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那天,天安門廣場紅旗飄揚,禮炮齊鳴,英雄齊聚。
站在廣場上的安子文、劉瀾濤等開國元勛,個個難掩激動。
他們望著飄揚的五星紅旗,回憶起那些刀光劍影的歲月,腦中竟不約而同地浮現出一個人——代號“OX”。
可大家都只知道這個代號“OX” 是山東人,連大概住址都不清楚,更不清楚是否在世。
第二天,一份電報火速從北京發(fā)往山東。中央明文要求:務必查清“OX”的下落,若健在,立刻護送進京。
這個人究竟是誰?他做過什么,讓這些身經百戰(zhàn)的老同志念念不忘?
代號“OX”是誰?
曾經的北京市西城區(qū)草嵐子胡同19號,在1930年代初是國民黨設在北平的核心監(jiān)獄,它的名字叫草嵐子監(jiān)獄。
1931年秋,日軍發(fā)動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國民黨政權內外交困。與此同時,他們在華北加緊鎮(zhèn)壓革命同志。
為了集中關押在北平、天津等地抓捕的大批革命者,國民黨特務系統(tǒng)將草嵐子胡同19號劃為臨時監(jiān)禁點,老百姓一直叫它——草嵐子監(jiān)獄。
這一年夏天,中共河北省委遭遇重大打擊。省委書記殷鑒、省委委員安子文、軍委常委薄一波、巡視員胡錫奎,以及劉瀾濤、楊獻珍等一批骨干黨員,因叛徒出賣相繼落網。幾經轉押,最后都被送進草嵐子。
與此同時,北平、天津兩地的地下黨組織也遭到嚴重破壞,又有幾十名黨員接連被捕。短短數月,草嵐子關滿了北方地區(qū)組織的核心骨干。
可誰都沒想到,這些共產黨人在獄中并沒有沉淪。他們在鐵窗之下迅速建立了秘密黨支部,由殷鑒擔任書記。明確提出——要“扛著紅旗走出監(jiān)獄”。不僅要在監(jiān)獄里繼續(xù)同敵人作斗爭,還要把這里變成學習馬列主義、錘煉隊伍的“黨?!?。
與此同時,獄中黨組織還提出:必須主動應對獄方控制,加強防范,甚至要策反關鍵人物。
特別是當時的看守班長牛寶正。
為了便于秘密稱呼,大家給牛寶正起了一個英文代號:OX(按英語“?!钡陌l(fā)音),中文叫“歐克司尹”。從此,獄中的大家一提“OX”,彼此心照不宣。
牛寶正出生于山東無棣,1886年生人,早年家貧,讀書不多。
1919年進入無棣縣警察大隊當騎兵,后來混跡軍界,曾當到分隊長。軍閥混戰(zhàn)后,因直魯聯(lián)軍失敗,他在1928年棄武還鄉(xiāng)。
回家務農幾年,生活清苦,后來只身北上謀生。
在北平碰壁兩年,最終靠朋友引薦,通過憲兵偵緝隊長高繼武的關系,被安插進草嵐子監(jiān)獄擔任補缺班長。
誰也沒料到,這個地位不高、來頭不大、外表粗獷的看守班長,后來竟在共產黨人心中占據了特殊的位置。
功不可沒的“第一聯(lián)絡人”
牛寶正跟其他看守動輒吼罵、拳腳相向的作風截然不同。
他從不在“犯人”面前擺威風,反倒顯得有點內斂、有點憨厚。
草嵐子監(jiān)獄里的人對他一開始只是心生戒備,但時間一久,不少人私下里說,這個牛班長,有點意思。
真正讓楊獻珍注意到牛寶正的,是一封家書。
那天午后,值勤換崗沒多久,牛寶正悄悄摸到楊獻珍門前。他不像平時例行查房那么干脆,而是猶豫地掏出幾張皺皺巴巴的信紙,說了句:“楊先生,我有點事,想請您幫個忙。”
原來,牛寶正剛從山東老家收到信,說他七十多歲的老娘病重,急需用錢,可家里揭不開鍋。
