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廣安有家屬反映,若家屬不獻血,醫(yī)院便不給病人做手術。這一言論在網(wǎng)絡上迅速傳播,掀起了軒然大波。
針對這一情況,涉事醫(yī)院工作人員出面解釋。原來,廣安血站正面臨血液告急的嚴峻局面,醫(yī)院為了合理調配有限的血液資源,只能優(yōu)先保障急診手術的用血需求。在此情況下,才建議家屬進行獻血。
武勝縣衛(wèi)健局一名工作人員也進一步說明,當前血庫血液緊張是不爭的事實。醫(yī)院并未強制要求家屬必須獻血才能為患者做手術,只是提倡家屬獻血。因為按照相關政策,家屬獻血后,患者用血的費用會相應降低。然而,部分家屬既不愿意獻血,又不愿意承擔高價用血的費用,陷入了一種“既要又要”的兩難境地。目前,醫(yī)院已經(jīng)安排下周一為患者進行手術,并且與家屬進行了更深入的溝通和解釋,希望能消除家屬的疑慮。
在自媒體時代,信息傳播速度極快,但同時也容易滋生不實言論和網(wǎng)絡暴力。此次事件中,部分人在未了解事情全貌的情況下,便盲目跟風指責醫(yī)院,這種行為實在不可取。
從客觀角度來看,醫(yī)院在整個事件中并無過錯。醫(yī)院本身并沒有資格干涉血站的用血分配,血站擁有最終的決策權。血站表示有血,醫(yī)院才能獲取相應的血液資源用于手術。而且,血液一直以來都是稀缺資源。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雖然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有所“覺醒”,但這也導致越來越多的人不愿意參與獻血,使得血站缺血的狀況愈發(fā)嚴重。
反觀家屬的行為,著實令人費解。做手術的是自己的親人,在血站血液緊張的情況下,自己卻既不愿意伸出援手獻血,又不愿意承擔高價用血的費用。這種“既要又要”的思維模式,實在有失妥當。要知道,每一滴血液都可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自己都不愿意為親人付出,又有何資格使用別人的愛心獻血呢?
倘若每個人都像這位家屬一樣,只考慮自身利益,不愿意為社會公益事業(yè)貢獻力量,那么血站的血液又從何而來?我們的醫(yī)療體系又該如何保障更多患者的生命健康呢?
此次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在自媒體時代,我們應該保持理性和客觀,在了解事情真相后再發(fā)表言論。同時,我們也應該積極倡導無償獻血,為社會公益事業(y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更多的生命得到救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