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職業(yè)餐飲網(wǎng) 旖旎
餐飲人苦“山寨”久矣!
近日,一成都山寨餐飲“帝國”土崩瓦解!
事情起因是,成都多家知名餐飲“老店”遭遇“碰瓷仿冒”,維權(quán)之路漫長而艱難。
辛辛苦苦開店幾十年,卻被專業(yè)操盤手搶注“擦邊”商標,批量仿冒假“分店”。
從“永樂飯店”到“曹氏肥腸”、“鮮知味缽缽雞”“鋼一區(qū)伍妹烤鴨”…....眾多餐企未能幸免。
直到近日,在媒體連續(xù)曝光撕開亂象、監(jiān)管部門強勢介入、大眾輿論集體聲討施壓下,這座頑固的山寨餐飲 “帝國” 終于崩塌。
其實際控制人公開致歉,還提出贈與老店商標。
如今,對餐企而言,除了法律法規(guī),大眾輿論已成為維權(quán)新屏障,讓山寨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成都老店遭批量仿冒,
山寨操盤手放話 “不合作就搞死”!
餐飲的山寨亂象層出不窮,而近兩年,成都突然冒出一批仿冒店。
很多老牌餐企遭遇集團化山寨圍剿,對方不僅搶注商標、復制門店,更放出 “不合作就搞死” 的強硬言論,讓老店陷入維權(quán)困局。
1、老店集體遇 “李鬼”,成都餐飲圈出“真假美猴王”
有媒體曝出,春熙路、寬窄巷子等成都核心商圈,突然冒出一批 “眼熟” 的餐飲店。
招牌、裝修甚至宣傳語,都與很多成都扎根幾十年的“老店”高度相似。
像是經(jīng)營40年的 “尹記永樂飯店”,被仿冒店冠以 “春熙路總店” 名義,宣稱 “三代人飯?zhí)谩保?/p>
開業(yè)僅1個月的 “鮮知味缽缽雞” 新店,直接標注 “十年老店”,還通過修改線上平臺信息,偽裝成 “已收錄20年” 的老店。
這些仿冒店瞄準游客和年輕消費者,靠 “復刻” 的招牌和虛假宣傳引流。
游客誤打卡后,將不符預期的體驗差評錯評給正牌老店;食客分不清真假,部分品牌甚至出現(xiàn) “山寨店開店比正店火” 的荒誕局面。
(左邊是正牌永樂飯店,右邊為仿冒店)
2、操盤手的 “山寨組合拳”:搶注擦邊商標、批量開新店、營銷宣傳雇水軍
這波山寨并非零散行為,而是專業(yè)團隊的系統(tǒng)性操作,核心套路環(huán)環(huán)相扣。
商標搶注“擦邊”
專門盯著商標意識薄弱的老店,注冊 “擦邊” 商標 —— 搶注 “肖家河永樂” 對標 “尹記永樂”,申請 “鋼一區(qū)伍妹冒” 碰瓷 “鋼一區(qū)伍妹烤鴨”,用商標權(quán)掌握主動權(quán),讓老店維權(quán)失去關鍵依據(jù)。
全鏈條復制運營
從裝修風格(舊報紙糊墻、大字燈箱)到菜品味道,都安排廚師和設計團隊 “復刻”,更動用水軍在點評平臺刷評分、寫好評,把仿冒店推上 “必吃榜”,制造 “火爆假象”,擠壓老店流量。
強硬施壓逼合作
先以 “開連鎖、享分紅” 邀請老店加入,若老店拒絕,就用已注冊的商標批量開店,在商圈形成 “包圍網(wǎng)” 分流客源,甚至直接放話 “不合作就搞死”。
“盧家冒菜館” 老板經(jīng)營20年,最終被迫以 “投資入股” 妥協(xié),辛苦積累的品牌商標落入對方手中。
(正牌老店被逼無奈張貼未開分店公告)
3、申請了501枚商標,山寨集團“嘴硬”喊話:我們合法合規(guī)
面對質(zhì)疑,背后的山寨集團始終以 “合法合規(guī)” 搪塞。
其關聯(lián)企業(yè),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累計申請501枚商標,大量與老店名稱近似(如 “三哥田” 仿 “三哥田螺”、“雨田飯” 仿 “雨田飯店”),且將商標分散在不同公司,切斷表面關聯(lián),規(guī)避監(jiān)管核查。
當被問及 “是否蹭流量”,集團工作人員辯稱 “名字有區(qū)別,川菜口味相似很正常”,消費者找錯店投訴,就把責任往外推。
這種 “打擦邊球” 的操作,讓老店維權(quán)陷入兩難。
從強勢圍剿到倉皇收場,
山寨帝國一個半月就土崩瓦解!
