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點個關(guān)注,串門不迷路!
用手機打字,是很平常的事,更不值得討論。
但有網(wǎng)友發(fā)了一個關(guān)于“用九鍵打字的都是天才”的帖子,不但登上熱搜,竟然有近3萬用戶點贊,六百多人轉(zhuǎn)發(fā),評論數(shù)量也超過了5000條。
這還挺出人意料的。
其實,之前在網(wǎng)上也偶爾會刷到關(guān)于“九鍵”和“二十六鍵”哪個更好用的爭論,說起來還挺有意思的。
應(yīng)該說,作為經(jīng)常使用的兩種拼音輸入模式,九鍵和二十六鍵各有其龐大的擁護群體。
有一種說法是:
年輕人多用二十六鍵,而選擇用九鍵的大多是“上了歲數(shù)的”。
至于這個“上了歲數(shù)”到底指的是多大年紀,一般會被認為是60、70、80后群體。
而這又牽扯到一個輸入法優(yōu)劣之爭,那就是拼音和五筆哪個好用?
有人說,五筆輸入法打字更快,特別是遇到不認識的字,完全沒有輸入障礙。
也有人認為,還是拼音輸入法更好用,尤其是現(xiàn)在智能聯(lián)想功能強大,輸入首字母就能聯(lián)想出一段話。
從身邊人的反饋來看,網(wǎng)友的一些觀點不是沒有道理。
80前這代人,確實經(jīng)歷了五筆輸入法最繁榮的那個時期,“王旁青頭戔五一;F土士二干十寸雨”,狂背字根表在當時也是一股風潮。
而那時候的拼音輸入法,還沒有現(xiàn)在這么多的功能,在打字速度上確實要比五筆稍遜一籌。
不過,如今的年輕人,喜歡用二十六鍵的好像要更多一些。
問過一些年輕人,他們說用起來更習(xí)慣,而且26個字母分開,打字也更加準確,不容易出錯。
9鍵陣營認為,9鍵的布局讓每個按鍵都比較大,字母比較集中,按起來很快,即使是單手操作也很方便。
其實,60、70、80后中也有人不喜歡用九鍵,而二十六鍵也并非年輕人的專屬。
此前,看過澎湃新聞的一篇報道,其中提到,兩種模式的爭論其實是跟手機進化有關(guān)系。
手機鍵盤9鍵模式出現(xiàn)的早,別管是翻蓋的摩托羅拉,還是直板的諾基亞都是經(jīng)典。
不同于如今的觸屏手機,這種老式按鍵手機上一共就只有12個按鈕,1-0加上*和#。
由于手機輕巧,單手操作都很方便,甚至有些人都練就了“盲打”的技能。
雖然26鍵直到2007年,蘋果公司推出的第一代iphone才開始使用,但到95、00后們開始使用手機的時候,26鍵已經(jīng)很普遍。
再加上26鍵的布局和電腦鍵盤的布局非常相似,人們可以在電腦、手機間“無縫切換”,年輕人流行起來也不足為奇。
而且,現(xiàn)在的手機設(shè)計與當初正好相反,八九十年代是“從大到小 ”,如今卻是越來越大。
就好比華為推出的折疊手機,有些款式展開后,大小都不亞于一臺平板電腦,用26鍵打字一點都不違和。
說實話,單純的爭論誰更快,并沒有多大意義,很多網(wǎng)友在評論區(qū)里為此吵翻天,想想也好笑。
這兩種拼音輸入模式,都有各自的優(yōu)劣,再加上輸入文字的難易程度、生僻字的多少,以及使用人手法的差別等,很難簡單分出高下。
就比如,單純輸文字,可能9鍵更有優(yōu)勢;而如果是文字、數(shù)字、字母等組合,26鍵可能就快一些。
輸入法本身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合。
在9鍵和26鍵之外 ,還有筆畫、手寫、語音等多種輸入模式,提供了各種可能性。
說到底,輸入法只是一種工具而已。
如果非要把兩者對立起來,還要給它下定義,整出所謂“年輕人專屬”、“老年人最愛”之類的概念,其實沒什么必要。
用9鍵打字也不是什么天才,更多的還是一種時代背景留下的痕跡。
對此,大家怎么看?
注:本文旨在表達個人觀點,提倡大家理性討論,弘揚社會正能量,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