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份標注“1965年陳誠辦公室密錄”的文件,首次披露了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陳誠在吳石犧牲后,對其家屬長達十余年的暗中接濟。
包括匯款記錄、托人傳話的便條、甚至為吳石子女安排工作的批示。
誰能想到,那位在臺灣戒嚴時期以鐵腕著稱的陳誠,會對一名被定為“叛徒”的中共地下黨員心存愧意?
一切要從1920年代的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說起。
這所學校培養(yǎng)出了許多中國近現代軍事史上的風云人物,而吳石和陳誠的緣分也正是從這里開始的。
當時,吳石是學校第三期炮兵科的高材生,成績在同學中幾乎無人能出其右。他的戰(zhàn)術方案被日本教官當成范本印發(fā),足以證明他的專業(yè)能力有多強。
而陳誠雖然比吳石晚了五屆,但也不是泛泛之輩。盡管兩人沒有共過課堂,但吳石的才華和傳奇經歷讓陳誠心生敬佩。
陳誠曾在多次公開場合提到過吳石,稱他是“學精”,并坦言:“在戰(zhàn)術推演上,我遠不及學長三分?!?/strong>這份敬意貫穿了兩人早年的交往,也為日后的患難與共埋下了伏筆。
據同期學員回憶,陳誠曾玩笑說:“日后若各為其主,望念同窗之誼?!闭l知一語成讖。
而1926年的南昌戰(zhàn)役,則是這段關系從普通的同事情誼上升到生死之交的關鍵節(jié)點。
當時,陳誠在戰(zhàn)場上因瘧疾高燒不退,眼看敵人的炮火越逼越近,隨時可能喪命。
就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吳石帶著一隊人馬沖進戰(zhàn)區(qū),將昏迷的陳誠背了出來。
這一背,就是三里地的泥濘險途。
吳石沒有一句抱怨,甚至脫下自己的棉衣裹在陳誠身上。他自己卻因為著單衣熬了一整夜的寒冬。這份情誼,讓陳誠終生銘記。晚年的陳誠,時常摩挲著一枚北伐紀念章感慨:“這是吳石用命換來的?!?/strong>
可惜,兄弟情誼并沒有在兩人的人生軌跡里一直延續(xù)下去。
抗戰(zhàn)時期,他們再度合作,吳石負責情報工作,撰寫的《日本作戰(zhàn)綱要》被蔣介石列為“最高機密”,陳誠則是國民黨軍政體系的核心人物。
兩人曾在武漢會戰(zhàn)、桂南會戰(zhàn)中密切配合,但隨著抗戰(zhàn)進入相持階段,吳石通過中共地下黨員接觸了新的思想,對國民黨的腐敗愈發(fā)不滿,而陳誠卻堅定站在蔣介石陣營,成為“反共限共”政策的執(zhí)行者。
兩人漸行漸遠,直到1940年前后徹底分道揚鑣。
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吳石以國防部參謀次長身份隨行,實則受命潛伏。而陳誠已是蔣介石倚重的“臺灣省主席”。1950年,因叛徒出賣,吳石身份暴露。
庭審中,陳誠曾以“證據不足”為由試圖斡旋,但最終未能扭轉死刑判決。
吳石就義前留下的絕筆信中,唯一一句與政治無關的話是:“望善待幼子?!边@封信是否送至陳誠手中已成謎,但后續(xù)發(fā)生的事,卻暗合了這一托付。
陳誠為何要冒險幫助“敵方”家屬?傳統史觀常將其歸因于“袍澤舊情”,但更深層的原因或許藏于三處細節(jié):
其一,吳石被捕后未牽連任何國民黨高層親友,包括與中共有秘密接觸的陳誠部下。這種“不拖累”的江湖道義,在派系傾軋的國民黨內極為罕見。
陳誠在日記中寫道:“彼以士待我,我以何報?”
其二,吳石就義當日,陳誠稱病未出席任何公開活動。其子陳履安后來透露,父親當日獨坐書房至深夜,反復擦拭一把保定軍校時期的佩劍,那是吳石所贈。
更關鍵的是,陳誠對吳石的同情,暗合了他對國民黨腐敗的失望。
1950年代,他已對蔣介石的絕對權威產生疑慮,曾在內部會議中批評“情報系統濫殺立威”。幫助吳家,既是對良心的交代,亦是對體制的無聲抗議。
這一隱秘往事之所以沉寂半世紀,與臺灣政治生態(tài)密切相關。
一方面,陳誠的援助始終通過心腹以“慈善捐款”名義進行,甚至刻意避開國民黨黨務系統。
另一方面,1980年代蔣經國推行“政治革新”后,陳誠一派勢力逐漸邊緣化,其家族為自保亦選擇緘默。
直至2000年政黨輪替,民進黨為“去威權化”加速檔案解密,學者才從陳誠私人秘書的后人處獲贈一批手稿,其中明確記錄:“先生囑托,吳氏子女求學費用由特別經費支出,秘不外宣。”
大陸史料中,吳石是“中共特工英雄”;臺灣官方記載里,他是“匪諜”。如今兩岸學者合作整理的《潛伏者檔案》顯示,類似吳石的“雙重身份者”多達百余人。
回望1950年的馬場町刑場,吳石就義時留下的最后一句話是:“我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倍迥旰?,陳誠在病榻上對家人喃喃:“一生憾事太多……”
兩人皆未明言的,或許正是那種在時代洪流中試圖守住一點“人之所以為人”的執(zhí)念。
2025年的今天,臺海局勢再度成為國際焦點,我們或許該自問:是否還在用簡單的“敵我”框架切割歷史?若有一天,當前時代的機密檔案解密,其中又會有多少“陳誠式愧意”與“吳石式孤獨”被重新發(fā)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