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高階智駕似乎總是新能源車型的獨享配置,智能化的普惠看起來總是與燃油車無緣。
「燃油車能做好智駕嗎?」這個問題,一度成為了汽車行業(yè)公認的難題,但如今總算迎來了轉機。
這兩天,董車會試駕體驗了全新 2026 款上汽大眾 Pro 家族車型。作為燃油車型,它們無需依賴高精地圖和激光雷達,通過車載的「卓馭慣導雙目方案」就能生成高精度稠密點云圖,并實現(xiàn)端到端高快 NOA 領航輔助駕駛功能,以及一系列關乎「主動安全」的功能。
燃油車,為什么難做智駕?
相較于新能源車型,受限于燃油平臺本身的特性,燃油車要做好智能輔助駕駛,無論是智駕硬件還是算法,都不得不面對「三大難題」。
· 如何適配油車架構?
· 如何滿足燃油車散熱要求?
· 如何滿足燃油車動力特性的調(diào)校?
不難發(fā)現(xiàn),新能源車型憑借其與生俱來的現(xiàn)代化電子架構、強大的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以及高效的低溫冷卻系統(tǒng),更容易匹配高算力的智能駕駛系統(tǒng);而傳統(tǒng)燃油車則因動力架構相對陳舊,受限于 12V/48V 低壓平臺和有限的散熱能力,難以支撐高階智能駕駛所需的算力運算和傳感器的穩(wěn)定運行。
早于 2018 年就開始與上汽大眾深度合作的卓馭科技,一直都很擅長于「在芝麻上雕花,在西瓜上雕森林」——以較低的硬件成本和算力成本,實現(xiàn)高階智駕功能。
得益于卓馭在 7V+32TOPS 無圖城市領航上的獨特經(jīng)驗,這套高集成度的慣導雙目方案成功裝配于 MQB EVO 平臺上,并實現(xiàn)了端到端城市領航輔助駕駛的功能。
基于中央域控制器的架構級高效集成,卓馭慣導雙目方案通過合作雙方和所有關聯(lián)件供應商的不懈努力,最終打通了與輔助駕駛相關的所有關聯(lián)件的通訊協(xié)議和功能適配,實現(xiàn)了輔助駕駛功能快速量產(chǎn)上車,以及多款車型的快速部署。
另一方面,燃油車平臺的發(fā)動機艙「自帶熱源」,而且缺少那種專門為電池和高算力電子元件設計的冷卻散熱系統(tǒng)。也就是說,如果要在燃油車上運行高階智駕功能,就必須額外考量一套完備的散熱方案,確保傳感器、計算平臺和控制單元在長時間運行中依舊穩(wěn)定可靠。
對此,卓馭帶來了「風冷+增強輔助設計」的創(chuàng)新散熱方案,并且與上汽大眾攜手,重新布局了車內(nèi)域控的安放位置,使其遠離發(fā)動機熱源的同時,能夠獲得更好的散熱效率,從而滿足極端情況下智駕域控制器的高效運行。
更關鍵的是,針對燃油車在加減速和換擋過程中的特殊動力特性,卓馭科技開發(fā)了專屬的「非線性控制算法」。經(jīng)過 1400 多天、超過十萬公里的精細化標定,這套算法能夠讓燃油車在開啟高快領航輔助 NOA 時,如加速、減速、變道等動作都能保持如真人駕駛般平順自然的操控體驗,提升駕乘舒適性。
從技術創(chuàng)新的角度,堅定選擇「油電同智」的上汽大眾,與將「油車智能認準卓馭」作為攻堅目標的卓馭科技,不謀而合,攜手緩解了長期困擾行業(yè)與用戶的「油電分化」焦慮,讓燃油車也能擁抱智能化浪潮所帶來的便利。
端到端「雙目」方案,能讓燃油車看清高快路段嗎?
