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鋪開的是文章世界。這個世界屬于新場、惠南,屬于北紅村、黑龍江,甚至跟更遙迢的幼發(fā)拉底河沿岸有關。
這個世界當然也屬于滬語里的阿伯阿媽、隔壁鄰舍,屬于中國最北農(nóng)場一個炕頭上的青友,屬于伊斯肯迪亞月光下照著的中外工友們。
這個世界屬于詹超音。他不疾不徐地把他這將近大半個世紀以來,用腳丈量過、用話跟上過、用痛吻過、用談笑翻閱過、用趣味收藏過,最后又扯下一片清風中的淡云裝作看不明白的人生,付諸幾乎周寫日作的簡短文字。我卻從似乎寡淡和平實中,看到了一部幾乎囊括民間小事小景的地理志,一本真切到人物幾乎要走將出來的家親族譜和知交指南,一幅熟悉又陌生的世景、人情、風俗交織的長卷。
《煙火可親》,詹超音 著,文匯出版社2025年出版
已經(jīng)“劇透”了《煙火可親》這本書的大意了。為它落筆之際,眼前浮現(xiàn)出的是我的忘年交——這個即便年將古稀,俊朗五官構架卻從不褪色,提筆說話姿態(tài)也依然挺拔的書寫者。他總是自認普通,盡管有著很不普通的人生履歷;也總是細致,盡管大開大闔與大事決斷一直是他成年后需要面對的課題;更溫和平淡,盡管血性、反思與堅持早已是他穿透并屹立于紛雜世間的骨頭。
多次到過新場、惠南、老港、書院……一蔬一飯地對聊著,一燈一豆地議論著。詹超音的文字就是他的生活,場景滿滿,往來多多,感慨層出,卻不夸飾,能留白,會轉身。投射到這套集子里的大章小品,邊邊角角,選類用題,都對得上有分寸、留余地、講邏輯、識情態(tài)的作者風度和做人品格。煙火燃起,家常擺開,故人故事在千字文里星云散開,滋味聚攏,那才是真切到令人欲罷不能的深讀。去形取神、畫皮刻骨、不事花哨,是他面對往事與現(xiàn)實、自然與社會、白描與敷彩等諸多對需加處理的關系時,看似本能而實則有寸度的章法。
詹超音的世界,多年來似散件碎片,分門別類地生長在多家報紙的副刊園子里。而今一塊田地上集納,無論大樹還是花草、小品抑或長章,竟相安共諧。大概是它們共同具有的煙火氣,以及豁達平實又不失理智、熱情的文風底色使然。
耳邊依然回想著當年詹超音的長文《我是汪迷》中,他所引作家王安憶談汪曾祺時的話:“總是最最平凡的字眼,組成最平凡的句子,說一件最平凡的事情”;也聽他不止一次溫讀美國散文家E.B.懷特的那句“別管那么多,寫就對了”。對平凡的體認與對寫作的堅持,使他交出一個琳瑯的世情百貨鋪,也使這個百貨鋪激蕩出遠不只屬于他一個人的回響。
作為一個慵懶的寫作者的我,依然想用他在一篇小品文的最后一句來共勉于我和他——“練手與備貨都是耗時的,考驗一個人的恒心”。
原標題:《并非一個人的世情百貨鋪》
欄目主編:朱自奮 文字編輯:蔣楚婷
來源:作者:伍 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