給至今為止任何一位主要角色的沉重故事。缸中之腦,第四面墻,反向的楚門,記憶與事實的矛盾,客觀與主觀的沖突——游戲為他布置了一道無解的困境?,F(xiàn)在,已經(jīng)極少會有游戲愿意分出產(chǎn)能,去額外塑造一位“路人臉”配角了。
但至少現(xiàn)在,他決定先做力所能及的事,履行身為一名七丘角斗士的職責。此時,拉古那和七丘都爆發(fā)了殘象潮入侵的危機,他在尋找自己“造物主”旅途中恰好協(xié)助了埃格拉村民避難,因而再次遇到了你。在2.7中,他也會迎來自己的結(jié)局……我們稍后再聊。
(2.7乃至整個黎那汐塔篇章的主線中,會有大量的運鏡與藝術(shù)演出來輔助敘事,讓你基本感受不到任何“站樁對話”的枯燥痕跡)
前面提到,拉古那城和七丘城突然爆發(fā)了殘象潮入侵,事態(tài)嚴重程度急劇上升,你們來到埃弗拉德金庫,與在此處安排拉古那民眾避難的珂萊塔一行人匯合。
但上到金庫頂層,卻發(fā)現(xiàn),你一直追尋的那位神秘女人就在這里——而她腳邊還倒著無數(shù)前來避難的拉古那平民的尸體。
(還記得嗎,前面說過的《鬼泣4》開頭但丁大開殺戒的場景)
劇情三番五次向你展示她的惡行,很努力告訴你她有多邪惡。不過此時真相終于大白——她殺死的人類,實際都是黑潮偽裝的。
(連構(gòu)圖角度都很像)
本應在深海試驗場以肉身壓制黑潮的芬萊克,不知為何唐突出現(xiàn)。顯然,這個芬萊克并非本人,他神神叨叨,為了搶奪你手中的文明之匣而來。他打算攻擊嘉貝莉娜,嘉貝莉娜則為了保護身后的平民而直接承受了攻擊,被……釘在了墻上。這已經(jīng),太明顯了……
(冥場景)
嘉貝莉娜用蘊含了歲主力量的光輝讓芬萊克真身顯形,它們果然都是受利維亞坦操縱的黑潮造物。
雙方亂戰(zhàn)大打出手,在一片混亂中,文明之匣不知是觸發(fā)了什么條件,突然開啟,將漂泊者、嘉貝莉娜與阿維狄亞吸入其中。
黎那汐塔的一切真相,終于要在這個封鎖了歲主信息的鑰匙中揭開。
文明之匣中場景非??苹?,類似一臺大型電腦的內(nèi)部。而在正中央,你終于,看到了她——
是的,「她」終于出現(xiàn)了。
從游戲開服之初,便縈繞在所有漂泊者心中的女鬼,那位似曾相識的女孩,那位把你送入旅途的人,和整個《鳴潮》底層懸念息息相關(guān)的角色就在這里。那把藏在序幕中的槍,在此時發(fā)射了第一顆子彈。
盡管你一靠近,她的身形就消失了——但她會出現(xiàn)在這里,已經(jīng)足夠讓玩家猜想她的真實身份了。她被文明之匣中的英白拉多稱為“第一實例”,能夠在文明之匣中觀測、演算、擬合索拉里斯中的文明模型……也許答案已經(jīng)呼之欲出。
在文明之匣中,你得知了英白拉多的隱藏訊息,而游戲在這里以一種非常特別的互動演出形式,向你展示了整個黎那汐塔歷史的最初真相。你需要從文明的視角,拖拽畫布,見證黎那汐塔從一座孤島,逐步壯大為一座城邦的全過程。
(驚艷的互動過場,讓你親自見證了黎那汐塔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
黎那汐塔的建立來自于人們對歲主的信仰,以及對“聯(lián)結(jié)”的渴望,而鳴式則因此誕生,利用了人民對英白拉多的信仰,趁虛而入,化作了黎那汐塔人對大海本源恐懼的具象化,成為了文明的心魔——因此它才會呈現(xiàn)巨魚的摸樣。
英白拉多與利維亞坦在漫長歷史中不斷沖突,甚至引發(fā)了一場黑潮。
