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生,我血壓怎么又高了?降壓藥沒停??!”
每到秋冬換季,醫(yī)院心內科總能聽到這樣的疑問。明明按時吃藥、飲食清淡,血壓卻像坐過山車一樣忽高忽低,甚至誘發(fā)頭暈、胸悶。很多人不知道,比起添件秋褲,頭部保暖才是穩(wěn)住血壓的“隱形開關”。
一、為什么頭冷=血壓亂?醫(yī)生道出3個“致命關聯(lián)”
不是危言聳聽,頭部受涼對血壓的影響,比你想的更直接。
人體頭部皮膚薄、血管密集,約占全身血管總量的20%。當冷空氣直吹頭部時,頭皮血管會像“遇冷的水管”一樣快速收縮——這一收縮,會直接導致全身血管阻力驟增,血壓隨之飆升。
更危險的是,這種波動對血管彈性本就變差的中老年人來說,相當于“雙重打擊”:
1. 血壓驟升可能沖破血管薄弱處,誘發(fā)腦出血、腦梗;
2. 血管反復收縮舒張,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讓血壓更難控制;
3. 頭部受涼還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進一步推高心率和血壓,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去年冬天,62歲的張叔就是因為早上沒戴帽子晨練,回家后突發(fā)頭暈嘔吐,測血壓高達180/110mmHg,確診為“一過性腦缺血”。醫(yī)生直言:“再晚來一步,可能就是腦梗?!?/p>
二、3個“頭部保暖”細節(jié),比吃降壓藥還實用
別等血壓失控才想起護頭,做好這3件小事,比多吃一片降壓藥更省心。
1. 出門必戴“護頭裝備”,選對不選貴
不是所有帽子都能護血壓。建議選針織帽、加絨雷鋒帽這類能包裹耳朵、額頭的款式,材質以純棉、羊毛為主,避免化纖材質刺激頭皮。如果風大,搭配一條薄圍巾遮住頸部,能減少冷空氣從領口灌進,進一步穩(wěn)住血壓。
2. 晨起別猛掀被子,給頭部“緩沖時間”
很多人早上醒來直接掀被子坐起,冷空氣瞬間撲臉,血壓很容易“跳崖式”升高。建議醒來后先躺3分鐘,用手搓熱臉頰和耳朵,再慢慢坐起,穿好衣服再下床——這個小習慣,能讓血壓波動減少30%。
3. 洗頭后別濕發(fā)出門,哪怕只吹5分鐘
濕發(fā)時,水分蒸發(fā)會帶走頭部熱量,相當于“主動給血管潑冷水”。尤其是中老年人,洗頭后一定要用吹風機吹干頭皮,哪怕時間緊張,至少把頭頂和耳后吹干,避免濕發(fā)暴露在冷空氣中。
三、提醒:出現(xiàn)3個信號,說明血壓已“報警”
如果保暖到位,還是出現(xiàn)這些癥狀,別硬扛,立刻測血壓:
1.頻繁頭暈、后腦勺發(fā)緊,像“戴了緊箍咒”;
2.早晨起床后手指發(fā)麻,活動5分鐘還沒緩解;
3.情緒沒波動,卻突然心慌、胸悶,休息后不見好。
秋冬控血壓,不是“多穿點”這么簡單。把“戴帽子”當成和“吃降壓藥”一樣重要的事,才能讓血管安穩(wěn)過冬。轉發(fā)給家里的老人,一個小習慣,可能幫他們避開大風險。#奕健行##血壓高##天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