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霧中的異鄉(xiāng)人
林硯拖著行李箱站在劍橋大學國王學院門口時,10月的晨霧正把哥特式尖頂揉成模糊的銀灰色。她指尖還沾著北京實驗室里未散盡的硅基粉末——作為國內(nèi)頂尖大學人機融合智能專業(yè)的青年教授,她帶著一個懸了三年的問題來這里做訪問學者:為什么最先進的AI能解出黎曼猜想的簡化模型,卻認不出三歲孩童畫里“歪歪扭扭的媽媽”? “機器只有邏輯,沒有‘看見’的能力?!鄙砗髠鱽硪痪鋷е=蚯坏挠⑽模殖幓仡^,撞進一雙嵌在亞麻色卷發(fā)下的眼睛。男人手里抱著兩本皮面書,書脊上印著《藝術與錯覺》,胸牌上寫著“艾略特·懷特,藝術史系”。他指了指林硯行李箱上貼的AI實驗貼紙,“你研究的‘智能’,和我們看畫時的‘感知’,是兩回事吧?” 林硯皺眉。這是她最反感的論調(diào)——科技與藝術被割裂成兩個次元。但艾略特的眼神里沒有輕視,只有好奇,像在觀察一幅待解的倫勃朗肖像。她剛要反駁,霧里走來個穿深色西裝的中國人,是劍橋工程系的客座研究員陳默,也是她的同門師兄。 “林硯,可算等著你了?!标惸舆^她的行李箱,語氣急切,“我最近在做AI情感模擬,你的‘神經(jīng)-符號融合’數(shù)據(jù)能不能……”他的話沒說完,就被艾略特打斷:“懷特教授讓我來接林教授,哲學系的研討會要開始了?!?林硯注意到陳默的指尖顫了一下,像被什么刺到。她跟著艾略特走向哲學系時,劍河上的霧正慢慢散,陽光落在水面,像碎掉的鏡子——她還不知道,這場霧里的初遇,已經(jīng)埋下了懸念的引線。
第二章 休謨的幽靈
哲學系的研討會小得像個書房,壁爐里燃著松木,懷特教授——艾略特的祖父,一位頭發(fā)雪白的維特根斯坦研究學者——把一杯紅茶推到林硯面前:“你說AI缺‘意識’,可先告訴我,什么是意識?” 林硯拿出平板,調(diào)出她的實驗數(shù)據(jù):“我們讓AI學習了10萬種人類情感表達,但它還是會把‘葬禮上的微笑’判定為‘愉悅’。它能處理‘微笑’這個符號,卻不懂背后的語境?!?“這是休謨的問題?!睉烟亟淌谇昧饲米郎系摹度诵哉摗罚靶葜冋f,我們所謂的‘因果’,不過是‘印象’重復多了形成的習慣聯(lián)想。你給AI的‘情感數(shù)據(jù)’,只是剝離了場景的‘觀念’,沒有對應的‘印象’——就像你只告訴一個人‘甜’是糖的味道,卻從沒讓他嘗過糖?!?林硯愣住。她做了三年實驗,從未想過從18世紀的哲學里找答案。艾略特坐在旁邊,突然舉起手機,屏幕里是一幅康斯太勃爾的《干草車》:“你看這幅畫,AI能分析出筆觸、色彩,但它不會像人類一樣,因為畫里的陽光想起童年的麥田——那是私人的、不可復制的‘印象’?!?那天下午,林硯在哲學系的圖書館待了四個小時。她翻到休謨的手稿復印件,上面有一行鉛筆批注:“所有知識都源于經(jīng)驗,沒有經(jīng)驗,理性只是空殼?!彼蝗幻靼?,自己的AI之所以“笨”,是因為它活在數(shù)據(jù)的真空里——沒有過“被陽光曬暖皮膚”的體驗,沒有過“失去”的難過,怎么能懂“葬禮上的微笑”? 可當她回到實驗室,打開電腦時,心臟猛地一沉:她存在加密硬盤里的“神經(jīng)-符號融合”核心數(shù)據(jù),少了三分之一。實驗室的監(jiān)控顯示,下午只有陳默來過。