英白拉多反思自己的行為——本質(zhì)上,它與利維亞坦都想引導黎那汐塔的文明,而文明的踐行者——人類,卻從未有過引領(lǐng)文明的權(quán)力。
是的,塑造文明的——應是“人們自己”。
你們繼承了英白拉多的意志。
嘉貝莉娜提到,文明之匣開啟的條件,實際上是“同時受到歲主與鳴式力量的影響”。而沐浴了使芬萊克顯形的歲主源初之光的文明之匣,剛才只有阿維狄亞接觸過。而阿維狄亞,很可能就是嘉貝莉娜一直在追蹤的——“黑潮的代行者”。所謂“黑潮的代行者”,是協(xié)助鳴式同化、侵蝕世界的錨點。
(這段逃離文明之匣的飛行BGM非常帶感)
你們趕忙回到現(xiàn)實,追趕阿維狄亞,卻發(fā)現(xiàn)他早已不見蹤影。黑潮已經(jīng)開始侵蝕世界,以代行者為中心,人們一個接一個被感染理智,化為渴求天國降臨的怪物。
在末日中,保有人類的尊嚴而死已經(jīng)成為最大的奢望??蔡乩倮?,就不得不處決了自己被黑潮侵蝕的,最忠誠的部下吉爾貝。
2.7里,你能時刻感受到“大決戰(zhàn)”的氛圍:此前立場不同的各方勢力,都在共同的敵人面前團結(jié)一致。莫塔里,翡薩烈,隱海修會,都拋棄往日隔閡,共同御敵。此前少有機會展示的不同立場角色的群像互動,在2.7量大管飽。
(菲比帶領(lǐng)修會,后勤支援翡薩烈戰(zhàn)線)
而接下來,我們將見證《鳴潮》塑造得最好的配角——阿維狄亞的結(jié)局。
追趕上阿維狄亞,你們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被黑潮侵蝕入魔,難以維持理智。黑潮為他植入了另一層記憶——他的本源,來自曾在七丘犯下大罪的“瘋王·卡利古拉”(顯然取自加繆《卡利古拉》)。他拼死反抗命運,卻依然無法擺脫虛構(gòu)的束縛。他曾拼盡全力,希望證明——至少自己的意志是真實的。但就連這一點火焰,也被黑潮吞噬殆盡。
他被黑潮死死按壓在地,被瘋王的命運呼喚。“黑潮的代行者”引發(fā)了七丘與拉古那黑潮入侵的災厄,他自責的意志被卡利古拉趁虛而入,奪走了控制權(quán),化身為第十幕的最后一位BOSS。
短兵相接。鏖戰(zhàn)中,你們不斷呼喊,試圖喚醒他僅存的意志。你能感受到他被撕碎的靈魂仍在嘶吼,那聲音不含任何一絲虛假。
你曾與他并肩作戰(zhàn),見識過他純粹又青澀的熱血。他槍下有無數(shù)生命被拯救。你比任何人都明白,這位自始至終都不曾真正存在過的虛構(gòu)角色,這位誕生于殘星會劇作家筆下的黑潮造物——早就已經(jīng)是真實的人類了。
他站了起來,憑借最后的力量,扯碎了自己的心臟,超越了自己的命運——就和尤諾一樣。
他將未來交給了你。
《鳴潮》,為僅僅一位“配角”的謝幕,做了一段絕美的專屬過場CG。
阿維狄亞走完了他身為人類的一生。這個從2.6開始才獲得戲份的“配角”,這個大多玩家原以為只是路人戲份的小反派,竟然得到了一段遠超預想的,令人瞠目結(jié)舌的完整塑造。他用自己的方式,為千古難解的哲學難題編織了浪漫的答案——縱使身體、記憶乃至人生都被定義為虛假,只要堅定意志,為當下一瞬而轟烈撕扯過熊熊燃燒的靈魂,則無人能否認你的真實。
(阿維狄亞,完成了自己的卡塔西斯)
不過很可惜,他的故事雖然很感人,但這一切都是劇作家設的局。
阿維狄亞并不是黑潮的代行者。畢竟一位誕生于黑潮的虛假之人,當然不可能為鳴式錨定現(xiàn)實。劇作家不過是安排了個幌子,誤導了所有人。
玩到這,說實話我是起了點雞皮疙瘩的。不是阿維狄亞,那會是誰?
