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遇伏,五千對兩萬,冷兵器定生死。
1853年9月25日早晨,滄州城外下著大霧。太平天國北伐軍兩萬人突然撞上清軍五千人,打了一天一夜。打到最后,城墻邊躺著幾千具尸體,城里大街小巷全是血,活下來的兵和平民都累得說不了話。后來有人說這場仗死了上萬人,光清軍就死了三千多,老百姓死了七八千。
太平軍本來是要抄小路去北京,沒想到在滄州城南碰上清軍。清軍騎兵沖在前面,可霧太大,雙方剛摸黑打起來,太平軍人多,把清軍前鋒打退了。這時候清軍火藥車全被太平軍燒了,剩下的人只能用刀、矛打仗。城里一些老百姓也出來了,拿扁擔(dān)、鐵鍬幫忙,打到晚上天黑,太平軍終于沖進(jìn)城。
守城的德成帶著人死守北門,他五十多歲的福慶叔拿著一丈二長矛能單挑好幾個太平軍。有個姓溫的老太太躲茶館里,等太平軍士兵過來時用剪子刺死三人。這些平時不會武功的人,關(guān)鍵時刻就靠著胳膊上的力氣在活命。
打了十多個小時,太平軍損失最少一千人。打仗后考古隊挖出的骨頭,大部分傷口都是刀劈、矛刺?;鹌鱾苌伲f明這時候打仗主要靠貼身肉搏。以前有人說古代打仗拼紀(jì)律、靠裝備,可滄州這仗打完才知道,沒鎧甲、沒火器,真打起來還是看誰力氣大、手上活好。
城破后還在巷子里繼續(xù)打,太平軍沒法速戰(zhàn)速決,最后干脆屠城。幸存的老百姓說,當(dāng)時城里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手里有東西能掄的,都得往前沖。后來清朝檔案記載,光是被砍掉的腦袋就有五百多個,大部分都是用刀、矛砍的。
打完仗太平軍繼續(xù)北上,但這場仗耽誤了不少時間,最后沒能打到北京。清軍那邊死了太多人,連正經(jīng)記錄都寫不清楚具體數(shù)字。不過有個細(xì)節(jié)挺有意思,滄州這兒過去是鏢師多,老百姓從小練功夫,打仗時候派上了大用場。
現(xiàn)在網(wǎng)上有人說古代打仗靠陣型,有人說靠猛將,可滄州這場硬仗說明啥?就是真刀真槍干起來,平時練沒練過武藝,胳膊腿有沒有力氣,直接關(guān)系能不能活著回家。后來抗戰(zhàn)時候也有例子,河北老百姓用鋤頭擋住了鬼子,跟滄州當(dāng)年差不多。
滄州戰(zhàn)役里有個叫多瑞的清軍,打十次贏十次,就因為他常年練武。打完仗太平軍發(fā)現(xiàn),就算對方是精銳,遇上一群胳膊腿硬的人,照樣要吃大虧?,F(xiàn)在年輕人都說練武沒用,可看看歷史上這些死人堆出來的經(jīng)驗,身體好、手腳利索,在要緊時候真能救命。
后來有人統(tǒng)計,這場仗里老百姓用扁擔(dān)殺的太平軍,甚至比正規(guī)兵還多。這說明啥?就是啥工具都能當(dāng)武器,關(guān)鍵看你敢不敢上。太平軍本來以為打敗幾千人的小城容易,結(jié)果碰上一群人拼命,反倒把自己拖得夠嗆。
打完這場仗,太平軍繼續(xù)往北走,但后來徹底失敗。滄州這場仗死了這么多人,主要是因為兩軍沒先進(jìn)武器,只能靠冷兵器硬拼?,F(xiàn)在的年輕人總說冷兵器過時了,可你看有些新聞,去年一個小偷入室偷東西,被老太太用剪子逼退出去,跟一百七十年前那會兒一個道理。
這場仗最后告訴所有人,打仗歸根結(jié)底是拼個體本事,陣型紀(jì)律那些都是浮云。要是自己力氣不夠、武藝不行,有再好的策略也沒用。現(xiàn)在生活好了,大家別覺得打仗的事遠(yuǎn),遇到急難險事,說不定還要靠自己平時練的那點本事。
打完這場仗的人都死光了,但他們用命換來的經(jīng)驗還在:身體是自己的,功夫是真能救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