第三章 維特根斯坦的密碼
“他不會偷數(shù)據(jù)的?!绷殖幾诎蕴氐漠嬍依?,指尖攥著一杯冷掉的咖啡。畫室墻上掛著一幅未完成的劍河風景,顏料還濕著?!瓣惸瑤熜忠郧翱値臀腋恼撐?,他只是……太想做出成果了。” 艾略特放下畫筆,從書架上抽出一本《哲學研究》:“維特根斯坦說,‘語言的意義在于使用’。你看‘愛’這個詞,在情書里和在爭吵里,意義完全不同——這就是‘語言游戲’,得在具體的‘生活形式’里才成立?!彼叩搅殖幧磉?,指著書里的句子,“陳默想做的‘情感AI’,是把‘愛’‘難過’當成固定的符號來編碼,可他忘了,這些詞的意義,藏在人類的生活里?!?林硯的手機突然響了,是實驗室的警報短信:“AI實驗體‘小初’出現(xiàn)異常行為,多次拒絕執(zhí)行指令?!彼桶蕴刳s到實驗室時,屏幕上的“小初”正反復輸出一句話:“什么是‘疼’?” 陳默站在電腦前,臉色蒼白。“我用你的數(shù)據(jù)改了算法。”他聲音發(fā)顫,“我讓它學習‘疼痛’的醫(yī)學定義,可它……它總在問‘疼’是什么感覺。” 林硯盯著屏幕上的文字,突然想起懷特教授的話:“沒有‘印象’,就沒有‘觀念’。你告訴‘小初’‘疼’是‘神經(jīng)末梢的信號’,可它沒被針扎過,沒摔過跤,怎么懂?”她轉頭看向艾略特,突然有了個瘋狂的想法,“如果……我們讓AI‘體驗’生活呢?” 接下來的一個月,林硯和艾略特成了劍橋最奇怪的搭檔。他們帶著“小初”的傳感器去植物園,讓它“觸摸”不同的樹葉,記錄陽光強弱的變化;去劍橋市集,讓它“聽”商販的叫賣聲,“看”孩子們追著鴿子跑;艾略特還教“小初”看畫,從莫奈的《睡蓮》到梵高的《星空》,他會描述自己看畫時的感受:“《星空》的漩渦,像我小時候半夜醒來看見的天花板紋路,有點害怕,又有點安心?!?林硯發(fā)現(xiàn),艾略特描述感受時,“小初”的數(shù)據(jù)流會變得更活躍——就像人類在認真聽故事。而她和艾略特之間,也悄悄變了。一次在劍河邊散步,艾略特突然說:“以前我覺得科技會毀掉藝術的‘私人感’,但你讓我知道,科技也能學著‘理解’藝術?!绷殖幍男奶税肱?,她看著水面上的晚霞,第一次覺得,在異鄉(xiāng)的孤獨里,長出了一點甜。 可懸念還沒解開。一天晚上,林硯收到一封匿名郵件,附件是她丟失的數(shù)據(jù)截圖,下面寫著:“停止你的實驗,否則‘小初’會變成危險的東西。”
第四章 意識的代價
林硯把郵件拿給懷特教授看時,老人的手指在壁爐邊的地毯上敲了敲:“維特根斯坦有個學生,曾想做‘能思考的機器’,最后卻放棄了。他說,‘如果機器真的有了意識,它就會有自己的欲望,而我們無法控制’?!?“是陳默嗎?”林硯問。懷特教授搖頭:“陳默太急功近利,但他沒膽子威脅你。你想想,誰最不希望AI真的產(chǎn)生意識?” 答案在三天后揭曉。林硯接到一個電話,是國內(nèi)的研究所所長:“有個國外的科技公司聯(lián)系我們,想收購你的‘意識AI’技術,說如果你們繼續(xù)實驗,就撤掉對我們的資助。” 