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一個賣了三十年AD鈣奶的品牌,最后不是輸給了可樂,而是輸給了自己人?
宗馥莉站在工廠門口,看著新上線的“娃小智”生產(chǎn)線,心里清楚——這不是創(chuàng)新,是分家。
國家知識產(chǎn)權(quán)局剛駁回“娃小宗”,可“娃小智”卻悄無聲息拿下了28類商標,連亞運會都成了它的背書。
那瓶和娃哈哈幾乎一模一樣的電解質(zhì)水,擺上了超市最顯眼的貨架,價格還低三塊。
消費者沒分清,也不在乎誰是正宗,他們只選便宜的、看得見的。
國資那46%的股份,從來不是為了幫企業(yè)跑得更快,是為了不讓他倒。
董事會里一句“5億數(shù)字化預(yù)算別想”,不是節(jié)儉,是控制。
宗馥莉想換系統(tǒng)、推直播、搞私域,可每一步都被摁住。
她不是不想變,是變不了。
員工離職率飆到18%,生產(chǎn)線外包翻了一倍,工人們開始輪休,不是因為訂單少了,是因為沒人敢信這個廠還能撐多久。
你去沃爾瑪轉(zhuǎn)一圈,娃哈哈純凈水現(xiàn)在被塞在角落,旁邊是農(nóng)夫山泉的“鋰水”——名字聽著像高科技,其實不過是加了點礦物質(zhì)的水,價格卻貴一倍。
可人家敢砸錢做廣告,敢把貨架占滿,敢說“年輕人就該喝這個”。
娃哈哈還在講情懷,講三十年老味道,可年輕人早就忘了什么叫“老味道”。
最諷刺的是,那些曾經(jīng)在車間里擰瓶蓋、搬紙箱的工人,現(xiàn)在成了最沉默的犧牲品。
外包了,合同換了,社保斷了,沒人問他們愿不愿意。
宗澤后那邊簽的是合同,宗馥莉這邊扛的是責任,可誰真替這些人想過?
香港那家叫國泰食品的公司,一天跌了14%,股民罵娘,分析師搖頭。
娃哈哈的債券收益率沖到9%,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借錢的人,已經(jīng)不指望你還本金了,只求你別跑路。
這不是一場家族內(nèi)斗,是一場傳統(tǒng)快消帝國的慢性死亡。
日本麒麟當年怎么活下來的?
他們把老品牌鎖進保險箱,另起爐灶搞新公司,不碰舊債,不拖舊人。
可我們呢?
一邊要國資控股,一邊要民企創(chuàng)新,一邊要傳承品牌,一邊又想甩掉歷史包袱——這哪是改革,這是在拆房子時還指望墻不倒。
宗馥莉不是不夠狠,是她太想守住這個家了。
可家,早就不是她一個人說了算的了。
你喝的那瓶水,背后早就不只是水了。
是股權(quán)、是博弈、是被遺忘的生產(chǎn)線、是偷偷換掉的配方、是超市貨架上那場無聲的戰(zhàn)爭。
你喝的不是娃哈哈,是你沒看清的,這個時代對老品牌的耐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