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自己的信仰拋下妻兒,這到底是英雄還是狠心?” 1950年,一位父親在生死關頭做出的選擇,至今仍讓無數(shù)人爭論不休。這位父親不是別人,他正是烈士,陳寶倉將軍。
提到陳寶倉的名字,不少看官朋友很可能沒有聽說過他的故事。但陳寶倉的英雄事跡,如今卻是家喻戶曉,那么陳寶倉將軍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呢?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聊一聊,陳寶倉將軍的故事。
故事的開頭還得從1949年底說起,那時的臺灣早已不是什么“避風港”,而是一座高壓鍋!鍋蓋快壓不住了。國民黨兵敗如山倒,退守孤島后,疑神疑鬼到了極點。報紙?zhí)焯祛^條“共諜落網”,街頭巷尾全是便衣,誰多說一句“大陸話”,第二天就可能人間蒸發(fā)。
就在這種窒息的氛圍里,陳寶倉的身份格外微妙:明面上,他是國防部的高級軍官;暗地里,卻是中共安插在敵人核心的情報員。他手里攥著的,是整個臺灣南部海岸防線的命門,尤其是那些岸防炮的具體坐標。這份情報一旦送出,解放軍渡海作戰(zhàn)時,就能少犧牲成千上萬條年輕的生命。
可偏偏,情報還沒送出去,危險卻先敲了門,已經有特務在開始盯緊。
怎么辦呢?陳寶倉當然想過帶全家一起跑,但這不是最好的辦法。現(xiàn)實也沒有那么簡單?拖家?guī)Э冢繕颂?,別說上船,連碼頭都進不去。更關鍵的是,那份炮位圖只有他能接觸到原始檔案,別人連看一眼的權限都沒有。如果此時陳寶倉一走,情報鏈就徹底斷了,前面所有人的努力,全白搭。
思來想去,他咬牙做了個決定:讓家人先走,自己留下“收尾”。
怎么走?陳寶倉當時幾乎動用了所有能動的關系,想了一切可退的后路,包括路線等情況。最終陳寶倉通過一位在英資怡和洋行當經理的老友,硬是給妻兒弄了個“商業(yè)考察團隨行家屬”的名額,就這樣家人便可以順利離開。這種名額身份,特務一般不會深查,能混上基隆港開往香港的客輪,已經是天大的運氣,還能奢求什么?
出發(fā)前夜,家里靜得連鐘表滴答聲都聽得清清楚楚。當時陳寶倉將軍,把家里僅剩的幾根金條掰成兩半,悄悄塞給妻子師文通,說道:“到了香港,一定不要張揚,不準提我的名字,找個安靜地方先安頓下來再說?!?跟妻子交代完,隨后陳寶倉,又翻箱倒柜找出兒子最愛的小鐵皮玩具車,輕輕塞進行李箱最底層,蹲下來摸著孩子的頭說:“爸爸辦完事就去找你,咱們接著玩,好不好?” 孩子懵懂地點點頭,哪知道這一別,竟是永訣,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第二天清晨,碼頭霧氣彌漫,海風帶著咸澀的涼意。他沒去送行,不是不想,是不敢。他怕自己一露面,就會引來特務盯梢,連累整船無辜的人。他只是躲在遠處一條小巷的拐角,遠遠望著那艘船緩緩離岸,直到它縮成海平線上一個模糊的黑點。然后,他深吸一口氣,轉身走回國防部那間堆滿機密文件的辦公室,繼續(xù)核對最后一份炮位數(shù)據(jù)。
從下定決心到家人登船,不過短短一個月。這一個月,他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也在和死神掰手腕,他做事情更細心了。
家人走后,他的日子更難熬了。每次和上線吳石接頭,都得換兩套衣服、繞三條街,反復確認身后沒“尾巴”才敢進茶館,畢竟如果身份一旦暴露,那可是要流血的??杉埥K究包不住火,在1950年2月底,他發(fā)現(xiàn)家門口總有個“閑逛”的男人,上班路上也總覺得背后有雙眼睛盯著。他知道,自己被盯上了。
吳石將軍當時也急得直跺腳,拉著陳寶倉說:“趕緊撤!先保住命,情報的事我來想辦法!” 可陳寶倉卻搖頭道:“最后一份數(shù)據(jù)還沒校準,現(xiàn)在走,相當于前面所有努力就白費了,實在是太可惜?!逼鋵嵁敃r陳寶倉心里還有一句沒說出口的話:他要是走了,吳石就徹底成了“孤島”,沒人能在國防部內部傳遞消息,整個情報網可能瞬間崩盤。
3月1日,中共在臺最高負責人蔡孝乾被捕,當天就叛變,供出上百人名單,當然這其中也包含了吳石將軍。3月3日,《中央日報》頭版赫然刊登“破獲共諜大案”,吳石當天就被抓走。陳寶倉在得知消息之后,決定冒險去吳石家查看情況,可剛走到巷口,就看見幾個黑衣人守在門口,陳寶倉知道,這回可能真的要玩完了,真的是出事了。他立刻轉身,抄小路回家,當晚就把所有未送出的文件燒成灰,埋進陽臺的花盆里。
這時候,還有人偷偷聯(lián)系他:“漁船已經備好,今晚就能走!”可陳寶倉還是搖頭:“得確認情報接收方安全,不然我走了也不安心,要不然,情報沒有安全送走,我也不放心呀,之前的工作可能就白做了?!?你看,他不是不怕死,而是怕死得沒價值,怕自己一走,前線將士就得多流血。
3月29日早上9點,他剛推開家門,一群特務一擁而上。他沒反抗,只平靜地對隔壁鄰居說:“麻煩幫我?guī)Ь湓捊o我家人,就說……我一切都好?!?這句話輕得像一片羽毛,卻重得壓垮了一個家庭的未來,這種被撕開的無力感,一般人還真的理解不了…
幾天之后,特務在他辦公室搜出一份他親筆簽署的《臺灣海防部署概要》,落款那個“倉”字,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傻子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審訊時,有人冷笑:“你老婆孩子都跑了,你為什么不走?”他只淡淡回了一句:“我做的事,得有始有終?!?/p>
終于在1950年6月10日這天,在臺北馬場町刑場,陳寶倉、吳石等幾位同志被槍決。在槍聲響起前,陳寶倉奮力的望向南方!因為那個方向是,香港的方向。那里有他1月送別的妻子和兒子,距離他們上次分別只過去5個月的時間。距離他計劃中的“團聚”的日子,只剩兩個半月,可誰也沒有料到,竟然被槍決…可這兩個半月,他永遠等不到了,永遠也做不到和他的兒子繼續(xù)玩耍了。
陳寶倉被槍決的消息傳到香港,他的妻子師文通當場暈厥。三年之后,她收到一張薄薄的《革命犧牲工作人員家屬光榮紀念證》,上面寫著:“陳寶倉同志為革命事業(yè)犧牲?!?她把證書貼在胸口,一遍遍摩挲那行字,仿佛還能感受到丈夫的體溫,但這只是她的幻想罷了。
1954年,他的骨灰終于回到祖國,安葬在八寶山。他的妻子師文通抱著骨灰盒,輕聲說:“你看,我們回家了。孩子們都還記得你說的話。”
真正的英雄,從來不是沒有軟肋,而是明知自己有軟肋,卻依然選擇扛起責任。陳寶倉不是不愛家人,正因為他太愛,才寧愿自己走進黑暗,也要為他們劈開一條生路。
最后,向陳寶倉將軍致敬!致敬英雄,致敬烈士!他們才是我們最應該追的星,對于此,您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