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各大影片中,《畢正明的證明》口碑數(shù)一數(shù)二。然而,與口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票房的低迷,上映11天票房不到6000萬,在今年國慶檔一眾影片中的票房墊底。
盡管近幾日票房走勢出現(xiàn)逆跌,熱度有所回升,但整體表現(xiàn)仍顯黯淡。
作為一部小體量的商業(yè)片,《畢正明的證明》雖然匯集了王安宇、張?zhí)鞇?、聶遠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員,但與國慶檔其他影片的頂流陣容相比,仍顯遜色。
影片以90年代為背景,講述人民公安“反扒”題材的故事,這種設定讓不少觀眾誤以為它是一部“又老又舊”的主旋律電影。
更讓人無奈的是片名,前幾年觀眾被許多諧音梗的喜劇片傷得不輕,出現(xiàn)了“諧音梗多爛片”的印象,此外《畢正明的證明》既沒有辨識度,也無法讓人從名字中看出故事或類型。
盡管如此,《畢正明》還是受到了觀眾的歡迎,許多“自來水”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呼吁給電影增加排片,甚至想出了撤檔再尋檔期上映的辦法。
《畢正明》的故事很簡單,一個從小立志當“反扒英雄”的年輕警察畢正明,臥底盜賊組織“榮門”,一路過關斬將,最后成功端掉整個團伙,圓了自己的英雄夢。劇情設定乍一看像是俗套的正能量故事,但這部片子偏偏能把俗套拍出一種讓人上頭的爽感。
首先得夸夸人物塑造。
王安宇演的畢正明,絕不是那種自帶主角光環(huán)、一路開掛的偉光正角色,相反他是個又笨又倒霉的新人警察,班第一天就意外致殘,還差點被迫退出警隊。
后來臥底“榮門”,拜在女賊大白桃門下,學起了偷盜技術和小偷們打成一片,甚至產(chǎn)生了惺惺相惜的情感。他不是完美無缺的正義化身,而是一個真切的普通人。
他會犯錯,會心軟,也會猶豫。當他面對那些誤入歧途的小偷,不是高高在上的訓斥,而是試著理解他們?yōu)楹巫叩竭@一步,甚至真心幫他們改過。通過畢正明看到了警察這份職業(yè)背后的危險與堅守,也看到了罪惡背后的人性溫度。
反派這邊也精彩得不輸主角。張?zhí)鞇埏椦莸拇蟀滋遥褚恢灰柏?,性感、危險、充滿誘惑。偷竊時靠美貌撩得人心蕩漾,得手后一溜煙消失不見,那種若即若離的神秘感,一直吸引著畢正明也吸引著觀眾,而在電影的后半段我們愈發(fā)明白她在“榮門”中的無奈處境,那些神秘與魅惑只是她的包裝,她的命運并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也讓她的結局有了一份悲壯的意味。
花手,近幾年內(nèi)地銀幕最讓人膽寒的反派,一個在“榮門”底層被壓榨的小卒,硬生生被逼成了嗜血狂魔。手腕能180度反折的絕技,讓他戰(zhàn)斗力爆表,一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但導演沒有把他拍成單純的瘋子,而是讓人看到他背后的壓抑與爆發(fā)——一個被命運碾壓到極限的人,最后只能用暴力還擊世界。片中四爺、周隊、少爺,甚至二寶、江米條等,一眾配角也都各有千秋,簡直個個能單拎出來拍個番外。
《畢正明》最有意思的地方,是我們看到了一個長期遮蔽的小偷江湖。
盜賊組織“榮門”,組織結構比一些大公司還要嚴密,“三橫五縱”分工明確,層級森嚴,每年還要舉辦一場“英雄會”,劃地盤、秀技藝、拼實力。
更絕的是,小偷們精湛的偷竊技術,盤、探、開、摳、夾讓人眼花繚亂,錢包里的紙幣,分分鐘就被換成了練功券。甚至連“兵法”都搬上了陣,聲東擊西、瞞天過海、無中生有、美人計,防不勝防。偷技訓練更是腦洞大開,要通過手速、觀察力、偽裝力層層考核才能出師。
這些偷盜技巧并不是無中生有,而是源于上世紀90年代扒手作案手法的深入調(diào)研。
創(chuàng)作者的用心也是《畢正明》的制勝之道,導演在拍法上相當有野心,一部“反扒片”,硬是拍出了動作片的味兒。
每一次偷竊都像是武林高手的對決,手速比刀快、眼神似劍鋒,招式之間暗流涌動,盤、探、開、摳、夾,不只是偷技,更像是明槍暗箭的較量,一不小心身上的錢財就被洗劫一空。幾場大的動作戲更是一個“狠”字當頭。尤其是花手一出場,簡直是偷界戰(zhàn)神:小刀封喉、噶腿、刺胸不在話下,血腥程度爆表。
燃、爽、這是大多數(shù)觀眾看完《畢正明》后的第一反應。
可這部電影不僅是爽片那么簡單,在商業(yè)類型的外殼下,導演還塞進了一份屬于90年代的集體記憶。那是一個綠皮火車縱橫中國的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南來北往的人越來越多,車廂成了一個縮小版的社會:暴發(fā)戶、打工仔、趕集的商人、帶病求醫(yī)的婦人、相依為命的母子……各種人生在狹小的空間里擦肩而過。
但那時候的火車,也藏著一份時代的陰影——扒手橫行。幾乎每個人出門前都聽過那句叮囑:“火車上小偷多”,“上車東西看緊點”。坐火車防小偷幾乎成了一個必修課,甚至總結出了“放里不放外、放前不放后、混放不單放,坐車別犯困,下車摸摸包”這樣的順口溜。
《畢正明》正是把鏡頭對準了那個被遺忘的江湖。
影片里的綠皮火車,不只是交通工具,更像是命運的列車,有人奔向希望,有人被偷走希望。那些被扒走的,不僅是一點現(xiàn)金,可能是一家人幾個月的積蓄、一位老人買藥的錢,甚至是一整個家庭的支撐。
正因如此,在爽感之外,還多了一層情感的重量,不只是偷與防,更是那個時代的人間冷暖。
如今綠皮火車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呼嘯而過的動車高鐵,以及越來越快的生活節(jié)奏。
火車上丟東西的苦澀回憶化為一幕幕傳奇故事,成為茶余飯后的談資。銀幕上我們看到警匪之間的明爭暗斗,更看到了那個洶涌澎湃,野蠻又浪漫共存的時代,電影的故事定格于1997年,那一年已經(jīng)過去了28年,我依然懷念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