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檔總票房突破18億,上映的8部國產(chǎn)大片勝負已分,呈現(xiàn)出“四進四退”的慘烈局面,其中最大贏家是《志愿軍:浴血和平》,不僅口碑在線,票房亦是獨一檔的存在。
9月上映的《731》憑借極高關注度,在國慶檔依然能占據(jù)17.7場均人次和18.9%的票房。而有如此吸金大戶的存在,國慶上映的8部影片多少都受到其沖擊和影響。
但真金不怕火煉,自身口碑和質(zhì)量過硬,依然能夠?qū)崿F(xiàn)逆境翻盤。最大的驚喜是《震耳欲聾》,雖放在10月4日上映,卻能以優(yōu)秀的口碑穩(wěn)扎穩(wěn)打,后半程發(fā)力,取得好的成績。
下面就要聊一下,國產(chǎn)8部大片各自的評分及表現(xiàn)。
08、《豬豬俠·一只老豬的逆襲》(豆瓣評分:4.8,票房:4865.54萬)
這是《豬豬俠》系列大電影的第10部,也是《豬豬俠》系列這個IP二十周年的作品,所以選了初代“豬豬俠”的形象為核心角色,主打一個情懷。
可情懷好賣,你至少也得先把故事講好,就算是針對青少年市場,質(zhì)量也得過硬才行啊。
《豬豬俠》、《熊出沒》、《喜羊羊》號稱我們內(nèi)地三大動畫IP,這其中《熊出沒》的品牌影響力最大,就是因為其每部作品都對編劇嚴格把關,確實故事講得好,口碑上得去。
而《豬豬俠》系列在這“仨IP”中口碑墊底,這反映在其歷年的電影票房成績上。其中票房最高的是2021年的《豬豬俠大電影·恐龍日記》,因為有恐龍,讓它在當年的五一檔收獲7932萬票房,但仍未能超過1億。
《豬豬俠·一只老豬的逆襲》相比之前的作品,故事方面依然沒能看到進步。觀眾評價說全片充斥過時的網(wǎng)絡搞笑梗,故事低幼,其3D的畫質(zhì)也十分粗糙,這也是它未能取得好成績的原因。
07、《畢正明的證明》(豆瓣評分:7.4,票房:5082.81萬)
反扒題材犯罪動作片,王安宇首次挑大梁,佟志堅編導,《畢正明的證明》上映至今口碑一直都很好。影片講述第一天上班就因受傷意外致殘的警察畢正明(王安宇 飾),急于想證明自己,于是闖入叫“榮門”的盜賊團伙,成為火車上的扒手集團臥底。
影片的故事有點像21年前馮小剛導演的《天下無賊》;其動作設計巧妙,觀感又像《捕風追影》?!皹s門”中的扒手們一個個形象性格鮮明,故事情節(jié)也較輕松搞笑,是其能夠收獲好口碑的原因,豆瓣評分7.4不算低了,可見觀眾都很喜歡的。
但影片從一開始就沒能獲得好排片,因此票房沒有起色,目前基本上已經(jīng)掉隊,很難收獲更好的票房。原因在于王安宇作為電影圈新人,票房號召力有限,影片的宣發(fā)也沒做好,院線很難支持并給予更多的排片。
06、《風林火山》(豆瓣評分:6.4,票房:7131.87萬)
一部拖了8年才上映的電影,早已把影迷的興趣和耐心消耗殆盡。麥浚龍導演在《僵尸》之后的第二部作品,集結了古天樂、金城武、梁家輝、劉青云、劉永、林俊賢、衛(wèi)詩雅、李元霸、程東、盧海鵬、盧冠廷等超強的明星陣容,投資高達4.5億。
影片早在2017年就已經(jīng)開機了,拍攝周期也只有8個多月,但拍攝過程磕磕絆絆,后期剪輯又十分緩慢,上映時間就一直拖到今年才與觀眾見面。而問題出在今年5月份的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影片的132分鐘版本在午夜場上映后卻傳出大量差評。
負面評價集中在情節(jié)推進緩慢,鏡頭語言看似高級卻沒能讓觀眾理解,因此觀影過程十分煎熬。
如今上映版本是125分鐘的刪減版,受到負面口碑的影響,觀眾的觀影熱情大打折扣,院線也不敢給太多的排片,這導致影片剛上映就輸在了起跑線上,實在可惜。
05、《三國的星空第一部》(豆瓣評分:7.2,票房:7435.07萬)
《三國》題材終于也被拍成動畫片了,編劇易中天一再強調(diào)影片不是改編自《三國演義》,而是根據(jù)史書記載還原一個他自己心中的曹操形象。相比演義中的“奸雄”曹操,易中天的曹操顯得更加親切可愛。
易中天賦予這版曹操“狗粉”的形象,影片中有大量曹操與他的愛犬“麥子”互動的情節(jié),而曹操想要迎漢獻帝劉協(xié)的重大決策,也是問了“麥子”才下定決心的??梢哉f“麥子”就是曹操的善良體現(xiàn),而影片中段“麥子”的犧牲,也是曹操改變策略的重大轉(zhuǎn)折點。
影片也給漢獻帝劉協(xié)加了很多戲,讓他的形象更加飽滿,更接近歷史中漢獻帝形象。漢獻帝與曹操之間關于衣帶詔的爭議,是全片最大的矛盾點,也是影響兩人關系的情節(jié)關鍵點。
相比歷史和演義,易中天更多的將曹操塑造成忠臣,這個形象不能說是顛覆,但絕對是創(chuàng)新。因此影片在豆瓣能有7.2的評分,其票房也正朝著1億大關邁進。