還能是誰?
回想一下最開始,愚人劇團布蘭特有提到過:拉古那出現(xiàn)了許多不屬于黎那汐塔的殘象。而你也見過,剛才與你戰(zhàn)斗的云閃之麟,顯然是今州的土特產(chǎn)。
鳴式無法甄別信息,他只能讀取代行者的記憶與意識。
除了阿維狄亞,還有誰觸碰過文明之匣,才達成了“歲主與鳴式同時作用”的開啟條件?
答案只有一個。作為巡游天國的錨點,讓黑潮在現(xiàn)實與虛構(gòu)交融肆虐,陷拉古那和七丘于危險中的那位黑潮代行者——
正是你自己,漂泊者。
在獵魔人的指認中,第十幕正式結(jié)束。
是的,劇情實際早就埋下了伏筆。最開頭被扯入夢境中,初次見到嘉貝莉娜時,她身邊跪下的殘象們,一開始不就是這么稱呼你的嗎——“代行者”。
(直到現(xiàn)在才恍然大悟——殘象們是在對你下跪)
不得不佩服《鳴潮》在這一幕敘事上玩得巧思——揭開懸疑的線索,其實早早就拋在了玩家眼前,但直到最后,那些斷續(xù)的點才會串聯(lián)成線,形成完整的邏輯,在一個“大決戰(zhàn)”的終章玩了一波懸疑十足的反轉(zhuǎn)戲碼,讓你成為“反派”。
相較于懸疑感十足的第十幕,而接下來真正的終幕,就全是刺激與爽快了。
實際上,正因為你曾經(jīng)在拉古那和七丘的努力,走投無路的利維亞坦才不得不抓緊最后的機會推進巡游天國的降臨。所謂“巡游天國”,是一個從2.2版本開始就被反復提及的概念,這里就不解釋具體的設定了,可以認為是被鳴式徹底侵蝕后的末日。它一旦降臨,則意味著世界覆滅。而我們在游戲的夢境中看到的“圣城”,就是巡游天國的表象。
最終的決戰(zhàn)地在七丘。“巡游天國”存在于黑潮中,要想毀滅它,只能主動出擊,潛入黑潮。
黑潮已經(jīng)侵蝕到了此前從未被染指過的三王峰地區(qū)。在這,你會看到七丘的老朋友們。本該被七丘遺忘的尤諾,此時已經(jīng)和七丘建立了全新的關(guān)系。不過她不再是諭女,而是作為一位“熱心市民”為七丘人貢獻自己的力量。就連奧古斯塔對她的評價,也和2.6你們第一次相遇時一模一樣:
(“別看她一副不著邊際的樣子,卻是個很靠得住的同伴”)
話音未落,黑潮來襲。盡管將戰(zhàn)力分配殆盡,但黑潮仿佛有了智慧,會專門攻擊防守薄弱處,支援根本跟不上黑潮的速度。奧古斯塔必須做出決斷,是否要犧牲角斗士的性命,采用更極端的方式——
而這里,《鳴潮》給玩家安排了一個在JRPG中經(jīng)??吹?,但大家都不嫌多的,非常受歡迎的熱血套路——
“沒有那個必要!”
救場!
