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的旅行換一種方式
來一場深度的“生態(tài)探秘”
讓我們走進秦巴山水間的瑰寶
石泉
這里不僅有著
“水色旖旎”的漢江
“雄奇險峻”的巴山
這里更是一座蘊藏著
無數(shù)生命奇跡的
“天然植物基因庫”
你是否曾好奇
為何眾多在別處
難得一見的珍稀植物
偏偏選擇在此“安家落戶”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
解鎖石泉的生態(tài)密碼
密碼一:
PROPOSAL
得天獨厚的“天然四合院”
想象一下,一個被群山環(huán)抱、江水潤澤的“超級豪宅”,這就是石泉為珍稀植物提供的天然家園。
地理坐標:北緯32°-33°的“生態(tài)黃金線”,石泉地處中國地理的南北分界線——秦嶺以南,大巴山北麓。這個位置是暖溫帶向亞熱帶的過渡地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好比一個天然的“空調房”,既避免了北方的嚴寒干燥,又緩解了南方的酷熱潮濕,為各類植物提供了最舒適的生存溫床。
地形格局:立體化的“復式公寓”。境內山巒起伏,溝谷縱橫,海拔高差顯著。這種復雜的地形,創(chuàng)造出了從河谷到高山的多樣化小氣候環(huán)境。喜濕的植物可以藏在深澗,耐寒的植物能夠長在山巔,喜光的植物則可沐浴陽坡……在這里,每一種珍稀植物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專屬房間”,互不干擾,和諧共生。
生命之源:漢江的“滋養(yǎng)之泉”。漢江穿境而過,不僅造就了“石泉”這個詩意的名字,更如同一條生命紐帶,調節(jié)著區(qū)域氣候,輸送著充沛的水汽與養(yǎng)分,是這片土地上所有生靈的“母親河”。
密碼二:
PROPOSAL
與“植物活化石”的千年邂逅
在石泉的深山幽谷中,漫步其間,你很可能與從遠古時代走來的“植物活化石”--無數(shù)奇花異草和珍稀樹種不期而遇。全縣主要樹種共51科,87屬,134種。其中用材林樹種68種,觀賞樹種7種,經濟林樹種35種,包括生漆、油桐、核桃等。在主要樹種中,石泉又我國特有珍貴樹種楠木,有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銀杏,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冷杉、連香樹,以及松樹、櫟樹、楸樹、椴樹、苦楝樹等。據(jù)森林資源調查報告,全縣共有古樹名木320棵,樹齡在200年以上的珍稀古樹共202棵。
雁山瀑布:景區(qū)位于石泉縣喜河鎮(zhèn)境內,森林覆蓋面積達到95%以上,年平均氣溫在17℃左右,負氧離子達到每立方厘米12000~18000個,越是接近瀑布的地方,負氧離子越高。
瀑布,不止是風景,更是生命的“引擎”。它是一個微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核心動力源,瀑布飛濺產生持續(xù)不斷的水霧,極大地提高了周圍空氣的濕度,并降低了局部溫度。這為那些喜濕、怕干燥、畏酷熱的珍稀植物,創(chuàng)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恒濕保鮮柜”。
瀑布的水流侵蝕著巖石,塑造出了峭壁、凹陷、巖洞和水潭邊等多樣化的生境,恰恰是不同植物安家落戶的關鍵。有的植物根系需要緊抓濕潤的巖壁,有的則偏愛積滿腐殖質的淺坑。水流從上游帶來豐富的礦物質和有機碎片,在瀑布下方和水潭邊緣沉積,形成了肥沃的土壤,這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營養(yǎng)餐”。因此,孕育出崖壁上的“舞者”--石斛。在瀑布旁濕潤的懸崖峭壁上,你或許能發(fā)現(xiàn)石斛(尤其是如鐵皮石斛等野生品種)的身影。瀑布邊常年濕潤的巖石和土壤,也是苔蘚和蕨類植物的天堂,如鳳尾蕨或鐵線蕨。同樣,這里也是生態(tài)研學的好去處!
鬼谷嶺景區(qū):景區(qū)位于石泉縣云霧山鎮(zhèn),也是鬼谷嶺國家森林公園所在地,景區(qū)總面積5000多公頃,森林覆蓋率為85%,原始森林占60%,有70多處奇絕幽美的自然景觀,山上常年云霧繚繞,主峰鬼谷嶺更是雄奇險峻、氣勢磅礴,峰頂古木參天,終年云霧繚繞,宛若人間仙境。
它也是珍稀植物的理想棲息地,鬼谷嶺年降水量950毫米左右,從深山幽谷到突兀峰巒,蒼翠欲滴,蔥郁繁茂,有原始及原始次生林5.8萬畝,植被覆蓋率達94%,主要分布鐵堅杉、常綠闊葉林、落葉林、喬木、杉木林及馬尾松林。有活化石之稱的紅豆杉、鐵桿杉、銀杏比比皆是?,F(xiàn)存百年以上古樹名木120余株。有種子植物137科、591屬、3000多種,占全國種子植物總科數(shù)的45.1%,總屬數(shù)的19.9%,總種數(shù)的12%。其中有利用價值的野生經濟植物1275種;樹種51科,87屬,134種。
云霧山屬中國四大藥帶之一。《本草綱目》記載中草藥1892種,此地就有1200多種,其中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收入的有244種,分別占全國和陜西的52.8%和71.8%。名貴中草藥材,主要有人參、靈芝、金耳環(huán)、杜仲、金銀花、何首烏、丹參等50多種。
密碼三:
PROPOSAL
守護與共生的“生態(tài)智慧”
天然的庇護所:珍稀植物的繁盛,絕非偶然,這背后,是石泉人與自然的千年契約與生存智慧。石泉境內擁有鬼谷嶺國家級森林公園、燕翔洞、雁山瀑布等眾多自然保護地。這些區(qū)域人為干擾少,為珍稀植物提供了最后的“避難所”和天然的繁衍基地。
“綠水青山”的實踐:當?shù)卣兔癖娛冀K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fā)展理念。持續(xù)的植樹造林、生態(tài)保護宣傳,讓保護生物多樣性成為全民共識。越來越多的游客也對這種可持續(xù)的生態(tài)旅游模式贊不絕口,共同見證了石泉在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方面交出的滿意答卷。
和諧共生的典范:在這里,你看不到人與自然對立的痕跡。古老的村落與參天古木相伴,現(xiàn)代化的步道小心翼翼地繞開珍稀植物的生長區(qū)。這種尊重與克制,才是這些“生態(tài)居民”能長久安家的根本。
STUDY
石泉,正已完整的自然本色與豐富的生態(tài)層次,為你打開一扇通往野外生物學與生態(tài)學實踐的大門。誠邀您步入這片真實的自然課堂,共同探尋山水之間鐫刻的植物印記.....
本文為安康文旅綜合整理,相關轉載內容只為分享傳播之用,非商業(yè)用途。文章或圖片版權屬于原作者。部分文字或圖片來源網絡,無法核實出處,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來源:石泉文旅
編輯:亞楠
責編:童慧
終審:張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