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埃森10月10日電 (記者郭梓云)陣陣歌聲優(yōu)美真摯,民族服飾明艷靚麗,隨歌而舞熱情洋溢……近日,德國伯樂中文合唱團和云南大學及其附屬中學的同學們在德國埃森音樂廳舉行了中德青少年交流音樂會暨“唱歌學中文”夏令營匯報演出,無論是流行歌曲,還是經典民歌,中德雙方同學都一一默契演繹,令現場觀眾感受到跨越國界的友誼和感動。
中德青年合唱歌曲。人民網記者 郭梓云攝
今年7月,由中國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辦、云南大學承辦的2025德國伯樂中文合唱團“唱歌學中文”夏令營,在昆明、楚雄、北京三地舉辦。在十多天的時間內,由80名德國師生組成的德國伯樂中文合唱團通過參與云南彝族火把節(jié)、品嘗普洱茶與過橋米線、參觀北京故宮等活動,深入體驗中國文化。在此期間,他們系統學習了多首中文歌曲,從音樂的角度出發(fā),感悟歌聲背后的文化特色。
回想起幾個月前的經歷,合唱團的同學們仍然覺得鮮活如昨。盛大的火把節(jié)和熱情的中國伙伴帶給奧斯卡難忘的回憶。對班尼特來說,中國的美食才是不可多得的享受和此行最大收獲。弗瑞達則分享了與中國同學的交流感受?!拔乙庾R到,當我們彼此坦誠交流,即使沒有完美的語言技巧,也能夠相互理解。”
這次行程中,僅12名同學是合唱團原有的成員,其余則是來自20多所中學和大學的新面孔,他們中的許多人是第一次有機會來到中國,了解中國。其中,來自埃森的西奧多·赫斯中學的萊娜與中國有著特別的緣分。早在20世紀50年代,萊娜的外祖母曾跟隨樂團來到中國并生活了三個月,對中國印象深刻,并時常向孫女講述從前的經歷。70多年后,萊娜同樣通過音樂,同樣在青少年時期來到中國,這讓祖母非常高興。“或許是受到我的影響,萊娜喜歡音樂,對中國感興趣,這次也向我講了很多中國之行的趣事。我為她感到驕傲?!?/p>
“這次前往中國,我親身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多元和豐富,也很高興能深入了解我的中國朋友們的生活?!比R娜說。在此之前,萊娜并沒有學習過中文,但唱歌和研學的經歷增長了她學習中文、了解中國的意愿?!斑@次經歷是學習中文很好的開始!我也一定會再次去中國!”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伯樂中文合唱團協會主席奧拉夫·米爾曼說:“當第一次來到中國的同學們通過音樂打開心扉,用生澀的中文唱出第一句歌詞,被當地人的真誠打動時,那份感動格外珍貴。越來越多年輕人通過音樂這扇窗,望見了中文之美,更窺見了中華文化的壯闊天地?!?/p>
中國駐德國大使夫人史玲在致辭中表示,中德深厚的伙伴關系,為兩國青少年之間的相知相親奠定了堅實基礎。兩國青少年之間的友好交流也為中德關系長期健康發(fā)展注入青春力量,提供不竭動力。
青年代表著希望和未來。促進青年人文交流,有利于加深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與互信。在“歐洲翻番”倡議推動下,不少德國青年積極參加“漢語橋”比賽,通過語言學習認識和了解中國;“青年使者交流學習計劃”(YES項目)為各國青少年提供赴華游學機會,帶動中外青少年間的交流學習,并肩成長。米爾曼說,合唱團積極響應YES青年使者學習交流計劃,把自己看作這個重要倡議的音樂使者,通過旋律、通過相遇和每一次真切體驗,讓德國年輕人不僅走近中國,更讀懂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