從 “不合作就搞死” 的強勢圍剿,到版圖瓦解的倉皇收場,僅僅過去了一個半月的時間。
之所以能夠快速搗毀幕后操盤手,是來自媒體曝光、監(jiān)管整治、大眾聲討的多重壓力。
1、媒體+監(jiān)管+輿論多重絞殺,仿冒版圖“崩盤”
自9月7日媒體首發(fā)報道撕開山寨亂象后,多方力量迅速介入,形成對山寨集團的 “圍剿之勢”。
監(jiān)管部門強勢出手,對仿冒店進行監(jiān)管,明確遏制 “李鬼冒充李逵” 亂象,從政策層面切斷山寨擴張路徑。
監(jiān)管介入之外,還有來自大眾社會輿論的各方施壓。
比如網(wǎng)上網(wǎng)友的辨別真假攻略,網(wǎng)絡博主的視頻“打假”,以及當?shù)夭惋嬋藢ι秸瘓F的聯(lián)合抵制。
讓這背后的山寨集團—“無名集團” 招牌被連夜拆除,截至9月底,其關聯(lián)的四川無名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四川麥田鴨食品有限公司直接注銷。
商圈內(nèi)的仿冒門店或閉店、或更名,曾經(jīng)密集的 “復刻招牌” 大幅減少。
2、實控人致歉欲贈“商標”,老店不買賬:注銷才是真道歉
在版圖崩塌、壓力拉滿的節(jié)點,山寨集團實際控制人顏某終于打破沉默,主動約見相關媒體公開致歉。
他坦言 “這就是因果邏輯,任何東西有取就有還”,并提出將此前搶注的商標 “贈予” 相關老店。
但這一提議遭到絕大多數(shù)老店的拒絕,其中一老店負責人直言,仿冒店已分流客源、毀掉部分品牌口碑,“被搶注的商標早被‘污染’,我們拿來沒用”;
有的老店老板表示,所謂 “贈標” 只是表面功夫,“真心道歉就該主動注銷所有搶注商標、關閉全部仿冒店,而不是用‘贈標’來粉飾”。
目前,已有多家老店啟動商標無效宣告申請,堅持通過法律途徑索要賠償,拒絕接受 “象征性補償”。
(目前永樂飯店春熙路店已經(jīng)顯示歇業(yè)關閉)
輿論成新防線:
大眾監(jiān)督倒逼山寨退出市場
此前,餐飲人維權(quán)多依賴法律途徑,但面對集團化運作的山寨者,常因“流程長、成本高、取證難”陷入被動。
而此次成都山寨 “帝國” 的崩塌,讓餐飲人看到了新的維權(quán)力量——社會大眾輿論。
從游客在社交平臺分享 “踩坑經(jīng)歷”,到網(wǎng)友集體聲討山寨行為,再到媒體持續(xù)追蹤曝光,大眾輿論形成強大壓力,不僅推動監(jiān)管部門快速介入,更直接擊中山寨集團的 “流量命脈”。
仿冒店靠誤導消費者盈利,一旦失去大眾信任,客源便會斷崖式下滑。
在法律法規(guī)之外,如今“大眾輿論監(jiān)督” 已成為餐飲維權(quán)的另一道屏障。
對餐飲行業(yè)來說,輿論監(jiān)督的價值不止于 “一次事件的解決”,更在于構(gòu)建了一道 “長效防護網(wǎng)”。
如今顧客維權(quán)意識、辨別能力在慢慢提升,山寨店靠 “仿招牌、假宣傳” 引流的套路一旦被揭露,很快就會被顧客所拋棄。
更重要的是,輿論讓“山寨成本”大幅提升 —— 過去或許鉆法律空子,走灰色地帶碰瓷,有投機者能暫且茍活。
現(xiàn)在法律之外,還有輿論的監(jiān)督。當 “賺快錢” 的路子被輿論堵死,山寨行為自然失去生存土壤。
對餐飲人而言,這意味著未來維權(quán)不再是 “單打獨斗”,背后還有千萬消費者和媒體的支持,讓堅守品質(zhì)、誠信經(jīng)營的品牌真正獲得市場青睞。
職業(yè)餐飲網(wǎng)總結(jié):
餐飲人苦山寨久矣!
那些被搶注的商標、被分流的客源、被毀掉的口碑,是多少老店數(shù)十年積攢的 “心血”。
過去,單店對抗集團化山寨,像以卵擊石,艱難且一眼望不到頭。
如今,成都這場風波讓我們看到,“輿論” 不再是旁觀者的聲音,而是能擊穿山寨鎧甲的 “利器”。
游客的一句吐槽、網(wǎng)友的一次轉(zhuǎn)發(fā)、媒體的一篇報道,匯聚成監(jiān)督的洪流,加之監(jiān)管出手,逼著山寨低頭。
正如老話所說:“人心是桿秤,輿論是明鏡?!?它照出了山寨的投機本質(zhì),也給了餐飲人新的底氣。
希望自此以后,能讓讓 “李鬼” 再難藏身,讓真正的好味道、好品牌,在陽光下好好生長。
主編丨陳青 統(tǒng)籌 | 楊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