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各位關注華師傅的朋友:兩條重要信息告知
1. 華師傅出殯時間:10 月 16 日上午 8 點。若您想送華師傅最后一程,可留意此時間,愿他一路安詳。
2. 紀念視頻素材征集:為緬懷 “南門吹雪” 華師傅,本平臺計劃在 “鄉(xiāng)土寧?!?視頻號與抖音號中推出 1-2 期紀念視頻。若您愿意分享與華師傅的故事,可拍攝橫屏原始視頻素材(內容可圍繞與華師傅的回憶、對他的悼念等,以質樸真情為主,視頻長度不超過1分半鐘),發(fā)送至nbnh3889@163.com。素材征集后,我們將擇優(yōu)剪輯發(fā)布,發(fā)布后會第一時間告知大家。
昨夜,我們發(fā)布一文,悼念 82 虛歲的 “南門吹雪” 華小謨師傅 —— 這位查出胃癌僅三個月、守護寧中南門 22 年的 “門神”,最終在10號凌晨1點25分安詳告別了他牽掛的校園與師生。文章發(fā)出后,后臺涌來數百條留言,閱讀量悄然破 3 萬。每一條留言里,都藏著關于青春、關于溫暖的細碎回憶,有學生記著他分的湯包,有老師念著他攔車送快遞的叮囑,也有親友放不下他最后那句 “以后難見了” 的牽掛。 我們從數百條留言里,精選出不同身份的心聲?;蛟S,這里能找到您的留言,也能看見無數人與 “南門吹雪” 的獨家記憶 ——
(寧中老校門)
一、學生留言:他是青春里“又兇又暖”的守門人
華師傅的白發(fā),是一屆屆寧中學子青春里最亮的底色——他會抓逃學的孩子,卻給蓋軍大衣;會兇忘了吃飯的學生,卻悄悄幫圓看球星的夢;記著每個人的名字,更記著學業(yè)里藏的小情緒。
【2002屆學生W-7】:寧中南門記:藏在高中時光里的青春碎片
多少寧中人的青春,都繞不開寧中,更繞不開那扇熱鬧的南大門。無論春夏秋冬,“吹雪”的身影總在那里,成了南門不變的標記。
高中三年的課間操時間,是我藏在課表縫隙里的快樂時光,每當廣播里響起熟悉的旋律,同學們向左走,我獨自向右走,每天我總悄悄溜到南門,坐在外公整理的整整齊齊的各種報刊前面,指尖劃過16版的《體壇周報》、《足球報》的油墨字跡,那些關于賽場的熱血與期待,成了枯燥學業(yè)里最鮮活的調劑。南門燒有花生、土豆、湯包啥的,外公每次都會特意分我?guī)讉€,溫熱的觸感,最質樸的牽掛。
如今再想起寧中南門,或許是他遞報紙時的那句叮囑,或許是他看著我們嬉鬧時的溫和笑意,都成了寧中學子青春記憶里最溫暖的注腳。那些藏在南門的日子,拼湊成了專屬于寧中人的、再也回不去的美好青春和時光。外公一路走好!
【王新科】:有一次我翻圍墻出去通宵上網,被華師傅抓到了,他讓我在值班室里睡了一晚,蓋著他的軍大衣。
【5077】:被逮住過兇過,也被微笑著悄悄放過。是師傅亦如師長,“阿公”一路走好
【潘妤婷】:阿公,一路走好??吹桨⒐珒蓚€字都覺得溫暖,看到阿公的照片也覺得溫暖。阿公就是好像記得每個學生,都知道我爸爸是因為打臺球晚來接我了。每次回去總想叫聲阿公。真的就是寧中的門神,一路走好。
【早飯芝】:跟阿公的聯結,何止從初一哭鼻子的小姑娘到高一重入校園那一聲聲親切的“囡”。家住校門口,也是阿公看著結婚生子,看著每一程工作進步,7月還收到他關心的消息…昨晚去西門給兒子買田字簿,心里還念著什么時候去華山看他!“來日方長”幾個字突然苦澀又淚目。
【小漁翁】:寧中讀書時,一個早上因時間緊沒去食堂而買了小店的零食,被華師傅看見說“這樣早飯營養(yǎng)不夠的”。二十多年了,我還是會常想起這句叮囑,阿公放心,以后我會繼續(xù)好好吃早飯的!
