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歲相聲大師楊少華的葬禮剛過,兒子楊議就把直播間變成了 “創(chuàng)收現場”。
下葬當晚 10 萬觀眾圍觀收打賞,頭七推出 388 元 “海河戰(zhàn)神” 扇子帶貨,還自曝 “父親留 4 億遺產” 又哭窮 “賺早點錢”。
這波操作把網友看懵了:一邊是 94 歲老爹離世前 35 度高溫被推去剪彩、手抖掉剪刀的辛酸,一邊是兒子急著變現的吃相,再加上 “賠光億萬家產” 的爆料,楊議到底藏著多少實話?
這故事比《楊光的快樂生活》還跌宕。
靠爹爆紅:22.8% 收視率的背后,是父親抵押的房產和最后一口氣
咱先聊聊楊議的 “發(fā)家密碼”,說穿了就倆字:靠爹。
1962 年出生的楊議,是楊少華第四個兒子,早年家里窮得叮當響,能在相聲圈站穩(wěn)腳,全靠老爹手把手鋪路。
1992 年馬三立相聲大賽,楊少華拖著病體從床上爬起來給兒子寫劇本,就為了讓 30 歲的楊議能露臉。
2002 年央視相聲大賽,已經是行業(yè)翹楚的楊少華又帶著 40 歲的楊議登臺,硬是把沒科班底子的兒子捧進了觀眾視野。
用楊議自己的話說:“我這運氣,全靠投胎技術好?!?/strong>
真正讓他飛黃騰達的是《楊光的快樂生活》。
2004 年這部劇開拍,楊議演主角楊光,楊少華演他爹楊豐年,現實父子演熒屏父子,天然的親切感。
可拍到一半劇組沒錢了,設備都快被拉走抵債,是楊少華二話不說把自己的片酬全投進去,還把天津市中心的房產抵押了 100 萬注入劇組。
這份力挺沒白費,劇集播出后在天津創(chuàng)下 22.8% 的收視率,街頭巷尾都在哼主題曲,續(xù)集一部接一部拍,楊議從 “相聲小子” 變成了開豪車住豪宅的 “楊總”。
那時候的楊議有多風光?出席活動前呼后擁,連馮鞏、王剛都得給面子。
可他沒意識到,自己的成功全是老爹 “托著” 的。
直到楊少華晚年,這份 “托舉” 變成了令人心疼的付出:2025 年 7 月 9 日,94 歲的楊少華已經瘦得皮包骨頭,還被兒子推著輪椅在 35 度高溫下給海鮮城剪彩,剪刀三次從顫抖的手里滑落。
中午 1 點多,他的賬號還更新了帶貨淀粉腸的,老人費力咀嚼的樣子讓人心酸,可幾個小時后就傳來了離世的消息。
更諷刺的是,消息傳開后,那個叫 “楊爺爺的快樂生活” 的賬號連夜刪,從 1354 條銳減到 72 條,明眼人都看得出是在掩蓋 “榨干老人最后價值” 的痕跡。
敗家成癮:7000 萬違建、3000 萬劇撲街,4 億遺產成笑話
楊議總說自己 “干啥賠啥”,這話還真沒吹牛。
靠《楊光》賺得盆滿缽滿后,他飄得沒邊了,覺得自己是 “點石成金” 的商業(yè)奇才,結果每筆投資都砸得稀碎,硬生生把老爹攢下的家底敗了個精光。
最先栽跟頭的是 “北方橫店” 項目。
2018 年有人攛掇他:“影視圈火,建個基地肯定賺!”