你以往締結(jié)的所有羈絆在此刻發(fā)揮了作用——拉古那的朋友們及時趕到救場,甚至連你黑海岸的執(zhí)花們,以及你曾幫助過的傭兵,都遠渡重洋而來,僅為助你們一臂之力。
這陣勢確實有點夸張,是真正集結(jié)了新老角色的終章總力戰(zhàn),我相信只要是一路走過來的鳴潮玩家,都會在此刻熱血沸騰。沒有比看到你所幫助過的人在大戰(zhàn)前夕前來報恩更爽的RPG橋段了。
(而且來自明庭的新角色仇遠也來助陣,還帶來了芬萊克最后的力量)
然而,“巡游天國”位于黑潮內(nèi)部,芬萊克的提燈也僅能庇佑一人。因此,除了已被侵蝕的你以外,其他人都無法在黑潮中堅持太久。你的伙伴們都愿意豁出性命冒險,爭奪去黑潮中為大家開路的唯一名額——但你明白,這件事必須由你來做。
這就是最終決戰(zhàn)前最后的小憩了。讓我驚喜的是,為了塑造這種“大戰(zhàn)前夕”的醍醐味,游戲下了一番功夫——你還能夠在出發(fā)前逛逛營地,與每一位伙伴對話,聊聊每個人的決心和期待。盡管立場身份不同,但此時此刻,所有人都一心同體,拼盡全力支持你。聊天后,伙伴還會給你一些道具。說實話,我居然能在《鳴潮》里享受到這種大決戰(zhàn)前被所有伙伴信賴著、支持著的氛圍,有種自己喜歡的世界往自己期待的方向活了過來的感覺。玩家這時就想聽這些話!以往這類敘事只在部分單機RPG中才會有所刻畫,但這種橋段對玩家的心態(tài)調(diào)節(jié)是很有幫助的。
(這才是“大決戰(zhàn)”該有的儀式感)
做足準備,踏入黑潮,接下來,就是屬于漂泊者和嘉貝莉娜兩個人最后的故事了。
由于“巡游天國”構(gòu)建還不完全,黑潮中會頻繁出現(xiàn)“世界交錯”的空間異象。兩種異象呈現(xiàn)出來的形式,就像是“天國”與“地獄”的輪換,一邊是腐爛與黑潮的泥沼,一邊是麥穗與金黃的圣光。再加上游戲中不少致敬《鬼泣》的部分,很容易聯(lián)想到,天國與地獄的概念,取自但丁的《神曲》。
(“降冥”)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天國地獄的切換,游戲BGM也會在保持主旋律一致的情況下,改變器樂和軌道的搭配,切換編曲風格。地獄中,你能感受到更多被拖長的、撕碎的、濃稠的噪音鼓點,而天國中,則有更多的圣吟詠唱和管樂元素,非常應景。
你跟隨嘉貝莉娜的殘象——奇美拉的引導,一路見證嘉貝莉娜的故事,走遍她的人生軌跡,才能錨定到她的位置。
嘉貝莉娜也是七丘人。她天賦異稟,能驅(qū)使與生俱來的強大共鳴力,在幼年便輕松擊敗了許多經(jīng)驗豐富的角斗士。她苦惱為何強大的力量會選擇軟弱的自己,而不是寄宿在更應當獲得這份力量的人身上。
到這,很多玩家才終于意識到了,他們早已知曉嘉貝莉娜的真實身份。
她也在當年那場毀滅囈語鎮(zhèn)的黑潮災難中失去了一切。拼死想要活下去的她,走投無路下萌生了瘋狂的想法——她要反過來利用黑潮,將黑潮化作自己的力量。與其被吞噬,為什么不能是我來吞噬它們?
