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0 月 10 日消息,歐空局(ESA)于 10 月 1 日發(fā)布博文,報道稱天文學家借助蓋亞空間望遠鏡的數(shù)據(jù),在銀河系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前所未見的巨大波紋(rippling)。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紹,最新的觀測數(shù)據(jù)顯示,這個新發(fā)現(xiàn)的巨大波紋正從銀河系中心向外擴散,其產(chǎn)生的漣漪效應影響范圍極廣,最遠可觸及距離銀河系中心 3 萬至 6.5 萬光年的恒星。
天文學家埃洛伊薩?波喬(Eloisa Poggio)及其團隊基于蓋亞望遠鏡觀測數(shù)據(jù),繪制了銀河系三維側視圖,清晰地展示了一種上下起伏的漣漪形態(tài),并成功追蹤了該波紋的運動軌跡。
銀河系巨浪圖解
關于這個巨大波紋的成因,科學界目前尚未得出定論,但存在兩種主流推測。一種可能性認為,該波紋是銀河系在遙遠的過去與一個矮星系發(fā)生碰撞后產(chǎn)生的宇宙“沖擊波”。
另一種解釋則認為,它可能與“拉德克里夫波”(Radcliffe Wave)有關,這是一個距離太陽系約 500 光年、規(guī)模相對較小的漣漪結構。這兩種假說都有待進一步驗證。
銀河系巨浪的運動
為了揭開這一宇宙謎團,科學家們將寄望于未來的觀測數(shù)據(jù)。歐空局計劃于 2026 年 12 月發(fā)布新一批蓋亞數(shù)據(jù),屆時,這些更精確的恒星位置與運動信息,有望為我們理解銀河系的結構與演化歷史提供決定性的線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