剛剛上市的三款上汽大眾全新 Pro 家族車型,基于卓馭慣導雙目傳感器,在不依賴高精地圖和激光雷達的前提下,可以像人類一樣用「雙目」來感知三維世界,生成高精度稠密點云圖,實現(xiàn)高快 NOA 的智駕能力。
董車會這次的道路試駕路線,是「大灣區(qū)100km高速環(huán)線」,覆蓋了深中通道、虎門大橋、南沙港快速等高速路段。在進入到高快路段時,儀表屏上就會提示增強型輔助駕駛系統(tǒng)可用的狀態(tài),點按方向盤的「SET」按鈕即可激活端到端的高快 NOA 領航輔助駕駛。
總體而言,得益于「卓馭高悟性端到端」模型,我們所試駕的上汽大眾途昂 Pro 在高快路段已經(jīng)可以實現(xiàn)自主上下匝道/智能避障繞行/大曲率彎道通行/導航變道、推薦變道超車等能力。
在高速行駛的過程中,車輛可以實時跟隨導航路線的規(guī)劃,自動判斷變道的時機與跟車安全距離,自主且平穩(wěn)地完成變道的操作。
它延續(xù)了卓馭一貫以「效率優(yōu)先」的通行策略,系統(tǒng)檢測到前方有慢車行駛的時候,會提前識別并規(guī)劃最優(yōu)變道路徑,自主地完成變道超車的動作。在長達 100 公里的高速環(huán)線試駕里,我會覺得它的變道策略相當積極,大多數(shù)時候都能找到更優(yōu)的通行路線。
但有些時候,它在變道之后才發(fā)現(xiàn)前方可能會出現(xiàn)了一臺不斷縮短距離的「慢車」。
這時候如果你繼續(xù)放任它來自主控制,那么它會調(diào)整跟車速度,然后一段時間之后再伺機變道;當然你也可以發(fā)揮「人機共駕」的優(yōu)勢,人為地、輕輕地往適合變道的方向掰一下方向盤,那么車輛也會知曉你的變道意圖,快速地自主變道。
在整條高速環(huán)線試駕里,其實我們好幾次都遇到了「施工改道」的場景,卓馭的這套雙目視覺方案基本上都能提前識別到樁桶占道的位置,早早就打好轉向燈,然后完成絲滑的自主變道操作。
隨著難度升級,在遇到施工改道重新劃分行車線的場景,這套智駕系統(tǒng)也能精準地找到正確的車道并拐進去,無需人工干預,這點還是比較驚喜的。
美中不足的,可能是它在一些極限場景里,會直接采取更為保守的決策,例如在彎道里遇到大車稍微壓線時,車輛就會直接選擇急剎讓行,而不是避讓著直接通行。
在最左側車道遇到施工占道這種比較極限的場景,雖然它已經(jīng)識別出需要自主變道的操作,但車流過于密集,咱也只能「人機共駕」一把,幫助它更快速地完成變道。
不過瑕不掩瑜,除了極限場景需要人機共駕輔助打一把方向以外,全程也沒有出現(xiàn)需要人工接管的情況,大多數(shù)時候都能保持暢的通行節(jié)奏和高效的通行效率??梢哉f,「油車智能認準卓馭」早已超越口號層面,成為了切實可見的成果。
增強輔助功能 5000 元選裝,燃油車主們會心動嗎?
定價方面,在 TECH DAY 技術發(fā)布會上,「上市即交付」的全新的上汽大眾 Pro 家族也公布了三款車型的起售價:
· 帕薩特 Pro 2026 款限時 16.99 萬元起;
· 途觀 L Pro 2026 款限時 19.29 萬元起;
· 途昂 Pro 2026 款限時 25.99 萬元起。
其中,IQ. Pilot 增強駕駛輔助系統(tǒng)的選裝價格被定在了 5000 元,頂配車型將會免費贈送這套智駕系統(tǒng)。按照過往的選配定價策略來看,這個定價對于上汽大眾而言,也展示出充分的誠意。
整體來說,全新上汽大眾 Pro 家族所搭載的這套卓馭慣導雙目視覺方案,在高快場景下的表現(xiàn),的確符合了我們的預期。
超出預期的,是它在燃油平臺上,也能實現(xiàn)媲美新能源車型們的高快領航輔助駕駛表現(xiàn),讓燃油車型也能享受到智能化所帶來的便利,和主動安全方面的明顯進階。
對于想要選購燃油車型的消費者們來說,「智能化」不再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選項,而是可以變成兩全其美的理想選擇。
雖然短期內(nèi),我們難以準確預估究竟會有多少用戶選擇選裝這套高階輔助駕駛配置,但在「油電同智」的策略下,智駕之于油車,也極有可能會成為一個「全系標配」的基準配置。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