被她信念驚訝的奇美拉,選擇與嘉貝莉娜簽訂契約。奇美拉能讓嘉貝莉娜活下去,而得到力量的嘉貝莉娜則需要不斷獵殺強大的殘象為奇美拉提供食糧,永不能停歇。
她離開七丘遠行,持續(xù)追逐狩獵強大的殘象,也因為與黑潮共生的體質(zhì),能夠提前感受到黑潮災厄的預兆,拯救了許多生命。然而由于她驅(qū)使黑潮的力量太過邪惡,人們總會畏懼她。為了救人,她不得不將計就計,假扮成傳說中的火魔“嘉貝莉娜”,將被黑潮盯上的民眾嚇走。
(她的人生宛若走鋼絲——每一步都是賭注,每一步都萬劫不復)
這次她回到黎那汐塔,只有一個目的——獵殺利維亞坦,那個曾經(jīng)毀掉家鄉(xiāng)的鳴式。
與她在巡游天國匯合后,她終于向你道出“殺死卡提希婭”的真相。
卡提希婭確實本該收容了利維亞坦的頻率,但部分頻率卻化作寶石逃離了出去——正是2.5劇情中,弗洛洛用來制造彼岸的那顆寶石。而在你與弗洛洛的對峙中,那顆寶石掉入了黑潮中,因而解除了歲主的枷鎖,回歸了原始的頻率態(tài)。2.5的伏筆在此刻回收,槍聲再響。為了重新錨定融入海中的利維亞坦,卡提希婭希望以自己的人性當做誘餌,喚起利維亞坦渴求融合的本能,借此確定其位置。
因此,卡提希婭需要一次死亡,她能夠利用分離的權(quán)能,將人性取出,化作射向鳴式的子彈。
而正因為明白漂泊者可能會被選為“黑潮的代行者”,所以她們才要從一開始就隱瞞你,以免計劃被利維亞坦讀取。因此,她們才在你面前上演了一場殺人好戲,因為她相信你——你一定能夠察覺真相,并跨越重重阻礙,來到最后的舞臺上。
至此,一切的謎團都解開了,最后只剩下一個環(huán)節(jié)——集結(jié)伙伴,干掉利維亞坦。
而在此之前,你還與這位孤獨的獵魔人做了一個約定:
等一切都結(jié)束,所有人都完好無損地活著回去后,她會告訴你,她的真名。
此刻開始,游戲突然不遮不掩,明著來了一場極具鬼泣風格的戰(zhàn)斗演出。
她掏出一個老舊的磁帶播放器,在大開殺戒前建議你來點音樂。你戴上她的耳機,感受空靈女聲輕撫心臟的嗤癢。
下一瞬間,你們飛身墮入塞滿數(shù)百殘象的天國走廊。女聲吟唱結(jié)束,激烈的電吉他擦弦將空氣點燃。氧氣一股腦被壓進沸騰的血液摩擦出熔巖般的泡泡,即時演算的動作演出與由你操控的戰(zhàn)斗相互切換,你與她穿梭在尸山中,殺出一條血路。這段路沒有任何障礙物,簡單直白,除了被塞滿了密度極高的黑潮造物外什么都沒有。在經(jīng)典到不能在再經(jīng)典的厚重金屬核搖滾中,你們踩著天國的碎屑前進,像地獄的華爾茲。
這里的動作演出與音樂都致敬了《鬼泣》操作和演出頻繁切換的爽快風格,讓人產(chǎn)生了“獵魔”的實感。
殺盡敵人后,你們來到了一個似曾相識的地方——正是九幕開頭你被突然拽入,看見伙伴死狀的河畔底層。玩到這,有一種魂系地圖中經(jīng)歷千難險阻,從山窮水盡之處回到了幾十小時前游戲出生點的驚艷感。這原來是七丘神話中的冥河,又是一個伏筆回收。
(而之所以你會看見伙伴的死狀——是因為利維亞坦讀取了來訪者心中最軟弱的部分,將你恐懼之事具象的結(jié)果。而嘉貝莉娜的一掌,是為了救你。)
然而此時,蓄謀已久的殘星會突然登場,仿佛看準了時機一樣偷襲了留在地上的伙伴,把尚未服藥的他們推進了黑潮深淵中。此時多停留一刻都有可能讓伙伴喪命,情況十萬火急,而比鳴式更加深不可測的殘星會會長,竟然親自出場阻撓——為了這個終章,反派陣容也把壓箱底的人選給拉出來了。嘉貝莉娜拖住了他的腳步,最終依然只剩你一人前往決戰(zhàn)舞臺。
