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于10月10日宣布,將2025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委內瑞拉反對派領袖瑪麗亞·科里納·馬查多(Maria Corina Machado),以表彰她“為促進委內瑞拉人民的民主權利所做的不懈努力,以及為實現(xiàn)從獨裁統(tǒng)治向民主政權的公正和平過渡所做的斗爭”。
一直心心念念想要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特朗普,毫無意外的沒有獲獎。
早在第一任期,特朗普就多次公開宣稱自己最有資格獲獎。到第二任期,更是多次表達了對諾貝爾和平獎的渴望,甚至不惜向組委會施壓,表示假如他未能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那將會是“對美國的侮辱”。
特朗普只能失望了,他不可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再怎么施壓也沒有用。諾貝爾獎雖然飽受爭議,但仍然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國際獎項,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其“獨立性”,不會受到民意或政治領導人的影響而頒發(fā)該獎項。
諾貝爾和平獎最早遵循諾貝爾的遺囑:“該獎旨在表彰為促進民族國家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軍備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边@顯然是獎勵那些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和平做出努力和貢獻的人。
但是,從1960年以后,諾貝爾和平獎也開始強調在一個國家內部實現(xiàn)和平的努力。諾委會的理由是,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雖然與鄰國和平相處,但是對本國公民卻發(fā)動了戰(zhàn)爭。
2025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查多是一個女人。迄今已經有20位女性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歷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也是一位女性。巴基斯坦女孩馬拉拉·優(yōu)素福扎伊(Malala Yousafzai),她在2014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時,年僅17歲。
因為倡導女性受教育權利,馬拉拉于2012年10月遭塔利班槍擊,頭部受傷,生命一度垂危。不過,馬拉拉卻奇跡似地生還。大難不死的馬拉拉在康復以后,繼續(xù)抗爭。2017年,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任命馬拉拉為聯(lián)合國和平使者。馬拉拉說過一句名言:“當全世界都安靜時,即便一個聲音也很有力量。(When the whole world is silent,even one voice becomes powerful.)這句話很有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