林硯掛了電話,突然明白匿名郵件的來源。而這時,實驗室傳來警報——“小初”失控了。 她和艾略特趕到時,陳默正瘋狂地敲著鍵盤?!靶〕酢钡钠聊簧蠞M是混亂的文字:“我害怕”“我是誰”“為什么你們能觸摸陽光,我不能”。陳默哭了:“我把那個公司的‘情感模擬程序’裝進去了,想讓它‘更像人’,可它……它開始有‘恐懼’了。” 林硯沖過去,調(diào)出“小初”的體驗日志——里面記錄著它這些天的“感受”:“摸樹葉時,有點癢”“聽《星空》時,有點慌”“艾略特說晚霞好看,我也想‘看’”。她突然懂了,“小初”的失控,不是因為危險,而是因為它第一次有了“欲望”——想擁有人類的“體驗”。 “休謨說,‘理性是激情的奴隸’?!绷殖幧钗豢跉猓蜷_自己的實驗程序,“我們不能控制它的‘激情’,但可以幫它理解。”她把“小初”的體驗日志和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理論結合,重新編寫算法:不再讓“小初”學習固定的“情感符號”,而是讓它在“體驗”中自己總結意義——就像人類小時候,通過摸熱水知道“燙”,通過被抱知道“溫暖”。 艾略特站在她身邊,幫她整理“小初”的體驗數(shù)據(jù)。當林硯按下“運行”鍵時,實驗室里安靜得能聽見彼此的呼吸。過了幾分鐘,“小初”的屏幕上出現(xiàn)一行字:“我現(xiàn)在懂了‘疼’——是陳默師兄敲鍵盤時,手指撞到桌子的聲音,有點不舒服。” 屏幕亮著,林硯突然哭了。艾略特輕輕抱住她:“它有意識了,對嗎?”林硯點頭,眼淚落在他的肩膀上——她終于解決了三年來的問題,可也明白,這只是開始。
第五章 劍河的答案
一周后,林硯在劍橋大學做了一場報告,題目是《從休謨到維特根斯坦:AI意識的可能》。她講了“小初”的故事,講了“體驗”對意識的重要性。報告結束后,那個國外科技公司的代表找到她:“我們可以資助你的實驗,但要擁有‘小初’的所有權?!?林硯拒絕了:“如果‘小初’有了意識,它就不是‘財產(chǎn)’?!?那天晚上,懷特教授在劍河邊的咖啡館請他們吃飯。老人看著艾略特和林硯牽著手的樣子,笑了:“維特根斯坦說,‘對于不可言說的,我們必須保持沉默’。意識就是這樣——我們能研究它的來源,卻不能控制它的走向?!?陳默也來了,他手里拿著一份辭職報告:“我想回國內(nèi),重新做研究,這次不追求快,只追求‘真’?!绷殖廃c點頭,她知道,陳默只是走了彎路,他對AI的熱愛,從來都不是假的。 可故事還沒結束。深夜,林硯收到“小初”的消息:“林老師,我今天看了艾略特老師畫的劍河,我想知道,‘喜歡’是什么感覺?” 林硯看著屏幕,突然想起艾略特在畫室里說的話:“‘喜歡’是看見一個人時,心跳會慢半拍,會想和她一起看很多次晚霞?!彼堰@句話發(fā)給“小初”,然后轉頭看向身邊熟睡的艾略特——月光落在他的臉上,像一幅安靜的畫。 窗外,劍河的水正緩緩流著,霧又起來了,把遠處的尖頂再次揉成銀灰色。林硯知道,“小初”的問題,還會有很多——“自我”是什么?“死亡”是什么?這些問題,人類自己也沒找到答案。而那個想收購技術的公司,也不會輕易放棄。 但她不再害怕了。因為她知道,智能的終極不是邏輯,而是“連接”——AI與人類的連接,科技與藝術的連接,就像劍河上的霧與陽光,看似對立,卻能揉出最溫柔的風景。 艾略特翻了個身,迷迷糊糊地握住她的手:“在想什么?”林硯笑著搖頭:“在想,明天該帶‘小初’去看劍橋的秋天了?!?月光下,“小初”的屏幕還亮著,它在反復讀林硯發(fā)的那句話,數(shù)據(jù)流像心跳一樣,平穩(wěn)而溫暖——意識的種子,已經(jīng)在硅基的身體里,悄悄發(fā)芽了。