而當剩下你一個人時,利維亞坦的幻覺就愈發(fā)嚴重,你這次更加清晰地看見了自己的噩夢——此前僅以定格姿態(tài)展現(xiàn)的,所有伙伴的死亡結(jié)局,這次被制作組惡趣味地,用活靈活現(xiàn)的動態(tài)演出,配上全語音的遺言,再上演了一遍。
(溺死在深淵中的洛可可與布蘭特)
(在家族斗爭中,為保護奄奄一息的珂萊塔而被槍殺的贊妮)
(在“圣女儀式”中自相殘殺而死的坎特蕾拉)
被信仰的神明背叛的菲比,喝下了暗算毒酒的露帕,在無人的七丘戰(zhàn)死的奧古斯塔,徹底被混沌吞噬存在的尤諾……每個人的死狀,在你眼前輪番上演,讓你頭痛欲裂。
這一段演出,你能明顯感受到角色的動作極為自然流暢,顯然《鳴潮》制作組專門為這段演出,動用了動捕,為了一點小細節(jié)也是拼了,著實富有情緒感染力。
劇作家也看出了你心中的軟弱——和以前的你相比起來,你依然堅定不移,但你有了弱點。
“你開始害怕失去了。”
這也是《鳴潮》第一次,直接,正面,激進地描寫漂泊者的內(nèi)心世界——以折磨你心靈的方式。
你被困在了內(nèi)心的風景中,喪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四周皆是墓碑,而上面——寫著你所有珍視之人的名字。
你害怕,這些都是真的。
你停在一塊似曾相識的小石丘前,動不了了。
你知道,你正在被黑潮侵蝕。劇作家正蠱惑你,像前幾位黑潮的代行者一樣——你能用自己的死亡,拯救所有人。
而此時此刻,依靠計謀險勝殘星會會長分身的嘉貝莉娜,正全力趕往你的身邊。以往,漂泊者一直都是那個拯救所有、背負一切的存在。而這一次,《鳴潮》沒有遵循以往的套路——需要被拯救的是你,破局的關(guān)鍵也不再是你。
我要怎么樣去描述接下來這段玩法設計的天才之處呢——切換到嘉貝莉娜視角后,《鳴潮》甚至改了底層邏輯,直接變成了第一人稱射擊跑酷射擊游戲,射擊、位移、踢腿,還要根據(jù)場景變換“天國/地獄”,一氣呵成,盡管只有短短兩分鐘的流程,卻與游戲此刻的緊迫感極為相稱:
甚至還有把怪物當滑板的《鬼泣4》經(jīng)典名場景:
(只能說這段是真玩的我目瞪口呆)
跨越險阻,她終于來到你身邊——她燃燒自己的生命,把一切都賭在里你的身上,沖進了你的心靈中,與在那石丘前被恐懼壓倒的你匯合。
接下來的部分,是我覺得整個2.7最讓我汗毛倒豎的地方。
在你被恐懼壓倒而無法動彈的時候,嘉貝莉娜就像撕開你心臟薄膜的鐵塊,毫不講理地沖入了你的根源。她看透了你千萬年旅途習得人性的過程,肯定了患失的純粹。
“你已漫步于無數(shù)旅程,無數(shù)的命運因你而聯(lián)結(jié)交織——這是你來時的方向。過往會成為你前進的力量,但希望永遠在前方?!?/p>
“你已經(jīng)幫助許多人錨定了自我與未來,而現(xiàn)在,該由你率先「錨定」自己了。”
“你愛的人那些人們,愛你的那些人們……也定不會讓你獨自走向末路,一個人去面對永恒的孤寂?!?/p>
她和一樣都是文明的旅人。她對你說起她的旅途,她說起夜空中為人指路的明星,她說起前人傳承不息的文明燈塔。此時你意識到,一首你聽過無數(shù)遍的耳熟音樂悄然響起,如泣的小提琴為你背后的天象拉開帷幕,鋼琴敲出由下至上的和弦,響徹心底的低音鋪墊起簡單的節(jié)奏型。