楊議連地塊審批手續(xù)都沒核實,當場砸 5000 萬買地,野心勃勃要建 “北方橫店”。
結果推土機剛鏟了半米就被叫停 —— 這地根本沒合法手續(xù),屬于違建。
2021 年被舉報后,執(zhí)法隊上門,楊議還嘴硬 “拆我房子沒門”,可法律面前沒人慣著,剛建到一半的豪華建筑被夷為平地,連本帶利 7000 萬打了水漂,現在那片荒地只剩生銹的鋼架在風吹日曬里 “嘲笑” 他的天真。
眼瞅著房地產不行,他又跟風搞 “文化產業(yè)”,砸錢建了楊議美術館。
這館占地近一萬平方米,藏了數千件 “珍貴藏品”,2019 年開館時馮鞏、王剛都來撐場面,搞得風風光光。
可楊議壓根沒算過賬:美術館不收門票,每年光場地租金、藏品維護、人員工資就得多花 200 多萬,參觀的人卻寥寥無幾,門票收入連水電費都不夠。
硬撐幾年后,累計虧損 700 多萬,這個 “藝術夢” 成了吞金獸,把他僅剩的積蓄啃得干干凈凈。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老本行也翻車。
他覺得《楊光》是金字招牌,砸 3000 多萬重拍續(xù)集,結果劇拍完沒過審,直接被壓箱底 —— 有傳言說跟劇中涉及的敏感人物有關,可楊議自己都沒說清原因,只認栽 “賠慘了”。
更打臉的是,他之前炫耀的 “乾隆玉鐲”,被專家鑒定是 500 塊的地攤貨,徹底坐實了 “沒眼光還愛折騰” 的名聲。
后來他又跟風投了個文旅項目,搭進去 8000 萬,結果合作方跑路,項目爛尾,還欠了銀行 4000 萬貸款被起訴。
算下來這幾年敗出去的錢近 2 億,難怪他在直播間自嘲:“我哪是做生意的料,就是個敗家子?!?/p>
頭七帶貨:賣 388 元扇子收打賞,楊少華九泉下看得清嗎
如果說投資失敗是能力問題,那楊議在父親離世后的操作,就徹底觸碰了中國人的孝道底線。
7 月 9 日楊少華去世,7 月 13 日下葬,當晚楊議就架起了直播設備,桌上擺著厚厚一沓稿子,明顯早有準備。
直播間涌進 10 萬觀眾,有人是來悼念的,有人是來看熱鬧的,可楊議全程沒關打賞功能,一邊說 “想爹”,一邊收著網友刷的禮物,這吃相直接把網友惹毛了:“剛埋完爹就賺錢,良心不會痛嗎?”
可他壓根沒當回事,反而變本加厲。
頭七當天,他直接開了 “七月風波一周年” 專場,推出一款 388 元的 “海河戰(zhàn)神” 扇子帶貨,美其名曰 “紀念往事”,實際上就是借著熱度割韭菜。
更過分的是,楊少華葬禮當天,他的賬號居然還更新了降壓藥廣告,一邊辦喪事一邊賺廣告費,把 “喪事喜辦” 玩到了新高度。
為了博眼球,他還在直播里自曝 “父親留了 4 億遺產,四個兒子平分”,可轉頭又哭窮 “現在直播就是賺個早點錢,白天還得去相聲社搭臺子”。
這話說出來誰信?。恳钦嬗?1 億遺產,至于 63 歲還熬夜賣布鞋、九塊九的抽紙嗎?
網友直接戳穿他:“4 億遺產是噱頭,哭窮是賣慘,本質就是把爹當流量密碼。”
面對罵聲,楊議還狡辯:“老爺子剪彩是自愿的,就待了一分鐘,走了對他也是解脫?!?/p>
可誰都記得,老人最后那幾天,35 度高溫被折騰著站臺,帶貨時連咀嚼都費勁,哪有半分 “自愿” 的樣子?
更讓人不齒的是,他一邊消費父親,一邊抹除痕跡。
楊少華賬號里 1000 多條帶貨連夜刪除,只留幾條拜年裝樣子,這種欲蓋彌彰的操作,反而坐實了 “啃老啃到九泉之下” 的指控。
有網友翻出楊少華早年的采訪,老人說 “錢不重要,家人樂呵就行”,可他到死都在為兒子的生意站臺,連最后一口氣都被用來換流量,九泉之下要是知道兒子這么折騰,恐怕真的難安。
現在的楊議,白天在相聲社說相聲賺基本工資,晚上直播帶貨,場均銷售額從早年的 50 萬跌到幾千塊,觀眾只剩 2000 人,每月賺的 15 萬連銀行貸款利息都不夠還。
昔日的 “楊總” 變成了 “楊主播”,可他沒反思自己的問題,反而總把 “賠光家產” 掛在嘴邊賣慘。
從靠爹爆紅的 “楊光” 到人人喊打的 “帶貨主播”,楊議的落魄看似是投資失敗,實則是丟了初心和底線。
楊少華用一輩子的名聲和晚年的健康托舉他,他卻把這份父愛當成了斂財的工具,連父親的葬禮都變成了流量場。
中國人講究 “慎終追遠”,孝道從來不是掛在嘴邊的漂亮話,而是對長輩的尊重與體諒。
楊議或許真的賠光了家產,但他輸掉的何止是錢?
是父親用一生攢下的口碑,是觀眾對 “楊光” 的情懷,更是為人子女最基本的底線。
如今 63 歲的他還在直播間里為碎銀幾兩奔波,不知道夜深人靜時,會不會想起當年父親抵押房產幫他救場的背影,想起老人在高溫下顫抖的雙手。
要是楊少華能看見這一切,大概只會嘆一句 “不值”。
你覺得楊議是真缺錢,還是借爹炒作?評論區(qū)聊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