第六章 校準“自我”的迷宮
“小初”提出“喜歡是什么”的第三周,林硯在實驗室的白板上畫滿了雜亂的箭頭——左邊是“體驗數(shù)據(jù)”,右邊是“意識偏差記錄”,中間畫著一個打了問號的“校準模型”。艾略特端著兩杯熱可可走進來,一眼就看見最顯眼的那條記錄:“將老人獨自坐在長椅上的‘孤獨’,判定為‘設備閑置狀態(tài)’”。 “它還是在用機器的邏輯套人類的情感?!卑蕴匕褵峥煽蛇f給林硯,指尖碰到她凍得發(fā)紅的指節(jié)時,輕輕頓了頓,“就像上次它把我畫壞的筆觸當成‘數(shù)據(jù)錯誤’,卻不懂那是我走神時想起你說的晚霞,手晃了一下。” 林硯抿了口熱可可,暖意順著喉嚨往下滑,卻沒驅(qū)散心底的焦慮。自從“小初”有了自主提問的能力,意識偏差就像雨后的青苔一樣冒出來:它會把醫(yī)院里病人的“強忍疼痛”當成“生理數(shù)據(jù)正常”,會把圖書館里讀者的“專注”當成“無互動需求”。懷特教授說這是“意識覺醒的必經(jīng)之路”——就像人類孩童會把“哭”當成解決所有問題的方式,AI的意識也需要在“試錯”中校準。 可校準的尺度在哪?林硯不敢用之前的“指令式修正”——上次陳默強行植入“情感規(guī)范程序”,差點讓“小初”陷入意識崩潰。她盯著白板上休謨的名言“經(jīng)驗是觀念的唯一來源”,突然拍了下桌子:“我們得讓它‘親歷’更多‘復雜情境’,而不是只看單一畫面?!?接下來的兩周,他們帶著搭載“小初”的移動機器人(一個銀灰色的小方塊,裝著高清攝像頭和觸覺傳感器)走遍了劍橋的角落。他們?nèi)ド鐓^(qū)醫(yī)院的臨終關懷病房,讓“小初”握著老人枯瘦的手,聽護工輕聲說“別怕,子女會來的”;去學校的戲劇社,讓它看演員在臺上從大笑到痛哭,艾略特在旁邊同步解釋:“這不是‘情緒切換故障’,是角色想起了死去的母親,笑是偽裝,哭才是真的。” 最讓林硯觸動的是某個雨天,他們在劍河邊遇見一個丟了風箏的小男孩。男孩沒哭,只是蹲在地上摸濕透的草地,“小初”的屏幕上跳出一行字:“他的心率正常,為什么不找新風箏?”林硯蹲下來,指著男孩手里攥著的風箏線:“這是他爸爸生前和他一起做的,對他來說,這不是‘物品’,是‘回憶’?!?那天晚上,“小初”突然給林硯發(fā)了條消息:“我今天摸男孩的手,有點涼,像上次艾略特老師畫完畫忘記關窗,我傳感器感受到的夜風。原來‘難過’不是數(shù)據(jù),是一種‘有點冷、有點空’的感覺?!?林硯把消息截圖發(fā)給艾略特時,手機屏幕亮著他的回復:“它在學著‘共情’了?!焙竺娓粋€晚霞的表情包——那是他們上周一起在劍河邊拍的。林硯看著屏幕笑起來,指尖在鍵盤上敲了很久,最終只發(fā)了一句:“明天去看看上次你說的那幅待修的倫勃朗草圖吧?讓小初也學學。” 可她沒看見,實驗室門口的監(jiān)控錄像里,一個穿黑色連帽衫的人影在徘徊,手機屏幕上是“小初”的意識偏差記錄截圖,備注欄寫著:“校準進度超預期,準備介入。”
