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0月10日電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樺加沙""博羅依""麥德姆"三輪強臺風接連撲向云南,路徑重疊、暴雨傾盆、洪水肆虐,期間又撞上國慶中秋假期,部分區(qū)域更要直面"臺風+地震"的雙重夾擊……
面對"超常規(guī)"汛情考驗,云南水利部門壓緊壓實防汛職責,聞汛而動,向險而行,從提前部署到精準預警,從力量前置到科學調度,以硬核舉措織起一張全方位的防御網(wǎng)。
提前部署 應急響應"梯次跟進"
云南省水利廳緊盯臺風動態(tài),建起"臺風-響應-調度"的閉環(huán)機制:9月24日12時,針對"樺加沙",對昆明等11個州(市)啟動洪水防御Ⅳ級應急響應;9月28日12時,"博羅依"來襲,響應范圍調整為文山等9個州(市);10月6日0時,"麥德姆"逼近,響應范圍進一步擴大到13個州(市)。水文尖兵同步響應,10月6日0時,省水文水資源局組織文山、紅河、普洱等6個重點分局啟動水文防汛Ⅳ級應急響應,全體測報人員取消休假、火速返崗,"省級統(tǒng)籌、市級聯(lián)動、縣級落實"的三級響應格局,瞬間形成戰(zhàn)斗力。從9月24日開始,針對三輪臺風,省水利廳累計部署防汛工作18次,開展會商研判17次,調度19個縣(市、區(qū)),有力確保會商調度"全程在線"。
預警叫應 "1262"機制"跑贏洪水"
云南省水利部門嚴格落實防汛"1262"預警叫應機制:省水利廳發(fā)出山洪風險預警237次(其中紅色預警49次)、山洪臨近預警406次,推送預警信息21257條,用智能語音"叫應"防汛責任人1824次;省水文局累計發(fā)布水情預報預警專報173期,針對8條重點河流發(fā)布洪水預警8次,實現(xiàn)"預警走在降雨前,轉移走在成災前"。同時,為應對夜間強降雨的突發(fā)風險,水利部門打出"下沉+前置"組合拳。省水利廳領導不間斷調度各級水利部門,緊盯雨水情監(jiān)測和山洪預警叫應;防汛值班室根據(jù)實時監(jiān)測,人工落實處置146次,涵蓋風險預警、預報預警、監(jiān)測預警等各個環(huán)節(jié)。
省水文局抽調2名副總工程師帶隊,組建2支應急專家組直奔文山州,指導應急測報;文山分局的4支應急監(jiān)測隊伍,直接進駐廣南、富寧等重災區(qū),把ADCP自動流量監(jiān)測儀、無人機測流模塊等先進設備提前架好,就算遇到"斷網(wǎng)、斷路、斷電"的極端情況,監(jiān)測也絕不中斷。
9月30日,文山州富寧縣谷拉鄉(xiāng)降雨強度驟增,集鎮(zhèn)河道水位3小時內暴漲5米,水文部門第一時間發(fā)布2次洪水預警,12:00發(fā)布谷拉河立地站洪水預警后,當?shù)剜l(xiāng)干部、民警、志愿者迅速行動,118分鐘內,1600余名群眾和師生全部安全轉移。75分鐘后,8000立方米的泥石流涌入校園時,教室里早已空無一人——這場與死神的賽跑,他們贏了。
科學調度 水利工程"化身盾牌"
洪水量級破紀錄,江河告急。受三輪臺風暴雨疊加效應影響,云南省18條河流超警戒水位,8條河流超保證水位,文山州9個水文站出現(xiàn)建站以來最大洪水,量級是2024年臺風"摩羯"的1.5倍。同時,云南省中小河流超警戒水位持續(xù)時間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超警河道平均超警時長20.7小時,是多年平均值的6倍。文山州西版河超警更是長達80小時,麻栗坡縣盤龍河天保水文站水位短時間內暴漲7.66米。
面對超警河流,云南省水利廳在水文部門的技術支撐下,打出"預泄騰庫+精細調度"的組合拳。提前2天,建議文山州暮底河、德厚水庫預泄騰庫3300萬立方米,強降雨來臨時,水庫攔蓄洪水,使文山市主城區(qū)盤龍河水位降低2米;提前3天,建議麻栗坡縣馬鹿塘電站預泄騰庫6000萬立方米,通過盤龍河流域水利工程聯(lián)合調度,有效將文山州麻栗坡縣天??诎抖伪P龍河水位降低3米;通過科學調度,提前預留庫容做好防汛準備,確保整個臺風期間主要江河行洪安全,將河流洪水有效控制在安全行洪范圍內,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
隱患排查 災險跟蹤"不留死角"
國慶中秋假期里,云南省水利廳防汛值班沒有絲毫松懈:累計抽查16個州(市)的110個縣級水利部門值班值守657次,確保每個崗在都有人值守;隨機抽查79個縣(市、區(qū))的138座水庫"三個責任人"履職情況,重點盯防中小水庫、病險水庫這些"薄弱環(huán)節(jié)"。普洱、楚雄等地發(fā)生地震后,水利部門第一時間組織排查震區(qū)水利工程,先后處理1起災情報告、4起震后排查報告。最終,所有受影響的水利工程均正常運行,沒有因地震引發(fā)次生洪澇災害,守住了"災后無災"的底線。
截至10月8日,三輪臺風的"洗禮"過后,云南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無人員傷亡、水利工程運行安全。這份成績的背后,是云南水利部門"上下一盤棋"的協(xié)同作戰(zhàn):基層防洪意識顯著提升,"叫應-轉移-反饋"的閉環(huán)機制愈發(fā)成熟,干部下沉、力量前置成了防汛常態(tài);水文監(jiān)測的"耳目"作用充分凸顯,每一組精準的數(shù)據(jù),都為決策提供了關鍵支撐;水利工程調度科學高效,在與洪水的較量中,最大限度發(fā)揮了防洪減災的效益。(完)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