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利純電車動力如何?
用哪個制造商的電池?
法拉利擅長的懸掛設計有何獨特?
盡管法拉利尚未正式發(fā)布其首款純電動車,但近期公布了底盤技術細節(jié),可以讓車迷一窺究竟,國產車有可以學習的地方嗎?
動力如何?
這款新車將搭載四臺法拉利自主研發(fā)的電機,綜合功率在1000馬力以上,0-60英里/小時加速低于2.5秒,也就是0-96km/h為2.5秒,這意味著破百時間在3秒以內。
前后軸各配備兩臺獨立控制的永磁同步電機,構成扭矩矢量分配系統(tǒng)。默認狀態(tài)下為四輪驅動,但通過方向盤上的e-Manettino模式選擇,可斷開前軸電機,切換為純后驅模式。值得一提的是,電機采用Halbach磁體排列技術,可以更高效地將磁場聚焦于定子。為防止高速運轉時離心力破壞結構,轉子外圍采用碳纖維包裹。
前電機轉速達30000rpm,后電機可以達到25500rpm。這兩項數(shù)據(jù)在一部分國產電動車上也可以看到,而法拉利的萬轉內燃機國產車顯然無法達成,足以看出電動化時代,國產品牌已經(jīng)引領了步伐。
雖然官方未公布精確功率,但公布了前后軸各自的數(shù)據(jù),前軸282馬力,后軸831馬力,理論綜合輸出上限可達1113馬力,并且這是一套偏向后驅的動力方案。
一直以來,法拉利都以聲浪著稱,電動車的聲浪并不動聽,為了彌補這個遺憾,法拉利工程師通過加速計采集后電機特定硬點的振動信號,如同電吉他拾音器,放大傳輸至座艙。這種振動隨電機負載、轉速甚至轉向實時變化,未經(jīng)人工修飾,營造出獨特的機械共鳴。
哪個制造商的電池?
底盤中央搭載法拉利自研的800V電池外殼,總容量122度。由15個模塊組成,每個模塊包含14片SK創(chuàng)新公司的軟包電芯,也就是說,電池供應商來自韓國,集成電池監(jiān)控系統(tǒng)。其中13個模塊平鋪于底盤,最后兩排電芯則采用疊放布局隱藏于后座下方。就電池結構來看并不特殊,沒有使用異形電池方案。
這套系統(tǒng)支持350kW直流快充,15分鐘內可補充70度電量,WLTP續(xù)航里程530公里,電池容量、快充功率等也是國產車的主流水平。
懸掛有何獨特?
新車采用全鋁懸掛結構,前后橋均使用空心轉向節(jié)減重。前橋為雙下控制臂+上叉臂的多連桿結構,后橋則采用一體式的下部控制臂,以及獨立的上控制臂,不同常規(guī)設計的是,后橋用獨立控制的執(zhí)行器取代傳統(tǒng)轉向拉桿,可實現(xiàn)單側2.15度的后輪轉向。在純電車上,法拉利首次采用后副車架結構,工程師解釋,因電動車缺乏發(fā)動機聲浪,無法掩蓋振動,必須通過副車架提升NVH表現(xiàn)。
剎車系統(tǒng)標配碳陶瓷制動盤,前輪為六活塞卡鉗配15.4英寸剎車盤,后輪為四活塞卡鉗配14.6英寸剎車盤。與第三代主動懸掛系統(tǒng)協(xié)同工作時,日常駕駛中機械剎車的使用頻率將明顯降低。與Multimatic合作開發(fā)的48V主動減震器也是這款車的獨特之處,阻尼力由內置滾珠絲杠的電機調整,每秒調整100次,新一代將絲杠傾角優(yōu)化20度,并加入油溫傳感器,應對激烈駕駛,防止熱衰減。
不過在底盤減重層面,法拉利也毫無辦法,面對龐大的電池,法拉利電動車的重量也達到2313kg,這要比常見的法拉利跑車重1噸,勢必影響操控靈活性。
選車偵探觀點:這款軸距2961mm的四門車已經(jīng)進入量產準備階段。法拉利計劃在2026年分三階段完整發(fā)布該車,首批實車動態(tài)測試將于明年初展開。以輕量化、操控、聲浪著稱的法拉利,在電動車時代并沒有拿出特立獨行的產品,無論是重量控制,還是性能、充電速度等均與幾十萬的國產車沒有明顯區(qū)別,那么法拉利如何保持高端定位?歡迎大家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