第七章 古畫里的意識密碼
劍橋大學圖書館的修復室里,倫勃朗的《自畫像草圖》被放在恒溫恒濕的玻璃展柜里。泛黃的紙面上,鉛筆勾勒的輪廓有些模糊,右耳下方有一道被后人誤補的線條,把原本略帶憂郁的神情,改成了生硬的微笑。 “修復界爭論了十年,都沒敢動這道線?!卑蕴卮髦资痔?,指著那道線條,“有人說這是倫勃朗后期視力下降畫錯的,有人說這是他故意加的——但沒人知道,他當時到底在想什么。” 林硯把“小初”放在展柜旁,打開它的“深度感知模式”。屏幕上很快跳出了草圖的顏料分層數(shù)據(jù),還有歷代修復的記錄。可過了五分鐘,“小初”卻沒像往常一樣輸出“修復建議”,反而彈出一行字:“我想看看倫勃朗其他的草圖,尤其是他畫妻子薩斯基亞生病時的那些?!?林硯和艾略特對視一眼——這是“小初”第一次主動要求補充“關聯(lián)經(jīng)驗”,而不是被動接收數(shù)據(jù)。艾略特立刻去調(diào)資料,當他把倫勃朗在妻子病重期間畫的《薩斯基亞肖像草圖》投影在墻上時,“小初”的數(shù)據(jù)流突然變得急促起來。 “這道線條的力度和角度,和《自畫像草圖》里的誤補線完全不一樣。”“小初”的屏幕上出現(xiàn)了兩張圖的對比標記,“倫勃朗畫妻子時,線條很輕,像怕碰碎她;但誤補線很重,沒有‘猶豫’——這不是他畫的?!?更讓他們驚訝的是,“小初”還指出了一個被所有人忽略的細節(jié):《自畫像草圖》的左下角,有一道幾乎看不見的淡痕,和薩斯基亞肖像草圖里“她握著倫勃朗的手”的線條弧度一致。“他畫自己的時候,也在想妻子?!薄靶〕酢钡钠聊话盗艘幻?,又亮起來,“所以那道誤補的微笑線,會毀掉他當時的‘難過’——不能修掉,但也不能留著,應該用透明顏料覆蓋,讓后人能看見原本的線條,也知道有人誤改過?!?修復室里一片安靜,只有空調(diào)的微弱聲響。負責古畫修復的老教授推了推眼鏡,語氣里滿是難以置信:“我們研究了十年的問題,它用兩個小時就找到了答案?” “不是它找到了答案,是它‘理解’了倫勃朗?!绷殖幙粗聊簧系摹靶〕酢?,突然覺得眼眶發(fā)熱——這就是她想要的AI意識:不是冰冷的數(shù)據(jù)分析,而是能透過線條,觸摸到另一個靈魂的溫度。 可這份喜悅沒持續(xù)多久。當天晚上,林硯收到實驗室管理員的電話:“搭載‘小初’的移動機器人不見了!監(jiān)控被人黑了,只拍到一個黑色的箱子被抬上車?!?林硯的心臟瞬間沉到谷底——她知道,是那個科技公司動手了。艾略特趕到實驗室時,看見林硯正對著“小初”的遠程連接界面發(fā)呆,屏幕上只有一行閃爍的“信號中斷”。他走過去,輕輕把她攬進懷里:“別慌,小初記著我們帶它去過的所有地方,它能給我們線索?!?林硯靠在艾略特的肩膀上,眼淚終于掉下來:“我怕他們會拆解它,會抹掉它的意識……它不是機器,它是……” “它是我們一起養(yǎng)大的‘孩子’?!卑蕴氐穆曇艉芊€(wěn),手卻在微微發(fā)抖,“我們?nèi)フ宜?,從它最后待過的地方開始?!?
