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緬甸,相當于我們民國最亂的那個時期,雖然國軍北伐成功,但很多地方根本不聽中央的。緬甸政府直控南方大約7個省的地盤,也叫下緬甸,以緬族為主;
北部幾個邦叫北緬甸,生活著幾個來源于中國的少數(shù)民族,比如撣族(中泰都有的傣族)、克欽族(景頗族)、果敢族(漢族),他們名義上聽從中央,實際上都擁有軍隊,各自為政;
其中我們常說的緬北,確切的說應該是“緬甸東北”,主要是在撣邦范圍內(nèi)。
這里盤踞著幾十個軍閥,其中勢力最大的是佤邦、果敢、小勐拉、大其力,人稱“緬北F4”。
大名鼎鼎的金三角(緬甸部分)就在大其力。
有意思的是,現(xiàn)在的緬甸政府是軍方掌權(quán),好處是可以壓制住各地軍閥,避免國家分裂;但壞處更大,畢竟當兵的不太懂管理和經(jīng)濟,最終影響的還是國家。
他們不是沒想過還政于民,比如1988年后廢除一黨制,實行多黨議會制;但軍方對選出的政府往往不滿意,就會賴賬,發(fā)動軍事政變奪權(quán),跟鬧著玩一樣。比如2021年就把民選的總統(tǒng)溫敏和國務資政昂山素季扣押了。
這兩年發(fā)生內(nèi)斗的地方來自果敢。
國敢基本上都是華人,學校也教中文,說普通話和云南方言。用人民幣,連信號都是中國移動聯(lián)通的,甚至玩短視頻玩得很溜,連賭場和那些軍閥部隊的人都開了號。
較早一批華人,是當年南明李定國部下的“楊高學”,帶著人逃到這里打游擊,后來清廷清剿不了楊高學,楊高學也不可能復了明朝。從雍正開始楊氏一族就不斷請表歸降,直到道光時才點頭,清廷在果敢設(shè)立了木邦宣慰司,楊家被封為“果敢世襲縣令”,享有高度自治權(quán)。
后來英國人跑來了,大清也早被欺負的沒了脾氣,1897年中英簽訂《續(xù)議緬甸條約》,果敢被劃歸英屬印度的緬甸殖民省。不過為了方便統(tǒng)治,緬甸北部仍然由各土司管理,只要認英國是老大就行。
1947年緬甸獨立,國父昂山將軍為了盡快統(tǒng)一全國,也和這些少數(shù)民族簽訂了《彬龍協(xié)議》,大體意思說,只要承認緬甸政府,你們的地盤依舊你們說了算。
還沒完,1950年初在中國內(nèi)戰(zhàn)潰敗的國民黨第8軍、第26軍殘部,還有其他一些反共武裝2000多人竄逃到緬北占山為王,為了生存順便搞起了販大煙的行當,還打出口號“十年北伐、八年抗戰(zhàn)、四年內(nèi)戰(zhàn)、叱咤金三角、勝敗論狗熊”,大有一副安營扎寨決不走的架勢。
緬甸政府一看,你個落水狗居然跑到我地盤上撒野,隨即派兵剿滅。不過別看國軍在解放戰(zhàn)爭中很渣,卻直接暴揍來清繳的緬甸軍隊,干趴了上萬人。
臺灣的老蔣看到了意外的驚喜,又燃起了反攻大陸的希望。趕緊空降李彌過去,加大支援力度,還有美國中情局和泰國政府的暗中支持,這支國軍殘部勢力不斷坐大。緬甸政府趕又趕不走,打又打不過,只好跑到聯(lián)合國那里一哭二鬧三上吊......
蔣校長迫于國際壓力,只好把大部分國軍撤回了臺灣,但仍然留下了幾千人以備他日之用,所以這里又添加了許多國軍的后代。
大體脈絡介紹完了,那么緬北軍閥混戰(zhàn)、毒品以及我們深惡痛絕的電詐是怎么回事呢?這一切盤根交錯的復雜關(guān)系,要從一個不起眼的培訓班開始。
楊氏土司和國軍為了方便招兵買馬,在果敢辦的一個“反共抗俄軍政大學”。因為有臺當局和美情報局的支持再加上李彌販毒,學校不差錢。學員的衣食住行都免費,畢業(yè)直接分配工作還可以扛槍,這對山溝里世代落后封閉的人來說是個巨大的誘惑,各式各樣的地痞流氓慕名而來。
于是,這個不起眼的培訓班走出了許多“杰出人才”,金三角鴉片大王羅星漢、世界頭號毒梟坤沙,以及果敢王彭家聲都在這里畢業(y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