你當然記得這首歌,也記得這個小石丘。你已無數(shù)次在夢中來過,聽過,也在此度過無窮日夜。
這里正是《鳴潮》的標題畫面,音樂正是《鳴潮》的最初的標題曲《Saving Light》。
(《鳴潮》的標題畫面,2.7最佳雞皮疙瘩時刻)
站起身,踏上旅途吧。在無數(shù)熟悉的聲音的鼓勵中,你為黎那汐塔文明的未來奠定了最初也是最后的信念:
“縱然無人指引,即使神明緘默不言……文明,也依然會找到自己的方向……”
回看過往潮汐任務,“即使神明緘默不言”,正是整個黎那汐塔前九幕的章節(jié)標題。
長夜將逝,如今,第十幕的章節(jié)標題已經(jīng)變成了:
(暗潮將映的黎明)
你的所有伙伴同你一起,撕裂了過往的枷鎖,沖出了各自的心靈空間。你們集結(jié)在巡游天國的大門口,要將這座城,燒成灰。
(2077?。?/p>
最終BOSS鳴式利維亞坦降臨,已無處可逃的祂,化用芙露德莉斯的身軀,與你們所有人一決高下。
這一場BOSS戰(zhàn)是真設計出了打群架的味道,盡管可操作僅有三人,但你在黎那汐塔遇到的每一位伙伴,都會隨著戰(zhàn)況加入戰(zhàn)場,秀出自己的招牌技能。
而與之相對的是,擁有融合權(quán)能的利維亞坦也能夠?qū)W習你與伙伴的攻擊方式,用出他們的戰(zhàn)斗技巧,是一場動作性與觀賞性都酣暢淋漓的最終BOSS戰(zhàn),華麗與震撼程度無需多言。黎那汐塔人千百年的執(zhí)念與枷鎖,終于在利維亞坦的隕落下終結(jié)。
大戰(zhàn)結(jié)束,殘星會會長也留下了耐人尋味的新坑——“我們,也曾是你的‘路標’?!保闱巴碌奈枧_。
結(jié)合2.0時,你與未喪失記憶前自己的對話可得知——也許殘星會口中的“路標”,也是你自己過去安排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最后,一切塵埃落定,故事迎來了王道的大團圓結(jié)局,黎那汐塔人終于將文明的舵握在手中。
然而,還有一個伏筆需要回收——嘉貝莉娜與你約定,她會在一切結(jié)束后告訴你她的真名:
“安吉爾”。
是的,你早在2.6中就已知曉她的故事——她正是奧古斯塔童年時拼死保護的那位朋友。黑潮無視了擋在樹洞前的奧古斯塔,從一開始就沖向了安吉爾,才有了后來的“嘉貝莉娜”。此刻,一切又連起來了。
我們常說,二游總是花費大筆墨去塑造空降角色,而受限于付費模式和產(chǎn)能,大多角色總是塑造完后就丟——但《鳴潮》的2.7,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足夠“負責任”的講故事態(tài)度。眾多伏筆的網(wǎng)狀回收,相互交織串聯(lián)的結(jié)局,無數(shù)把契訶夫之槍鳴響的同時,又合理地布置了新的伏筆,為后續(xù)的新故事留下鋪墊——《鳴潮》的整個黎那汐塔版本,都充斥著這版豐富、多元、癲狂又充實的異想天開。
從2.0開始,《鳴潮》就煥然一新,投入了大量資源往敘事與演出堆料,而且滑翔翼與點位傳送功能的加入給玩家大幅減負,整體讓《鳴潮》成了一款體驗足夠厚重、但上手又異常輕松的游戲。
2.0的《鳴潮》,就給我們來了一場橫跨許多地區(qū)的“公路片”體驗:一轉(zhuǎn)今州“苦大仇深”的風格,與珂萊塔drama幫派小故事?lián)Q了情調(diào),而整個2.0場景上天入地,又攀登山峰,又過飛龍大橋,還有豐富的室內(nèi)探索,地圖縱深壯觀,變化大到讓人懷疑和1.0還是不是同一款游戲……
