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日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的獨聯(lián)體峰會上,普京終于開口了,距離那次震驚高加索的阿塞拜疆客機墜毀事件,已經過去整整300天。
就在所有人以為這事可能被“拖過去”時,普京在鏡頭前向阿塞拜疆總統(tǒng)阿利耶夫表達了歉意,并且“認了”:飛機確實是被俄軍導彈的碎片擊中的,但更值得玩味的是,他話鋒一轉,提出了一個請求——希望“給點時間,查個明白”。
一場空難沒能讓飛機安全落地,卻讓兩國關系險些翻車,這次道歉不只是說說而已,更像是俄羅斯在高加索地區(qū)下的一步棋。
飛機沒了,真相也差點跟著失蹤
2024年圣誕節(jié),原本是個該團聚的日子,可一架從巴庫飛往格羅茲尼的民航客機,卻在哈薩克斯坦阿克套附近墜毀,67人中有38人遇難。那時候,誰都想知道一個答案:飛機怎么掉下來的?
俄方當時給出的解釋五花八門,從“天氣不好”到“可能是鳥撞了”,聽得阿塞拜疆這頭一頭霧水??删驮谶@邊調查陷入僵局時,哈薩克斯坦交通部站了出來,甩出了一份不太好看的報告:機身有孔洞,懷疑是“外部物體”撞擊。緊接著,國際專家在殘骸中發(fā)現了俄羅斯制造的“鎧甲-S”防空導彈碎片,這才讓事件徹底變了味。
那段時間,阿塞拜疆的態(tài)度也很明顯:關閉了俄羅斯文化中心,暫停了不少人文交流項目。雖然沒高調喊話,但一個“冷處理”足以表達不滿。俄羅斯那邊卻始終沉默,一整年沒個正面回應。
直到這次杜尚別峰會,普京終于把話挑明,他不僅承認了導彈誤傷的事實,還詳細描述了當時的情況:三架烏克蘭無人機侵入俄境,俄防空系統(tǒng)發(fā)射的導彈在距離客機10米處爆炸,彈片導致機體受損,如果不是爆炸位置偏了一點,后果可能更加嚴重。
說到底客機不是被直接擊中,而是“誤傷”。不過這“誤傷”背后,是俄軍防空系統(tǒng)在戰(zhàn)時狀態(tài)下的緊張與疏漏,更是整個事件中最不可忽視的技術與判斷失誤。
普京認錯,不只是為了面子
普京的道歉,不只是情緒上的表達,從時間點來看,更像是戰(zhàn)略上的一次“止損”。要知道高加索地區(qū)對俄羅斯來說,是南部防線的咽喉要道,不僅緊挨著土耳其、伊朗,同時還是俄能源管道的必經之地。阿塞拜疆在這里的位置,跟門口的鑰匙沒什么兩樣。
過去一年俄羅斯忙著應對烏克蘭方向的戰(zhàn)事,西方的制裁一波接一波,國內壓力也不小。這個時候,如果阿塞拜疆一怒之下徹底倒向土耳其,甚至向北約靠攏,那對俄羅斯來說,不只是臉上掛不住,更是在戰(zhàn)略上失血。道歉,是恢復關系的起點,也是防止局勢失控的下策。
而且普京這次不是只說了“對不起”,他還表態(tài):愿意承擔賠償責任,會對相關責任人進行法律評估。這句話聽著像是外交辭令,但在戰(zhàn)時背景下,說這話其實傳遞了兩個信號。
一方面是向國內釋放“軍紀不能亂”的信號,在多個戰(zhàn)場線同時拉開的當下,普京也需要通過這類事件立規(guī)矩,穩(wěn)定軍政體系,哪怕不是主動擊落民航機,但也不能把責任一推了之。
另一方面是給阿塞拜疆一個臺階下,畢竟事情已經發(fā)生,真相也擺在臺面上,不如主動認錯,把事情掌握在自己敘述的節(jié)奏里。
阿利耶夫接球,棋還要繼續(xù)下
阿塞拜疆總統(tǒng)阿利耶夫的回應也很有分寸,他沒情緒化開罵,也沒趁機要挾,而是選擇了接受普京的道歉,并表示感謝俄方通報調查細節(jié),他說相信調查會“客觀、公正”,這話聽著平靜,但背后是一種外交上的成熟。
阿利耶夫知道,眼下不是撕破臉的時候。阿塞拜疆雖小,但地理位置不小,想在俄羅斯與西方之間“走鋼絲”,就不能輕易把牌打光。這次冷處理,既緩解了國內輿論壓力,也為外交留下了回旋空間。拿到道歉和賠償,是眼前實利;保住與俄羅斯的合作關系,是長遠布局。
而且阿利耶夫也趁機強調了兩國在經貿、能源領域的良好合作勢頭,這話說出來,不只是客套,而是一種“理性維穩(wěn)”的姿態(tài),因為他很清楚高加索的局勢復雜得很,今天你翻臉,明天可能就被別人趁虛而入。
在這場事件中,阿塞拜疆展示了小國在大國博弈中的一種典型操作方式:不激化、不退讓、務實應對。
道歉之后,牌桌才剛剛開始
普京這一跪,跪的不是“姿態(tài)”,而是局勢,這場空難雖然慘烈,但在俄阿關系的棋盤上,也成了一個轉折點,雙方都不想把事情鬧僵,普京用道歉換回了談判的氣氛,阿利耶夫用克制保住了國家的戰(zhàn)略自主。
但這事遠沒完,外界依然對很多細節(jié)存疑:俄軍防空系統(tǒng)為何沒識別出民航飛機的航跡?導彈為何會在10米內爆炸?后續(xù)的追責和賠償機制又如何落地?這些問題都懸著,答案不明確,信任就難建立。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全球局勢動蕩、高加索地緣博弈升溫的背景下,俄羅斯的這次“認錯”透露出一種更現實的外交邏輯:不是強硬到底,而是有選擇地低頭,為了關鍵利益,適當“服軟”,而阿塞拜疆,也用一次冷靜的回應,證明了即使身處大國之間,也能穩(wěn)住自己的節(jié)奏。
結語
飛機已經墜毀,生命無法重來,但外交的牌桌還在繼續(xù)。普京這次的道歉,不只是一次政治修復,更是在多線壓力下的策略轉身。對俄羅斯來說,認個錯,不丟人;對阿塞拜疆來說,接住球,也不吃虧。在這個動蕩的時代,誰能掌握節(jié)奏,誰就能在風口浪尖上站穩(wěn)腳跟。
參考資料:
普京首次承認:俄導彈在阿塞拜疆客機附近爆炸,愿意賠償!
2025-10-10 澎湃新聞
普京道歉:俄方愿意賠償
2025-10-9 中國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