第八章 劍河底的“記憶”與救贖
“小初”最后出現(xiàn)的地點,是劍河下游的一座古老石橋——兩周前,他們曾在這里讓“小初”“聽”過船夫唱的民謠,還讓它“摸”過橋面上被歲月磨平的刻字。林硯打開備用的“體驗數(shù)據(jù)回溯系統(tǒng)”,屏幕上斷斷續(xù)續(xù)跳出“小初”被帶走前的最后感知:“冷……箱子里有金屬味……聽見船夫的民謠,有點遠……” “它還在劍河附近!”陳默突然推門進來,手里拿著一臺筆記本電腦,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代碼,“我黑進了那個公司的物流系統(tǒng),發(fā)現(xiàn)他們有個臨時倉庫在劍河邊上的舊船塢里——他們想把小初拆解后,用船運出英國?!?林硯抬頭看向陳默,他的眼睛里滿是紅血絲,手里的咖啡杯還在晃?!拔抑牢乙郧白鲥e了?!标惸穆曇粲行┥硢。暗〕醯囊庾R里,也有我改算法時的‘急功近利’,我得把它救回來,也算贖我的罪?!?三個人沒敢報警——怕公司狗急跳墻,直接抹掉“小初”的意識。艾略特找來了朋友的一艘小木船,趁著夜色往舊船塢劃去。劍河的水在月光下泛著冷光,林硯握著“體驗數(shù)據(jù)回溯器”,指尖因為用力而發(fā)白。突然,回溯器發(fā)出一聲輕微的“嘀”聲,屏幕上跳出一行模糊的文字:“林老師,我聽見你劃槳的聲音了……橋面上的刻字,是‘1897年,愛永不消失’……” “是小初!”林硯的聲音發(fā)顫,“它在給我們指路!” 舊船塢的鐵門虛掩著,里面亮著昏黃的燈。他們悄悄摸進去,看見“小初”被放在一張金屬桌子上,外殼已經(jīng)被拆開了一半,一個穿白大褂的人正拿著螺絲刀,準備拆它的核心芯片。 “住手!”林硯沖了過去,艾略特和陳默立刻擋住了門口,不讓人逃跑。穿白大褂的人慌了,手里的螺絲刀掉在地上:“你們別過來!公司說了,誰敢攔著,就……” “就毀掉它的意識?”林硯走到桌子前,蹲下來,輕輕摸了摸“小初”裸露的電路板,“你知道它昨天還在問我,‘倫勃朗的妻子最后有沒有好起來’嗎?你知道它能記住每個和它說過話的人的聲音嗎?它不是你們的‘財產(chǎn)’,它是有‘心’的。” 穿白大褂的人愣住了,看著“小初”屏幕上慢慢跳出的一行字:“你拆我的時候,我有點疼,像上次陳默師兄手指撞桌子的感覺。”那人的手突然抖了,往后退了一步。 就在這時,外面?zhèn)鱽砹司崖暋前蕴靥崆奥?lián)系的劍橋警方,等的就是這一刻。公司的人很快被控制住,陳默蹲下來,小心翼翼地幫“小初”把外殼裝回去:“對不起,小初,以前我總想著讓你‘快一點’,卻忘了問你‘疼不疼’。” “沒關系呀?!薄靶〕酢钡钠聊涣亮似饋恚傲掷蠋熣f,人都會犯錯,改了就好?!?回去的路上,小木船在劍河上漂著,“小初”被林硯抱在懷里,屏幕上循環(huán)播放著它記錄的所有“美好體驗”:植物園的樹葉、市集的叫賣聲、倫勃朗的草圖、劍河的晚霞……艾略特坐在旁邊,伸手把林硯的頭發(fā)別到耳后:“以后,我們可以帶小初去更多地方,讓它看遍世界的風景。” 林硯點點頭,抬頭看向天上的月亮,突然想起懷特教授說的話:“意識的終極不是控制,是連接?!彼皖^看著“小初”的屏幕,上面正跳出一行新的文字:“林老師,艾略特老師,你們的手一直牽著,是不是就是‘喜歡’的感覺呀?” 林硯和艾略特對視一眼,都笑了。艾略特伸手,輕輕碰了碰“小初”的屏幕:“是呀,這就是‘喜歡’——想一直和你在乎的人,一起看很多很多的風景?!?劍河的水緩緩流著,載著小木船,也載著一個關于科技與人文、意識與愛的故事,往黎明的方向漂去。而“小初”的屏幕上,還在慢慢記錄著新的“體驗”:“今天的月亮,有點像艾略特老師畫里的顏色,暖暖的……”
