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追劇族,也早過了追劇的年齡。但作為消遣,如果時間允許——不影響每日寫作的話,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的電視劇,我還是會看一看的。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所以,該頻道該時段近來一直安排的是抗戰(zhàn)主題的電視?。簭摹对⊙獦s光》到《歸隊》再到《我們的河山》一直到眼下正在熱播的《陣地》。
但是,《浴血榮光》之后,有一段時間,由于天氣炎熱,我就沒再開過電視、追過劇了。晚飯后的時光,多用來遛彎、鍛煉了。直到《陣地》開播十幾集后。
對《陣地》的認識,也是經歷了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的。
剛開始的時候,一看到電視劇的名字,未及細想,以為又是一部戰(zhàn)爭劇。年齡的原因,這類劇現在基本上不再看了。畢竟,打打殺殺、血肉橫飛、硝煙彌漫的場景,會引起視覺和心理的嚴重不適。
但是后來,忽然有一天,似乎覺得這部電視劇的名字,有點兒怪怪的:如果《陣地》反映的僅只是戰(zhàn)爭,那么,“陣地”這個電視劇的名字,未免過于直白淺顯,作為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的電視劇,這不太合乎常理!
于是,在一個晚飯后的時間,我在電視機前坐了下來,想看一看《陣地》究竟說的啥。
果然,我看的時候,那一集正在播出的劇情是,夏衍先生的話劇《一年間》正要排演,擔綱的導演,是學成歸來的留洋博士焦菊隱。焦菊隱肯定《一年間》劇本,卻與歐陽予倩因演員選擇分歧,激烈爭執(zhí),憤而辭導。夏衍商請黃旭初調停,宴席上“小金鳳”的精彩表演促使焦菊隱態(tài)度改變,與歐陽予倩和解。安娥、田漢率演員團抵達桂林,受到熱烈歡迎,《一年間》籌備重回正軌……
一集未了,我已經徹底理解了劇名的深意:一大批愛國進步文化人士以筆為槍,以舞臺做戰(zhàn)場,堅守文化陣地,進行一場沒有硝煙的“文化抗戰(zhàn)”。
這一下子調動起了我的追劇熱情!畢竟夏衍、郭沫若、田漢、巴金、柳亞子、陶行知、徐悲鴻、茅盾、歐陽予倩、艾蕪、王魯彥、蕭珊等這一大批著名的人物,都是成名成家的文化名流,在中學語文教材上頻頻閃現,熠熠生輝!
我迫不及待的上網搜索,這才知道:該劇講述的是1938年至1944年間,日本侵華,山河破碎,在黨的領導和推動下,夏衍、郭沫若、田漢、巴金、柳亞子、陶行知、徐悲鴻、茅盾、歐陽予倩等一大批愛國進步文化人士云集桂林,與以李克農為代表的桂林“八辦”一起,在絕美的山水間,以筆為槍,以舞臺做戰(zhàn)場,通過新聞、文學、戲劇、音樂、美術等一系列文化運動,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開展抗日宣傳的歷程,再現《救亡日報》復刊、桂劇《梁紅玉》改革、陶行知巖洞教育、夏衍話劇《一年間》公演、張曙譜曲殉國等一系列歷史事件。
劇情采用“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與“文化抗戰(zhàn)”雙線敘事,塑造郭沫若“文化在,民族就在”、李克農“保衛(wèi)國家”等核心臺詞,通過群像敘事將流亡與復興、時艱與責任、生存與死亡、個人情感與民族情懷等都澆鑄成固若金湯、堅不可摧、抵御外來侵略的民族文化長城!
該劇由高希希執(zhí)導,錢林森編劇,馮紹峰、李晨、徐璐、王麗坤領銜主演,王勁松特別出演,張博主演。目前已經播至第20集。
您想了解這一大批文化名流,在那一特定的歷史時期的所作所為,感受他們深沉的愛國情懷,和在他們身上體現出的人性光輝嗎?請鎖定周一至周五央視綜合頻道的黃金時段,一睹這部已在9月3日榮獲歐亞國際影視金凱撒獎亞洲優(yōu)秀電視劇獎的《陣地》的風采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