【胡小貝】:記得高中某年的暑假,乒超聯賽在寧中體育館開打。作為一名熱血小球迷,又苦于沒有進場觀賽的資格,只能大白天跑到學校門口去碰碰運氣,想著或許能看到幾名球星也是好的。南門阿公見我一早就來了學校,一下就猜出我的目的,于是悄悄和我說,孔令輝他們剛進去在里面訓練呢,你去看看倒是可以,不要亂跑哦~那是我第一次零距離地見到眾多頂級球星,托阿公的關照,還給他們當了一下午的球童,每每想起來仍覺意趣十足......前幾年的一天,在朋友圈看到學弟學妹們懷念阿公的文章,于是當天和老公就帶著倆娃回了一趟南門門衛(wèi),和阿公拍了一張如今看來無比珍貴的合照。聊了許久,驚嘆于阿公竟然記得我倆是幾幾屆的,各自的班主任是誰,我媽媽是哪屆的老師...感嘆阿公驚人記憶力的同時,更被他對幾萬名寧中學子們發(fā)自心底的愛深深感動......此時此刻,難忘的一件件小事串聯起來,變成一串串眼淚,掛在臉上怎么都擦不干凈...阿公,愿天堂沒有病痛,一路走好。
【Anna Tong】:畢業(yè)后有一次去寧中,看到阿公,阿公還認識我,當時就熱淚盈眶。今日驚聞阿公走了,感謝您對寧中和寧中學子的守護,您一直在我們心里。阿公,一路走好。
二、教職工留言:他是校園里 “比家人還貼心” 的伙伴
對華師傅而言,寧中從不是“單位”,而是“家”——記著校長值班的日子,做菜團分享;追著忘帶快遞的老師攔車;看著年輕教師從學生長成家長,把每個人的大事小情都裝在心里。
【萬吉良】:深切悼念!每年大年三十或正月初一值班,都吃他們夫妻做的菜團。
【老秦】:以前的快遞都寄到學校,因為華師傅都會幫忙整理好,如果忘記了,出校門時會把車攔住,把快遞遞給我,笑呵呵的說:“又忘記了莫!”五年前華師傅退休后,就再也沒把快遞寄學校過,因為再沒有一個寵著我的人了。聽到消息不禁淚目,親愛的華師傅,一路走好,我會想念你的。
【雪曉紅】:可敬、可親的華師父,一路走好。我用“父”字,是因他對師生的關愛,讓每個出入的人,如沐春風,對他也是肅然起敬。我是寧中的老師,兒子是寧中的學子,記得兒子愛打球,常忘了吃晚餐,有時候渾身濕透,如水上撈上來,就直接去上夜自修了。華師父發(fā)現后,就常騎電驢車,繞操場喊學生,快吃飯。還有一次,兒子的電驢壞了,推著出校門,華師父讓兒子騎他的車先走,再打電話叫來修車師傅修好。一樁樁小事,如春雨滋潤著每個師生的心田,護學生成才。華師父,愿天堂也有美麗的校園。
【EMILY】:爆哭阿公?。?!我就是那個阿公看著我讀高中,回母校任教,結婚生娃生二胎,忘不了阿公,一路走好!永遠記得您,愛您。
三、親友留言:他是生活里“熱忱又豁達”的老大哥
在親友眼里,華師傅的溫暖不止于寧中南門——是礦山電器廠的工會主席,幫工友分憂;是醫(yī)生眼里“像爺爺”的長輩,病中還惦記問候;是同學口中的“白發(fā)兄長”,把善意刻進一輩子的待人接物里。
【默默無聞的小歐包】:三個月前,他給我打電話,說他發(fā)現有肺結節(jié)要找我看,我說好,我周一門診你過來吧。結果當我看到他的片子,這根本不是啥肺結節(jié),是轉移灶,繼續(xù)往下拉,是胃來源的,那個時候我就知道,離說再見已經不遠了。開始我找了各種謊言安慰他,你這個就是胃有點發(fā)炎,肺合并了點感染,沒啥大事,后來一直反復發(fā)熱,我就告訴他你年紀大了生病嘛,總沒好的那么快的,再后來,我再也不敢去看他,我怕他問我,為什么我還是沒好。周四值班,本想著去看看他,但后來忙就沒去。周五晚飯的時候,華師傅的孩子給我打電話,說他凌晨走了,走的還算安詳,怕我忙,所以現在才打電話告訴我。華師傅對于我來說就像自己的爺爺一樣,讀書的時候我會經常跑到他那里偷楊梅小酒喝,放學的時候一定要跟他打個招呼才回家,畢業(yè)后也會經常跑到學校去看他,他也記得我,總問我工作順不順利,結婚了沒有,孩子有了沒。離開學校了,他也給我打了個電話,說“我明天真的離開學校了,以后要遇到你們可能就不大有機會了”。去年有一天門診,華師傅看到我,特地在我空閑時進診療室跟我聊了會天,也在那天,我們留下的合影沒想到就是最后一張照片。如果那天值班沒有那么忙,可能我還能見到他最后一面。一路走好。
【春夏一杰】:沉痛悼念華師傅!我們曾經一起工作過,他曾當過西門礦用電器廠的工會主席,為人豁達熱心助人……我曾經因孩子在寧海中學讀書多次相遇,他總是保持一顆熱忱的心關愛著大家!愿天堂沒有病痛,一路走好 我們永遠懷念您……
【一江春水】:華兄,我的同事、白發(fā)兄長,噩耗傳來深表悲痛,愿你一路走好。
【平安麒麟】:評論里是那么多寧中學子、老師的留言,這樣一位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的門衛(wèi)師傅,在自己微塵般崗位上的舉動,溫暖了如此多的人,讓我感動之余,不得不承認,平凡人寫偉大事,真正的愛崗敬業(yè)是他。華公公跟我家是親戚,他曾是我父親少年時做工人時期的師傅,后我到寧中讀書他也是門衛(wèi),我常出入門口,他經常監(jiān)督我,就擔心我是逃學。后來也在一些紅白事遇到。可惜未跟華公公拍一張合影,一路走好!