他想寫封信回去,又苦于不識文斷字。幾個看守雖識字,但他不愿讓他們知道自己家中窮困潦倒。他心里難堪,話也說得不利索。楊獻珍聽完,輕輕點頭,答應了。
就在那封信的代筆過程中,楊獻珍捕捉到了一條極為重要的信息——牛寶正有情有義,有孝心。
他只是一個在現實中掙扎求生的窮人。
楊獻珍
當天夜里,楊獻珍向獄中黨支部做了書面匯報。黨支部判斷:這是一個可以爭取的對象。指示隨即下達——要從思想上鼓勵他,從生活上幫助他,用真誠、耐心、團結的方式影響他。
從那之后,楊獻珍一有機會就主動與牛寶正搭話。他不說大道理,只談生活瑣事
幾次交談后,楊獻珍找準了一個切口。他遞給牛寶正幾塊銀元,說:“我也不寬裕,但您母親的病不能耽誤,這點心意請您收下,別推辭?!?/strong>
牛寶正愣了一下,眼圈都紅了。
不久,楊獻珍又提出一個小小請求:“兄弟喜歡讀點書、看看報,進來好幾個月,心都悶壞了。牛班長要是能幫忙買幾份書報,我一定感激?!?/p>
牛寶正沒有推辭,只是低聲說了句:“楊先生,這事兒……千萬不能跟別人講。”
從那天起,草嵐子監(jiān)獄里開始源源不斷地流入進步書刊。
楊獻珍負責整理、翻譯、講解,每天定時學習。鐵窗之下,理論的火苗被重新點燃。
而牛寶正,也在不知不覺中被這一切深深影響。他耳濡目染,看到共產黨人面對酷刑時的鎮(zhèn)定與堅定,他的內心,逐漸被撬開了一個口子。
一次深夜審訊后,他回到值班室,沉默良久。第二天,他開始主動幫忙送書、傳口信,還偷偷傳出獄中黨組織寫下的材料。
從此 每到探監(jiān)日,牛寶正提前安排好路線。黨組織的同志扮作親屬進入探監(jiān)室,他負責“監(jiān)視”,實際上則為接頭雙方提供掩護。他還多次派自己的妻子、兒子,晚上帶著信件、書刊,從鼓樓大街、東四十條一路跑到翠花胡同的聯(lián)絡點,暗中來回傳遞信息。
然而,好景不長。
1934年底,國民黨特務機關得到線報,懷疑監(jiān)獄內存在秘密組織。18人被列為重點懷疑對象。
很快,一個憲兵班進駐草嵐子,進行拉網式排查。
情況緊急,牛寶正第一時間通風報信,通知楊獻珍。黨支部迅速部署反偵查措施,提前銷毀文件,調整通聯(lián)線路,并統(tǒng)一了答辯口徑。
幾天后的審查中,黨員們態(tài)度堅定,沒有暴露一個組織成員,反倒激勵了獄中其他人。第一次反審查斗爭,就這樣贏了下來。
1935年初,牛寶正再次送來重要情報:政訓處將展開第二輪審查,第三憲兵團準備派兩名特務假扮犯人潛入監(jiān)獄。他還傳來最關鍵的一條——南京方面密令,要秘密處決12名被關押的骨干黨員。
這條消息震動整個獄中黨組織。大家立即組織行動,將被點名的同志身份隱藏,迅速轉移學習材料,準備應對突變。又一次,他們保住了隊伍、守住了秘密。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牛寶正。
到了1936年,局勢起了變化。
抗日救亡的呼聲席卷全國,我黨在白區(qū)的工作任務愈加繁重,而干部緊缺的問題也愈發(fā)尖銳。尤其是北方局,急需大量有經驗、有斗爭意志的骨干力量。
可當時,有起碼五六十名老黨員正關押在草嵐子監(jiān)獄。
這些人個個都是打過硬仗、經受過錘煉的中堅力量。很快,中央決定采取策略性辦法,營救被捕干部出獄。
可如果大批人突然提出出獄申請,勢必引起當局警覺。于是獄中支部決定:分批出獄,減少目標。
1936年9月上旬,第一批9人出獄,安子文、楊獻珍、薄一波、劉瀾濤等悉數在列。
9月22日,第二批21人獲釋。此后陸續(xù)分批出獄的,共計61人。他們出獄后有的先行分散,有的迅速接上組織關系,重新投入戰(zhàn)斗。