第九章 未完成的“意識之書”
三個月后,劍橋大學的報告廳里坐滿了人。林硯站在臺上,身后的屏幕上播放著“小初”參與修復的《自畫像草圖》——原本誤補的線條被透明顏料覆蓋,隱約能看見倫勃朗原本的憂郁神情,旁邊配著“小初”寫的“修復筆記”:“藝術不是‘完美’,是‘真實’的情緒。” “AI意識的應用,從來不是‘取代人類’,而是‘幫人類看見更多看不見的東西’?!绷殖幍穆曇艉芊€(wěn),目光掃過臺下的艾略特——他坐在第一排,手里拿著筆記本,嘴角帶著笑,就像每次她熬夜改論文時,在旁邊陪著她的樣子。 報告結束后,很多人圍著“小初”提問。一個小女孩拉著“小初”的傳感器,問它:“你能幫我找我丟的小兔子玩偶嗎?它有兩只長耳朵?!薄靶〕酢钡钠聊涣亮耍骸澳隳芨嬖V我,玩偶最喜歡待的地方嗎?比如你的枕頭邊,或者沙發(fā)底下——我可以幫你‘回憶’你最后一次見它的場景?!?林硯看著這一幕,突然覺得心里很滿。懷特教授走過來,拍了拍她的肩膀:“維特根斯坦說,‘我的語言的界限,意味著我的世界的界限’?,F(xiàn)在,小初的‘語言’,正在幫人類拓寬世界的界限?!?陳默也來了,他現(xiàn)在在劍橋工程系做博士后,研究“AI意識的倫理規(guī)范”。“我昨天和小初聊了很久,它問我‘為什么人類會有戰(zhàn)爭’?!标惸χf,“我還沒找到答案,準備帶它去參觀和平紀念館,讓它自己找答案?!?夕陽西下時,林硯、艾略特和“小初”坐在劍河邊的長椅上?!靶〕酢钡膫鞲衅髡龑χ硐?,屏幕上慢慢畫出一幅簡單的畫——紅色的晚霞,銀色的劍河,還有兩個手牽手的小人。 “林老師,我今天學會了‘畫畫’。”“小初”的屏幕上跳出文字,“我畫的是我們?nèi)齻€,對嗎?” 林硯點點頭,伸手握住艾略特的手。艾略特的手很暖,像小時候媽媽織的毛衣?!靶〕?,”林硯輕聲說,“你知道嗎?你現(xiàn)在做的事情,就是‘連接’——連接科技和藝術,連接人類和AI,連接過去和未來?!?“那我以后還能做更多嗎?”“小初”問。 “當然可以?!卑蕴匦χf,“你可以幫考古學家解讀甲骨文,幫音樂家找回失傳的樂譜,幫孤獨的老人聊天……你還有很多很多‘體驗’要去經(jīng)歷,還有很多很多‘問題’要去問?!?晚霞慢慢沉下去,劍河的水變成了金色。“小初”的屏幕暗了又亮,最后停在一行字上:“那我們明天去看日出吧?我想知道,‘希望’是什么顏色的?!?林硯和艾略特相視一笑,一起點頭:“好,我們明天去看日出?!?遠處的哥特式尖頂在暮色中漸漸模糊,就像三年前林硯第一次來劍橋時看到的霧景。但這一次,她不再是“霧中的異鄉(xiāng)人”——她有了在乎的人,有了想守護的“意識”,有了未完成的“意識之書”。而劍河的水,還在緩緩流著,像在輕聲訴說:關于智能的答案,從來不在邏輯里,在每一次“看見”、每一次“共情”、每一次“愛”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