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貓現在在烏茲別克的布哈拉古城。辛辛苦苦扛出來的筆記本電腦忽然不能上網了,手機上編輯不熟練,天天外面跑也很累,只能發(fā)點圖加上大白話,見諒!
回去一定好好整理讓大家看個痛快!
我沒有想到在烏茲別克,在古城布哈拉,居然能有這么前衛(wèi)的雙年展。我原來的想象,總覺得這是一個宗教濃厚的傳統的城市。
展覽多數用了從前的清真寺或神學院,有的已經廢棄,有的是臨時征用。這一座用大面積的織品覆蓋后,感覺可以辦婚禮。
這種風格的多是神學院,一個個小房間是學生宿舍,可能兩人一間?,F在成了絕佳的展室。
其中一個是露天展出,就是在長達500米的古運河上,用織品,印著咸海圖案的織品,做成長長的幾條帶子,代表著即將逝去的咸海!
烏孜別克是一個雙重內陸國,就是不僅它不臨海,而且周邊所有的鄰國也都不臨海。也就是說,這里的國民如果想看到大海,必須要越過一個國家。
所以,對烏孜別克人來講,咸海雖然不是海,而是一個大大的湖,但也是他們寄托對海洋向往的難得載體,對他們來說是最像海的地方。
可惜,因為蘇聯時期人為的生態(tài)災害,咸海已經越來越小,可能很快就徹底消失了。
搪瓷杯子盤子水壺之類拼出的房子,里面是盤子,絕對驚艷!
在韃靼人的信仰中,瓜類有些特別的魔力。瓜皮上的紋理,就像經書一樣!
這個流光溢彩的藍屋美得驚人,尤其上面的懸掛物。游動的魚形也象征烏茲別克人對水的渴望!
東方風格的茶室。四張小桌拼的很有韻味
傳統編制圖案
用女人頭巾編織的巨大彩帶
磚石壘在荒廢的清真寺內,不知什么含義!但它們的粗糙質樸倒是與清真寺的頹廢很協調。
進門是一個金字塔!用繩帶編制后再涂黃泥,好像里面還加了香料。編織,香料,都是中亞特色!
用沙子鋪就的荒漠,像人類心中的孤獨。 但這兩片綠洲,綠洲中的花草,就好像遙遙相望的兩個心靈!
藝術家的舅舅或者叔叔死于肝硬化,所以他拼出這個長著、開著花的肝臟,紀念自己的親人!
荒廢的墻壁用傳統圖案傳統工藝的壁紙
裝飾成一座花草的殿堂!
這是一個老年藝術組織的作品。
每個展區(qū)都有不少志愿者,居然還有殘疾志愿者用英語黑游客講解,非常有人情味!
展館外有警察。這個英姿颯爽的女警尤其引人。這大長腿,羨慕!
警察還負責幫殘疾志愿者抬輪椅,古建筑的門檻不能鋸掉!
左邊的鳥為了保護人類與怪獸搏斗。我問志愿者右邊的龍也是怪獸嗎?她的意思好像是說,龍不是怪獸。在中國,龍鳳經常在一起,他們受了影響。
這段視頻說中世紀一個男孩和他的穿越到現代,他忙著在鬧市中找驢,后面的視頻是的視角,在田地奔跑。座椅很有意思
石榴在當地有特殊的意義
這是蒙古人的作品。一共七個這樣巨大由絲線編織的字母,代表薩滿教里的七個神祇。
類似新娘騎巨獸的棉布作品,一共七個,巨大無比,如果不是有小窗,這朵花都豎不起來。之前擺在外面帶著濃濃的鄉(xiāng)鎮(zhèn)作坊味兒,放在陰暗的房間還有些陰間味兒。
海綿包裹的空房子吊著這么個東西
前面吊的不是磚頭,而是韓國人的泡菜,
后面的自然是泡菜壇子。他們認為發(fā)酵也是藝術。
蘇聯有不少朝鮮族,二戰(zhàn)時期被斯大林同志打包郵寄到了中亞。
這是撕裂的心??,代表中亞文化和僑民的回憶
猜猜這是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