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亞運頒獎儀式,鏡頭懟著冠軍胸前的金牌閃個不停,我總?cè)滩蛔∠搿?br/>
這金光閃閃的牌子背后,藏著多少沒被鏡頭拍到的苦日子?
前陣子跟一位田徑隊的老教練喝酒,他給我爆了亞運女子鉛球冠軍鞏立姣的訓練猛料,聽完我直呼離譜。
鞏立姣訓練有個 “鐵規(guī)矩”,每天必須投夠 120 次鉛球,少一次都不行。
有次她感冒發(fā)燒到 38 度多,教練勸她歇一天,她偏不,裹著厚外套就往訓練場走。
投到第 80 次的時候,臉色白得像紙,手都開始抖,可她還是咬著牙把剩下的 40 次投完了。
后來她跟教練說,鉛球這東西跟人一樣,一天不練手就生,要是因為感冒斷了節(jié)奏,之前的苦就白吃了。
http://www.infqj.cn/dy/media/T1748334186413.html
更絕的是,她每次投完鉛球,還會把當天用過的鉛球擦得锃亮,跟寶貝似的放進專用箱子里。
教練說她總念叨,鉛球是她的 “戰(zhàn)友”,得好好待它,它才會在比賽時幫自己。
你還別笑這想法 “幼稚”,看看她亞運賽場上的表現(xiàn),最后一投直接刷新賽會紀錄,那股子穩(wěn)勁,跟她對鉛球的 “上心” 絕脫不了關系。
還有亞運羽毛球混雙冠軍王懿律的訓練細節(jié),估計沒多少人知道。
王懿律每天訓練前,都會花 20 分鐘做一件事 —— 給球拍纏手膠。
不是隨便纏兩圈就行,他纏手膠有自己的 “門道”,每圈的間距必須一模一樣,纏到最后還要用專用膠帶固定好,差一毫米都要拆了重纏。
有次隊友跟他開玩笑,說他纏手膠的時間都夠打一局球了,犯得著這么較真嗎?
他卻認真地說,羽毛球拍是球員的 “武器”,手膠纏得不舒服,握拍就沒感覺,擊球時的力度和角度就會差一點,比賽時可能就因為這一點輸了。
而且他還有個特別的訓練習慣,每次打完一場模擬賽,不管輸贏,都會拉著搭檔黃東萍復盤至少 1 小時。
http://www.infqj.cn/dy/media/T1748334186413.html
小到一個網(wǎng)前小球的處理,大到一整局的戰(zhàn)術安排,都要掰扯清楚,哪怕是自己贏了的球,也要琢磨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
有次他們復盤到半夜,食堂都關門了,倆人就啃著面包繼續(xù)聊,那股子鉆勁,看得教練都直點頭。
之前總有人說,運動員能拿冠軍全靠天賦,可看完這些細節(jié)你就知道。
天賦頂多是個 “敲門磚”,真正能讓他們站在最高領獎臺上的,是日復一日跟自己死磕的狠勁。
鞏立姣剛開始練鉛球的時候,因為力量不夠,每次投完都要被鉛球拽得往前踉蹌好幾步。
有次訓練時沒站穩(wěn),直接摔在沙坑里,膝蓋擦破了一大塊皮,流了好多血,她簡單包扎了一下,接著投。
就這么練了十幾年,她的手上、胳膊上全是老繭,連抬胳膊都比別人慢半拍,可她從來沒說過要放棄。
王懿律之前因為手腕受傷,差點錯過了亞運集訓,康復訓練時疼得額頭直冒冷汗,卻沒哼過一聲,每天按計劃一點點恢復,硬是趕在集訓前跟上了節(jié)奏。
這種 “不跟困難低頭” 的勁兒,才是體育人最該有的樣子。
還記得亞運會上,鞏立姣最后一投完,抱著鉛球蹲在地上哭了。
鏡頭拉近的時候,我看到她的手上全是裂紋,有的地方還貼著創(chuàng)可貼,那是常年握鉛球磨出來的。
http://www.infqj.cn/dy/media/T1748334186413.html
王懿律和黃東萍奪冠后,互相擊掌慶祝,我注意到王懿律的手腕上還戴著護腕,明顯是舊傷沒好利索,卻硬是撐完了全程高強度的比賽。
這些藏在光環(huán)背后的細節(jié),才是冠軍故事里最讓人熱血沸騰的部分。
現(xiàn)在好多年輕人總抱怨,努力了也沒結(jié)果,不如躺平算了。
可看看這些亞運冠軍,他們哪一個不是在看不到希望的時候,還在咬牙堅持?
鞏立姣練了 20 多年鉛球,中間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失利,甚至有過退役的念頭,可她還是堅持下來了,直到站在亞運冠軍的領獎臺上。
王懿律從 10 歲開始練羽毛球,每天天不亮就去訓練,過年都沒幾天休息,練了十幾年才拿到第一個亞運冠軍。
他們不是沒迷茫過,不是沒累到想放棄過,可他們知道,只要再堅持一下,可能就會有不一樣的結(jié)果。
這種 “認準了就不回頭” 的執(zhí)著,才是年輕人該學的。
而且這些運動員不光對自己狠,對隊友也特別 “上心”。
就像王懿律,看到年輕隊員練殺球動作不對,會主動過去教,從握拍姿勢到發(fā)力技巧,一點點掰開揉碎了講。
有次一個年輕隊員練了半天還是沒掌握,有點泄氣,王懿律就陪著他加練,直到他能準確打出殺球才罷休。
他總說,羽毛球項目講究傳承,老隊員多帶帶年輕隊員,整個隊伍才能越來越強。
這種 “抱團進步” 的氛圍,看著就特別暖心,也特別有力量。
以前看亞運比賽,總覺得冠軍們站在領獎臺上特別風光,可了解了他們的訓練日常才明白。
http://www.infqj.cn/dy/media/T1748334186413.html
那風光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用無數(shù)個枯燥的訓練日、無數(shù)滴汗水堆出來的。
沒有誰的成功是輕輕松松的,運動員更是如此。
他們要面對日復一日的重復訓練,要承受傷病的折磨,還要扛著比賽失利的壓力,可他們從來沒抱怨過,反而把這些困難當成了前進的動力。
這種對體育的熱愛和執(zhí)著,才是體育人最該有的底色。
現(xiàn)在每次看體育比賽,我都會想起這些冠軍的訓練細節(jié)。
看到他們在賽場上拼搏,就知道他們背后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付出。
這種不放棄、不服輸?shù)木?,比金牌更珍貴,也更能打動人。
畢竟,真正的熱血不是一時的激情,是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是明知難卻偏要迎難而上的勇氣?。?/p>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