2.1,致敬《漁帆暗涌》的釣魚游戲也足夠創(chuàng)意,而我最喜歡的是請Empty old city合作的菲比EP《Daisy Crown》,無論是選人還是作曲的品味都太能抓準受眾的精確需求了。
2.2也是讓《鳴潮》王朝了的一個版本,2.0鋪墊的角色卡提希婭的故事終于得以揭露,而講述她過往的六分鐘動畫《天明》,和力挽狂瀾面對黑潮的主題曲《逆潮》,質(zhì)量更是又上一層樓,血洗玩家社區(qū)。而全新的阿維紐林地圖建立在浮空基礎(chǔ)上,將開放世界變換重力的玩法,配合自由無死角的飛行機動,讓許多網(wǎng)友秀出了讓人嘆為觀止的游戲奇觀:
(《翱翔于倒懸天穹》B站up@大yi巴狐貍_)
而2.4版本來到充滿羅馬風情的七丘,《鳴潮》制作組又嘗試從卡提希婭與漂泊者兩條視角與時間線,交錯穿插敘事,共同構(gòu)筑起了一個龐大的、跨越時間與空間的詭計。而七丘地圖還伴隨開放了一些“降低水位”機關(guān),都是項目組異想天開不斷挖掘創(chuàng)意的結(jié)果。
(而且露帕的EP《running for your life》還配合角斗主題,找瓦的御用編曲家寫出了濃厚的電競味,非常契合)
而最讓人意難平的2.5,則讓玩家體會到了“扭曲”的快樂。和過往所有劇情都不同,弗洛洛的故事,并不是一個擁有“好結(jié)局”的故事——而是冷酷展示了漂泊者如何與一位故人徹底決裂的全過程,而這位讓人意難平的“反派”弗洛洛,也在玩家社區(qū)生出了無數(shù)二創(chuàng)。
而2.6中,項目組又在尤諾劇情中玩起了meta演出,配合官號背景一起“演”了場尤諾被世界遺忘的戲碼……
最后集大成的終章2.7,在劇情和玩法與演出上做出的種種創(chuàng)意,就像是把黎那汐塔版本所有的經(jīng)驗都統(tǒng)合集中一般,以狂放不羈的姿態(tài)肆意噴灑了一番。而游戲一個大篇章的“終章”該怎么做,《鳴潮》也在2.7中樹立了一個嶄新的標桿。
它濃縮了《鳴潮》整個黎那汐塔篇想要體現(xiàn)的核心——人類不該將文明的舵交由神明或命運。千百年來,驅(qū)使文明不斷向前的,除了神明的權(quán)威與宗教的秩序——更應是那些在黑潮中逆流而行的無數(shù)騎士,那些將真相傳承下去而不得不沉睡在神學院中的無數(shù)靈魂,那些為抵御天災侵蝕而甘愿獻出理智的無數(shù)殉道者,那些以肉身之軀行走在文明尖端披荊斬棘開辟前路的,人們自己。
說實話,我真的很好奇,《鳴潮》項目組到底怎么在這么短的時間里肝出2.7這么厚重夸張的內(nèi)容量的,但仔細一想,黎那汐塔的八個版本,就沒有一個的內(nèi)容量和創(chuàng)意是不夸張的——
能持續(xù)產(chǎn)出令玩家驚喜的高質(zhì)量的內(nèi)容,早已經(jīng)是《鳴潮》的常態(tài)了。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guān)注 情報姬 獲得更多一手資訊
也歡迎大佬找姬投稿哦~ 投稿郵箱:crsq477@163.com
點擊這里,給我好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