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回是真的見識到了什么叫“六月的天,小孩的臉,說變就變”了。好在孩子的“友情危機”總算是圓滿解決了。
上周五放學,孩子很開心的告訴我,他們調(diào)座位了,她和好朋友鈺鈺是同桌了。鈺鈺就住我們樓下,倆孩子時不時相互串門。能和好朋友做同桌,確實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上周六要補國慶假期,正常上課。放學的時候,若蘭看到我就撲過來,哭著說“鈺鈺說話不算話”。哄了半天,也只是沒頭沒腦的說了一句“鈺鈺把我的作業(yè)全都涂黑了”,沒有任何前因后果。再問就只是不停地重復“鈺鈺說話不算話”。越問哭得越厲害,還不停的攔著鈺鈺,問她“為什么說話不算話”。
我看若蘭這邊問不出來什么了,轉(zhuǎn)頭問鈺鈺“能不能跟阿姨說一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已經(jīng)盡量用輕松溫柔的語氣問了,臉上也掛著溫柔的笑容,沒想到就這一句話,鈺鈺的眼圈也紅了,卻一個字也不說。
我一看這架勢,也不敢再問。一是怕把鈺鈺給惹哭了,二是怕來接娃的鈺鈺爺爺誤會我在以大欺小,逼迫欺負人家孩子。
可是,不論我怎么哄,若蘭還是哭得停不下來,嘴里一直念叨著“鈺鈺說話不算話”。鈺鈺爺爺也只能時不時的重復一句“你們是好朋友,要好好的啊!”
我知道,鈺鈺爺爺只是負責接送孩子,其他事情是鈺鈺媽媽管。我便只盡量哄著若蘭往回走。
回家之后,若蘭情緒穩(wěn)定一些了,我又安慰了幾句,讓她先寫作業(yè),我去做飯。等吃完飯,我再和她一起處理和鈺鈺鬧矛盾的事情。
若蘭寫完作業(yè)(把那一段話也重新寫了),還在一張紙上寫了“鈺鈺說話不算話,我要跟你記仇”,拿過來給我看。
我們吃完飯,若蘭的情緒也逐漸平靜下來了,我才問出了事情的經(jīng)過。課后服務的時候,老師讓大家寫一段描述秋天的話,寫好后同桌交換批改。若蘭有兩個字寫得不好看(鈺鈺一直在上書法班,字寫得很好,在這方面要求自然也比較高),鈺鈺就讓若蘭修改。
若蘭改了一遍,還是不好看,鈺鈺還讓改(鈺鈺是他們班最“卷”的孩子,也確實很優(yōu)秀),若蘭就不愿意了。鈺鈺就直接拿鉛筆把那兩個字涂成了一團黑。
若蘭一看,就把鈺鈺作業(yè)本上寫錯的一個字也涂黑了,讓鈺鈺也擦了重新寫上。鈺鈺看若蘭把她的也涂黑了,一氣之下把若蘭的整段話都涂成了漆黑一團。
若蘭于是跟鈺鈺分辯:我只涂黑了你的一個字,還是你寫錯了的,你憑什么涂黑了我的整篇作業(yè)?還涂成了漆黑一團,擦都擦不掉了,只能撕掉重寫。
鈺鈺應該是一時氣不過,沖動之下做錯了事。這時候回過神了,也后悔了。就跟若蘭說:“那你把這一頁撕掉,我給你重新寫上。”
若蘭同意了,就把那一頁撕掉了。可是,鈺鈺才寫了幾個字,老師就說這一項作業(yè),沒完成的回家繼續(xù)完成,現(xiàn)在進入下一項了。
鈺鈺就把若蘭的作業(yè)本還回來,讓若蘭回家補上,她跟著老師進入下一項作業(yè)練習了。鈺鈺“撕掉這頁她來寫”的承諾沒有兌現(xiàn),這就是若蘭嘴里的“鈺鈺說話不算話”。
事情差不多弄清楚了,但若蘭的氣還沒消。我估摸著鈺鈺媽媽應該也下班回來,吃完飯了,應該不是太忙了。于是,給她發(fā)了一條信息:倆孩子今天可能鬧了一點小不愉快。若蘭一直在哭,我問了鈺鈺一句“發(fā)生了什么事”,就看鈺鈺眼圈也紅了,我就沒敢再問。你有時間了,問一下鈺鈺,到底是什么情況。
很快,鈺鈺媽媽就回了信息,說鈺鈺爺爺回家就和她說了,鈺鈺撕了若蘭的作業(yè),若蘭哭了一路。我一問,鈺鈺也哭得不行。這是鈺鈺的不對,我已經(jīng)說過她了,讓她周一給若蘭道歉。
我趕緊回復:鈺鈺爺爺聽錯了,沒有撕作業(yè),是涂黑了。鈺鈺讓若蘭撕掉,她給重新寫,最后又沒來得及寫,所以若蘭一直在哭的是“鈺鈺說話不算話”。
鈺鈺媽媽:難怪我一問,鈺鈺也委屈得不得了。但不管怎么說,這事都是鈺鈺不對,她不該涂黑若蘭的作業(yè),更不應該答應寫又不寫,說話不算話。我已經(jīng)說過她了,她也知道錯了,讓她周一給若蘭道歉。
我跟若蘭說:鈺鈺知道錯了,她說周一給你道歉。你能原諒她,不跟她記仇了,你們繼續(xù)做好朋友嗎?
若蘭說:我不要她跟我道歉,我要她把涂掉的那一段重新寫一遍,我就不跟她記仇了。
我說:那一段你不是都已經(jīng)補上了嗎?怎么還要她重新寫一遍呢?
若蘭:她答應我的事情就要做到,她把那段話重新寫一遍,就算是兌現(xiàn)了承諾,我就原諒她了,我們就還是好朋友。
我跟鈺鈺媽媽轉(zhuǎn)達了若蘭的意思,并邀請鈺鈺周日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上來和若蘭一起玩。鈺鈺媽媽又問了鈺鈺,鈺鈺說本來就是她答應了給重寫一遍的,她愿意以此換得若蘭的原諒。
昨天中午,鈺鈺如約上來找若蘭玩了。倆孩子一見面,若蘭就拉著鈺鈺有說有笑了。我正想著“這就和好了”,鈺鈺說“我上來把那一段話再給你重寫一遍”,若蘭立刻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紙和筆,還把作業(yè)本拿過來,讓鈺鈺照抄了一遍。
做完這件事,若蘭拿出自己用彩泥捏的“甜品”,倆人玩起了“開甜品店”的游戲。我拍了倆孩子一起玩游戲的照片,發(fā)給鈺鈺媽媽。這場“友情危機”,總算是圓滿解決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