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寒冬,關(guān)羽在麥城城頭遠眺漢水方向時,或許曾有一瞬間的猶豫——若當初選擇率水師西撤上庸,而非南下堅守孤城,三國的歷史是否會徹底改寫?
荊州那邊的消息一來,關(guān)羽手頭上的水軍,那些船,都還在漢水上,往西邊走是條路,漢水兩岸全是山,繞一下三百里地,山上凈是石頭水流又快,騎兵跑不快也追不上,根本堵不住,劉封孟達的人馬就在上庸,有兵有糧,跟漢中劉備那邊正好連起來,水路陸路一配合,退能保住命,進又能打回去,關(guān)羽那水軍的厲害,曹操都知道,江面上沒人能擋。
東吳心里最犯怵的就是這個,呂蒙摸過來占城,頭一件事不是搶地盤,是先把江陵到夷陵的水路給看死了,就怕蜀軍到處跑,關(guān)羽要是真去了上庸,劉備的主力軍過來兩面夾著打,東吳新占的那些地方根本守不住,這么一夾擊,城池早晚出事,關(guān)羽又擅長水戰(zhàn),打法多變,水軍跑得快,從江陵背后捅一刀,那麻煩就大了。
麥城那個地方,是座老城,墻也高,可地勢平坦,周圍沒山?jīng)]河,存糧也不夠,關(guān)羽的本事全在水軍上,非要守個城,等于把自己的王牌給扔了,水師成了困在城里的步兵,東吳抓住這個機會,把江面全給封了,荊州跟益州的聯(lián)系一下就斷了,自己把自己關(guān)在城里,外頭的救兵也指望不上。
關(guān)羽偏偏選了這條路,這事跟他那性子有關(guān),忠義兩個字在他心里扎了根,荊州是劉備交給他的,他不能說丟就丟,打了敗仗就跑,這面子掛不住,他脾氣又硬,心里頭不信劉封孟達會來救,索性就一條道走到底,誰也不靠,就自己硬扛,最后手里就剩下一座孤城和一支動不了的水軍,全都賠了進去。
這事就像推倒了第一塊骨牌,關(guān)羽一倒,夷陵大戰(zhàn)就跟著來了,蜀漢的元氣大傷,東吳得了荊州也不踏實,天天防著蜀漢打回來,曹魏在北邊看著他們斗,三國鼎立的局面就這么慢慢變了,后來司馬家得了天下,源頭都在這兒,關(guān)羽要是當年走了漢水,這三國可能還能多撐幾年,最后誰是贏家還真不好說。
現(xiàn)在的人去找麥城的遺址,那城墻還在,方圓十里,孤零零的,地方很偏,可它就在漢水邊上,以前是連接荊州和漢中的要道,戰(zhàn)略位置很重要,關(guān)羽只要懂一點水軍的好處,真從那條路走,水師還在,人也在,跟益州那邊一會合,整個局面就完全不一樣了。
關(guān)羽這事,說白了就是一個人想把道義扛到底,可戰(zhàn)略上就差了那么一步,船頭明明可以轉(zhuǎn)過去的,他沒轉(zhuǎn),就這么一猶豫,所有的戰(zhàn)船都擱淺了,后來人再看,麥城早就沒了,可那個沒能轉(zhuǎn)過去的船頭,一直留在那兒讓人想,有時候最難的不是分對錯,而是兩種都能贏的路,你該怎么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