【Chen】:我家食堂還在寧中的時候,您就經常來我們這里吃飯。一年多前見您,您推著阿婆散步,還督促著我趕緊完成人生大事,沒想到那是最后一面了。一路走好,阿公?。?!
【A圓祥(李老寶)】:我倆孩子都是寧中學生,昨晚2點大寶從杭州發(fā)信息給我,流著淚說南門阿公走了。9年前大寶結婚,還專門送喜糖給華師傅,他一口就能叫出大寶的名字。華師傅一路走好
四、校外讀者留言:他是“讓陌生人也感動”的平凡英雄
華師傅的故事早走出寧中——北侖中學的學子為他惋惜,裝修工人為他的溫情動容,因他關注“鄉(xiāng)土寧海”的讀者,都記著他帶來的“寧中溫度”。他用一生證明:平凡崗位,也能種出溫暖的花。
【藍天】:真正詮釋了愛崗敬業(yè)、愛國守法、關愛學生、為人師表的精神。雖然我是北侖中學的學子,不認識他,但我覺得他是好人、好榜樣,為什么好人生病,太可惜了,愿好人一路走好。
【王世中】:所以為什么寧海中學能異軍突起?因為它是一所如此有溫度的學校,我不是寧中人,也深為感動。
【一葉知秋】:寧海中學能有今天的輝煌一點都不稀奇,就連門衛(wèi)華師傅都是個過目不忘的“掃地神僧”。華師傅您一路走好,希望您在天之靈保佑寧海中學人才輩出,未來能創(chuàng)造更多的奇跡和輝煌。
【3D放樣】:一個在寧波做裝修謀生的農民工,堅持看完整篇文章。有這樣溫情的門衛(wèi)師傅,是一個學校、乃至一個城市的精神財富、精神遺產。人的一生,總記得有那么幾個人,熱忱、溫情、和善,華師傅就是這樣的人。
【Sun】:因為華師傅,我關注了“鄉(xiāng)土寧?!?,也必須給作者點贊。溫暖的文字,把華師傅的點點滴滴展現在眼前,把我拉回高中三年。我是99級學生,那時候想家、想家鄉(xiāng)的同學老師,每周去門衛(wèi)拿一摞一摞的信,就是最大的心里慰藉。家里人偶爾來校,都說寧中的門衛(wèi)太好了,寧中人太好了。
【小凡】:為什么阿公剛退休幾年就走了?印象中的南門阿公永遠都是笑容滿面的樣子,他真的叫得出每一個學生的名字,或者認得出人。
胖哥·聽天由命(回復):80多了,他本是礦山電器廠退休后,再到寧中工作的。
這些留言,是對華師傅最樸素的悼念,也是一段段再也回不去的青春時光。寧中南門的風里,雖再沒有那抹如雪的白發(fā),但他遞過的報刊、分過的湯包、說過的叮囑,早成了寧中人心里不會褪色的暖 —— 這位 “門神” 沒走,他只是化作了青春記憶里的光,繼續(xù)照著每一個從寧中走出的人。
- End -
鄉(xiāng)土寧海公益平臺
@關注我們就是最大的支持@
對話主編請加微信:
□ 撰稿:水東居士
□ 排版:天姥老人
□ 審核:鄉(xiāng)土寧海工作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