04、《震耳欲聾》(豆瓣評分:7.5,票房:1.73億)
國慶檔8部電影中評分最高的電影,《震耳欲聾》講述不為人知的CODA律師的故事。
影片是根據(jù)上海九州CODA律師張琪的從業(yè)故事改編的,檀健次飾演出身于聾人家庭,并熟悉手語的CODA律師李淇,被卷入一宗涉案金額巨大的聾人反詐案。
影片最精彩的部分,是李淇律師思想與行動上的轉(zhuǎn)變。李淇本是以自我為中心,講究“名與利必須占一頭”的自私自利人設。但在得知身邊的人一個個上當受騙后,他終于下定決心,要與詐騙集團死磕到底。
這種人物價值觀的大轉(zhuǎn)變,需要演員優(yōu)秀的演技來支撐,檀健次的表演很好詮釋了這一點。
片中檀健次貢獻了三場展現(xiàn)演技的名場面,特別是電梯中吵架的長鏡頭,和高潮部分用演講和手語表現(xiàn)“手口不一”的高超技藝,都令人驚嘆。
女主角蘭西雅的演技也是相當出色的,與檀健次合作CP感很足,因此才能得到觀眾肯定。
目前《震耳欲聾》的票房增速十分明顯,希望院線能夠給多點排片,讓影片能夠取得好的票房成績。
03、《浪浪人生》(豆瓣評分:6.4,票房:2.15億)
根據(jù)閩南作家蔡崇達的散文集《皮囊》改編,由馬林執(zhí)導、韓寒監(jiān)制的《浪浪人生》,是黃渤近年來劇本最為扎實的電影。
影片講述“大哥”黃榮發(fā)(黃渤 飾)帶著一身傷病回到他曾經(jīng)叱咤的小鎮(zhèn),卻要面對高昂的醫(yī)療費和巨額的負債。
相比《皮囊》原著,《浪浪人生》的故事其實已經(jīng)忽略掉最“悲慘”的部分,但影片仍然給人“看不到希望”的觀感。雖然黃渤的表演刻意加入了許多喜劇元素,但這種悲情色彩依然貫穿影片始終,令人難以喘息。
因此《浪浪人生》的豆瓣評分只有6.4,個人認為是偏低的,而票房表現(xiàn)也不夠搶眼,這真令人覺得十分可惜。但即使票房表現(xiàn)不佳,《浪浪人生》仍然是值得一看的好電影,希望它能夠讓更多的人看到。
02、《刺殺小說家2》(豆瓣評分:6.1,票房:2.92億)
路陽導演時隔4年終于拍攝出了《刺殺小說家2》,影片和前作的關聯(lián)很大,也延續(xù)了前作的制作團隊,演員陣容方面,董子健、雷佳音、郭京飛、王圣迪這些人都回歸了,還加入鄧超、張震、辛芷蕾、常遠,讓陣容一下子就強大了。
影片故事延續(xù)了前作的結局,小說家路空文(董子健 飾)因為作品被一個叫“蟬”的投機者剽竊,又陷入了人生的低谷。然而他的小說世界中那個赤發(fā)鬼(鄧超 飾)還沒死透,又以人形出現(xiàn),開始在小說中掀起更大的風浪。
故事雖然講得天馬行空,現(xiàn)實世界與小說世界不斷穿越,但影片投入很多費用,把CG特效做得很不錯。給我們構建了一個奇幻的小說世界,這是《刺殺小說家2》能夠收獲接近3億票房的原因。
01、《志愿軍:浴血和平》(豆瓣評分:7.3,票房:4.46億)
陳凱歌的《志愿軍》三部曲迎來“大結局”,看過前面兩部作品的觀眾自然不能錯過。相比前面的兩部作品,《志愿軍:浴血和平》增加了不少文戲,用“談判桌上的故事”帶動整個劇情向前發(fā)展。
戰(zhàn)爭戲方面,影片用心還原了上甘嶺戰(zhàn)役和金城戰(zhàn)役這兩場在“邊打邊談”期間發(fā)生的戰(zhàn)役。大家心心念念的志愿軍英雄黃繼光,我們從小就在課本中讀到,如今終于能夠在電影里看見,這是最大的驚喜。
還有金城戰(zhàn)役中的坦克大戰(zhàn),是全片最精彩的部分。
李曉、孫醒和趙安南這些人物,也迎來了他們的結局。其中孫醒和趙安南的犧牲,最令觀眾動容;而李曉一家因為戰(zhàn)爭而瓦解,也引發(fā)觀眾對于戰(zhàn)爭的思考。
陳凱歌在《長津湖》系列之后,能夠頂住壓力完成這三部曲,現(xiàn)在看來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觀眾也沒有辜負他的努力,票房逼近5億,成為國慶檔票房最佳的電影,也證明了多數(shù)觀眾都非常喜愛這部電影。
以上就是茄哥對于國慶檔8部電影的盤點,這其中茄哥最為喜歡的是《志愿軍:浴血和平》和《震耳欲聾》,而《浪浪人生》和《畢正明的證明》也是觀感很好的片。
不知道網(wǎng)友們對國慶檔這些大片有什么觀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留言,說出你們心目中的國慶檔最佳。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熱血丹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