這場特殊的“營救”能成功,關鍵一環(huán),仍是那位“第一聯(lián)絡人”——牛寶正。
這些秘密信件、出獄名單、分批安排、探監(jiān)接頭、外文密信,幾乎全是他親手傳遞的。他身在敵營,冒著極大風險,卻從未退縮。
同志們在草嵐子監(jiān)獄原址合影
可1936年底,牛寶正因與政治犯接觸頻繁,被敵人懷疑。他被秘密拘捕,雙手反綁,腳戴重鐐,投入監(jiān)室。隨后遭受連日審訊,嚴刑逼供,軟硬兼施。
他沉默以對,死咬牙關,在各種拷打之下始終未供出任何一人。
面對拒不招供的“叛徒”,敵人準備處以極刑。
生死關頭,是北平地下組織出手了。他們制定了周密計劃,組織營救力量,將牛寶正秘密送出北平,并安排其家人迅速撤離。
之后,這個曾在革命暗線上立下赫赫功勛的“OX”,從此消失在人海。
找到后享18級待遇
轉眼十多年過去了,中國大地風云激蕩,人民終于站起了身。
曾在草嵐子監(jiān)獄堅持斗爭的同志,如今都成為了共和國的開國元勛。
他們始終沒有忘記牛寶正。
如今共和國建立了,可他的下落,卻無一人知曉。只知道,他是山東人,除此之外,一無所知。
于是,安子文、劉瀾濤等人當即向中共中央提出請求,建議盡快查找牛寶正下落,并將其接入北京。
很快,一紙中央加急電文發(fā)往山東,指示地方黨委立刻協(xié)查此人身份、原籍與現狀。
山東省委接電后高度重視,責成組織部門立即展開調查。幸運的是,一位曾在渤??谷崭鶕毓ぷ鞯睦贤净貞浧?,牛寶正好像是無棣縣東關附近的人。
于是,1950年4月,山東省委正式行文垂直下達至無棣當時所屬的墾利地委(今濱州市委)。
地委書記看完省委公函后,親自安排人手,限期查明情況。
沒過幾天,就有一名基層工作人員反映:城東關現在有個正在接受管制的人,就叫牛寶正。
原來當年牛寶正逃出北平后,攜家回到無棣,做點小買賣糊口。
解放后,因為“舊職成份”不明,起了一點爭議。
為確認牛寶正的真實身份,當地的同志在一次和牛寶正的談話中提起“安子文”“劉瀾濤”等人名。
牛寶正搖頭:“沒聽過?!?/p>
但他立刻補充:“不過我認識‘徐子文’‘劉華甫’?!彼踔聊苷f出他們的相貌、性格、講話口音,跟監(jiān)獄里的許多細節(jié)一一對上。
答案終于揭曉。
原來,當年在白區(qū)工作的黨員出于安全考慮,大多使用化名?!靶熳游摹薄皠⑷A甫”正是安子文、劉瀾濤當年的公開身份。
能記得這些細節(jié)的人,除了當事人,就只有參與過的“自己人”。
至此,牛寶正的真實身份被正式認定。
縣委的同志們再次登門,將這段塵封十余年的革命秘密告訴了牛寶正。
牛寶正一聽,愣住了。緊接著,他雙眼泛紅,淚水奪眶而出。
抵達北京后,劉瀾濤、楊獻珍等人親自接見了他。他們一見面就緊緊握住牛寶正的手,說的第一句話是:“我們一直在找你?!?/p>
楊獻珍
組織考慮其經歷和特長,將他安排在北京市公安局草嵐子監(jiān)獄工作,擔任預審助理干部,行政十八級。其子牛建中,也被妥善安排了一份體面的工作。
1954年11月,牛寶正因病去世,終年68歲。
他或許不曾在戰(zhàn)場沖鋒,但他曾在最危險的鐵門邊上,為共產黨人打開了一道光亮。
雖然他的事跡不為人所知,但他依然是一名偉大的英雄。
參考資料:
建國初的中央急電:尋找秘密戰(zhàn)線的功臣“OX” 王貞勤
我奉派尋找“OX”的經過 張學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